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岩山虎踞

位于城南1.5公里,岩石裸露形如卧虎,气势可观。辽世宗耶律沅(947—951)时期,于山顶建塔,塔基以绵石砌成,上为青砖结构。塔高20米,分13层,三角形,面南背北。正面有石刻楷书“文峰塔”。左面刻“冲霄汉”,右刻“凌云梯”。塔各节角挂铜铃。康熙六年九月,13岁的康熙亲政,首次东巡

岩山虎踞,就驻跸在岩山上(见光绪志《巡幸志》)清嘉庆十六年(1811),代理知州朱高樗思想迷信,以“岩山似虎踞,塔似虎角,若留此塔,于滦不利”为由,强行将塔拆掉。10年后,道光元年,黄克昌署滦州,认为“塔主一邑科第,去之则不祥”,重修此塔。百多年来,文人雅士,往来过客仰其名登山观瞻者颇多,其中有诗写道:“河势龙翔来塞北,峰形虎踞控辽东“。民国期间,滦县县长贺朝元在峰顶倚塔赋诗;

山峰虎踞不知年 选胜登临涉岭颠

万里山河归眼底 昂头直欲上青天

离滦州古城最近的景点是哪个(滦州八景都是啥)(1)

二、滦水龙翔

即滦河大桥北武山和榆山之间的一段滦河。前人描述;两岸山形对峙,滦河水倒流 峡蜿蜒南流,

滦水龙翔曲折萦纡,矫若翔龙。若河水涨发,倏忽之间,变态万状,亦一奇观也。“一湾绿水浮红日,两岸青山走白沙”;“桃花浪暖三春雨,月涌中流夜吐珠”·······这些名句并非过誉。

解放后,滦河上游潘家口、大黑汀两水库建成和引滦入津入唐工程的竣工,河水流量已大大降低。武山、榆山均因矿藏的开采,其险峻程度亦无前景。如今来到滦水龙翔,但见山势环绕,水平如镜,梯田葱绿,车流如织,早已是另一番滋味。

离滦州古城最近的景点是哪个(滦州八景都是啥)(2)

三、偏凉虚阁

位于城北3公里横山东麓偏凉汀。因其左倚峭壁,右俯滦河,远远望去云雾缭绕,若有若无,故称“虚阁”。此阁为宫廷式建筑,内分正殿、配殿、更衣殿。室内雕龙凿凤,金碧辉煌,有“小金銮”之称。外有宫墙环绕。周围是清去亭、益香池、浮霞小楼和御碑亭,成众星捧月势。御碑亭藏有乾隆皇帝亲书御碑一块。据县志记载,这里是辽金时代帝王行宫,初建于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元年(公元983年),明代天顺四(1406年)、成华二十三年(1487年)、万历十七年(1589年)、万历三十七年(