据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够登上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他们是如此不同,老鹰矫健,敏捷,蜗牛弱小,迟钝,可是蜗牛仍然与老鹰一样能达到金字塔顶端,它凭的就是永不停息的执着精神。“日拱一卒”是说,我们每天都应该像个卒子一样前进一点点。“功不唐捐”是说,努力永远不会白费,不会泡汤。一个人的努力,可能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会在看不见、想不到的地方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功不唐捐天道酬勤(日拱一卒功不唐捐)(1)

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给他的学生们出过这样一个考题——把你的手臂尽量往前甩,再尽量往后甩,从现在开始,每天甩臂300下。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怎么能做不到呢?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他的学生们:“每天甩臂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90%以上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两个月后,当他再次提起这个问题时,坚持下来的学生只有80%。一年后,苏格拉底再次问道: “请你们告诉我,最简单的甩臂运动,还有哪些同学坚持每天做?”这时候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叫柏拉图,他后来成了古希腊的另一位大哲学家。

所以,立志于自我修行的教师,一定要时刻牢记朱学勤先生曾说过的一句话: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

四川学者冉云飞,身体力行,日拱一卒的习惯数载不辍,其涉猎之广鲜人能及,可谓学富五车。其博客坚持每日更新,更是网络的一大亮点。武侠大师金庸当年在香港办报,身为报社大老板,每天亲自写千字的小说(连载)、千字的评论,并且一写就是20年,写出了令我们叹为观止的成就。

八十五岁高龄的老画家齐白石,每天坚持作画,从不间断。有一天,风雨大作,他心情不好,没有作画,整日坐卧不安。第二天,雨后天晴,阳光灿烂。他一早起来,推开窗口,见到这样大好时光,情绪来了,早餐也不吃,拿出文房四宝,泼墨绘画起来。他一连画了四张条幅,直到午饭的时间到了,他还在埋头作画,不肯休息。待画完最后一张时,他在画上题词道:“昨日大风雨,心绪不宁,不曾作画,今朝制此补充之,不教一日闲过也。”

著名作家杨绛说:“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教师要想成就自己,同样需要有连绵不断的毅力。正如我在《用心做教师》一书序言中所写的那样:在自己坚持了6年的每天1小时慢跑晨练活动中,我也感觉到,在向着目标跑步前进的过程当中,其实在不到四分之一途中就会有体力不支、脚步沉重、呼吸急促的感觉,然而我每天都能坚持跑完全程,这说明在实现目标的征途中体力其实根本不是什么问题,毅力才是达成目标的关键。所以,我不怕别人在中途超越自己,因为我相信,只要他在中途停止不前,我就有可能在他的前方出现。这是龟与兔在赛跑,我就好似那只乌龟。一只自我要求严格,一步步慢慢向前,一直坚持向着最好最远的方向行进着的犟龟。

一天,小乌龟在洞前吃着树叶,忽然听到一对鸽子在交谈:狮王二十八世要举行婚礼了,它邀请了所有的动物都去参加。小乌龟心想:为什么我不去参加这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呢?去狮子洞的路程很远,但对于从未见过世面的小乌龟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诱惑”。经过认真思索,第二天,小乌龟终于上路了。途中它不仅遭到其他动物的嘲笑和阻止,而且还走了许多的冤枉路(开始就走错方向了),在遭遇二十八世身亡婚变的情况下,它仍然前行,最后有幸赶上了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看到了最盛大最美丽的场面。

犟龟的故事讲的是全程的坚持,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哲理:只要付出行动上了路,只要天天走路能坚持,就总会遇见隆重的庆典(实现自己当初的梦想)。

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就算我们很想有一番作为,而且也付诸行动了,但如果不坚持到底,哪怕只差一点点,还是没用。一个生命能否战胜厄运,创造奇迹,取决于我们是否赋于它一种信念的力量。一个在信念力量驱动下的生命即可创造人间的奇迹。在困难面前,如果我们能在众人都放弃时再多坚持一秒,那么,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坚定的信念是获取成功的动力。很多的时候,成功都是在最后一刻才蹒跚到来。因此,做任何事情,我们都不应该半途而废,哪怕前行的道路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下去,这样才不会在自己的人生里留下太多的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