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始载于《本草经集注》,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

山楂还有其它叫法(山楂分南北)(1)

山楂还有其它叫法(山楂分南北)(2)

山楂分南北,前文提及的药典现收录的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即北山楂的植物来源;而南山楂曾在药典1985年版中作为山楂来源之一收录,为野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

南山楂中所含总酸量与北山楂相比,相差甚远,因此认为南山楂不具有或几乎不具有“消食健胃”的功能,这也是后来药典对山楂植物来源进行修订的原因之一。

北山楂个大果肉厚,外皮红色,有灰白色小斑点,气微清香,味酸、微甜;南山楂个小果肉薄,常有种子露出,表面棕色至棕红色,肉眼难见灰白色小点,气微,味酸、微涩。

山楂还有其它叫法(山楂分南北)(3)

北山楂

山楂还有其它叫法(山楂分南北)(4)

南山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