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高考的作弊事件(高考作弊后果如何)(1)

人生有很多的转折点,高考无疑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最近,关于高考的一些非法操作频频登上热搜:《声入人心》节目成员仝卓利用特权,在考试时存在应届生身份改往届生的操作;以苟晶为代表的学子们被冒名顶替,上不了大学。在高考这场号称最公平的考试中,仍然发生了那么多不公平的事,许多普通人的命运就这样发生了改变。

每个国家都在为关注和维护教育公平做出努力,但反公平而为之的行为和它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不是同样值得关注呢?在2020年高考的第一天,故事研习社将带大家一起走近这个改编自真实故事的泰国电影:《天才枪手》。

历届高考的作弊事件(高考作弊后果如何)(2)

《天才枪手》是三位泰国编剧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剧情片,其故事原型是2014年轰动一时的SAT亚洲考场利用考试时差跨大洲作弊案。电影中,故事讲述了天才学霸Lynn凭借自己的高智商和一系列手段,帮助愿意支付酬劳的富二代同学们考场作弊的故事。

出身平凡的Lynn是远近闻名的天才少女,当父亲想要帮她转入一所贵族学校时,校领导的反应是:不要问我是否接受她转学,重要的是,她想不想在我们这儿读书。

历届高考的作弊事件(高考作弊后果如何)(3)

进入贵族学校后,Lynn与富二代同学Grace与她的男友Pat相识,由于发现了数学老师的“骚操作”,Lynn做出了一次反叛行为,并从此开始了考场作弊生涯。同时,学校里天才学霸Bank发现了Lynn和富二代同学们的连环作弊。经过多场险象环生的“作弊实战”后,Lynn接下最后一单在国际考场上为富家子弟传递STIC答案的委托,他们制定了详细的作弊方案,并拉Bank入伙,由两位天才前往澳洲。

《天才枪手》是泰国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在这之前,泰国的青春电影面临着和中国青春片一样的困境,即题材无法超出青少年私人感情的范围,也无法接通外部世界。《天才枪手》关注了以青少年为主体的更广阔的社会现象,突破了青春片的题材。同时,它还改变了影迷们对泰国电影的刻板印象,泰国电影不仅限于描述青少年爱情中的小伤小痛,或是极具泰国本土特色的恐怖片,它向观众证明了完全由泰国本土制作的电影也可以在剧情、画面、配乐与主题上焕然一新。

那么问题来了,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应该如何扩充细节、填补想象、营造氛围,最终达到让观众惊出一身冷汗的效果?我们还是得回到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本身。

01 元素融合,逻辑在线

从表面意义上来看,《天才枪手》仍然算一部青春片,但它却在青春片这个类型下移植进了谍战片的叙事节奏,增添了悬疑片的悬念设置、借鉴了犯罪片的叙事过程。

电影开场,就是一个促使女主走上作弊之路的重要情节。当好友Grace向女主Lynn抱怨她已经补课很久,但还是什么都学不会时,身为奥数冠军的Lynn为她讲解了那张只有在数学老师家补课才能获得的试卷。

可是,在随后的数学考试中,Lynn惊讶地发现,考场上这张考卷居然和Grace补课时拿到的那张一样,也就是说,数学老师早已为那些在他家补课的同学讲解了题目,这场考试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出于朋友义气,又在震惊和愤怒的情绪作用下,女主飞快写完答案,并把答案誊写到橡皮上,放在鞋里传递给桌后的Grace。

历届高考的作弊事件(高考作弊后果如何)(4)

历届高考的作弊事件(高考作弊后果如何)(5)

历届高考的作弊事件(高考作弊后果如何)(6)

此处的剧情陡转与主角反应都与谍战片中的随机应变相似,几乎来不及深思熟,Lynn就这样迈出了她“黑化”作弊的第一步。

虽然这次作弊毕竟只是Lynn一时兴起的任意为之,但尝到甜头的富二代学渣Grace却仿佛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里要补充说明的是,虽然转学后就读于贵族学校,但Lynn本身并不是有钱人家的小孩,编剧有意利用这个设定为影片注入犯罪片的元素,人的犯罪大多始于欲望,渴望金钱,渴望关注,甚至渴望成就感。

历届高考的作弊事件(高考作弊后果如何)(7)

大家可能听说过“穷爸爸富爸爸”的故事,作家罗伯特·清崎在《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中讲述了两个爸爸的故事:

“穷爸爸”是他的亲生父亲,一个高学历的教育官员;“富爸爸”是他好朋友的父亲,一个高中没毕业却善于投资理财的人。在那些作者曾亲身经历过的财富故事中,“穷爸爸”和“富爸爸”截然不同的金钱观和财富观摆在了读者面前:穷人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

《天才枪手》中,主角Lynn和作弊团的始作俑者们的动机也符合“穷爸爸富爸爸”的逻辑。

剧情再发展,Lynn认识了Grace的男朋友,随后又出现了一堆富二代,更多人想要依靠她的作弊获得高分,考虑到钱的原因,Lynn最终接受了他们的建议。

富二代Grace和男友Pat虽然学业成绩不佳,但拥有足够多的金钱配额,他们的富人思维使他们习惯用钱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

历届高考的作弊事件(高考作弊后果如何)(8)

而Lynn和Bank两个人家境普通,成绩优异,他们习惯了学习=有回报的逻辑,对于他们而言,足够努力就可以拥有好的生活,赚更多的钱,过上想要的人生。

落差和持续不断的打击也是犯罪片的常用手段,Lynn和Bank能够进入贵族学校是靠他们努力获得的成绩博来的,更高的分数意味着他们可以创造自己的未来。讽刺的是,在Lynn因为作弊事情败露失去了免费出国机会的同时,受她帮助的Grace和Pat却因为成绩有所上升而获得了家长的赞许,财力雄厚的家长要送他们去国外念书。

这里的落差和角色命运的错位是很不错的悬念设置,天才女主将会如何应对?

历届高考的作弊事件(高考作弊后果如何)(9)

02 快节奏叙事,紧张感爆棚

影片是以一场又一场的考试串起剧情的,每个画面都有它的用意,没有一分钟的注水情节。

Lynn通过钢琴手势向考场里达成交易的同学传递答案,大获成功。

Lynn再次尝试以同样的方式向大家传递答案,但考试换成了AB卷,她无法得知B卷的题目,那些B卷的同学眼看就要挂在这场考试了。可是,她又找准机会和B卷同学换了卷子,在飞快做出题目后,成功将答案传递了出去。这个情节并没有到此而止,正当女主以为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事情就败露了。老师们发现她的试卷上有B卷题目的解题痕迹,从而猜到了她帮别人做了题目。女主因此受到了处罚。

难能可贵的是,暂无此快节奏的剧情和场景切换下,编剧仍然把握住了剧情的逻辑,观众一边紧张地猜测着女主下一步的动向,一边又在电影的叙述中清楚的看见了女主的转变:

女主的作弊动机是不断变化的,一开始,她出于友情和对老师泄题的愤怒帮助闺蜜在普通考试中作弊;然后,她受到利益驱动下,初次尝试帮助那些支付报酬的同学在校内各大考试作弊;发展到最后,她因为被处罚失去了全部奖学金和留学的机会,家庭的贫穷进一步加剧,为了弥补经济上的缺失,甚至赚更多的钱,她决定利用时差飞到澳洲,为国内STIC考生传递答案作弊。

历届高考的作弊事件(高考作弊后果如何)(10)

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使观众总处于一种紧张的观影心态中,并且让观众看懂了电影的叙事节奏,主角的行为也因此更合理。

03 正义性角色缺席,判决权交付观众

人物设计方面,角色们的带有缺陷的人格更具真实性。Lynn最初是全校第一的好学生,因为我们上文提到的的种种原因,她选择了通过学校赚钱,可她最后却被Bank的堕落点醒,不再帮人作弊。

历届高考的作弊事件(高考作弊后果如何)(11)

原本也是天才Bank到最后也没意识到作弊敛财的错误,他的良性最终没有觉醒。通过这样的对比,编剧让观众明显感觉到主角的变化,却不掺入任何道德判断,从而将对人性的判决权交给了观众。

福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曾经提出了极富创见的“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人物观,这个划分的方法至今仍是判断人物属性的常用方法。

扁平人物是指一个角色所有的属性都为他的某一方面服务,比如极尽笔墨,通过生活中一件一件的小事刻画一个人的善良,而从来不去写他的邪恶,或是只告诉观众一个杀人犯一生中犯过的所有罪,而不去写他那些人性苏醒的瞬间,这样,好人坏人便只具有单一样貌,这是不符合现实的,这些“失真”的角色设定叫做人物形象扁平化。相反,呈现出多元性格的人物被称为圆形人物。

单一属性的角色是很难得到观众认同的,好在《天才枪手》中几乎找不出这样的扁平人物,影片中所有人都不能单纯归类为坏人或好人,但电影中的人物有自己的特点:正义性人物的缺席就是《天才枪手》的人物特点。

历届高考的作弊事件(高考作弊后果如何)(12)

影片中没有一个完全正义的角色,而是故意角色都处在争议性的讨论中,也就是说不存在绝对的“扁平人物”,角色都是圆形人物,增加了电影的可看度,使所有角色兼具正邪性格这种人物设置的方式也是带有犯罪色彩的电影经常使用的创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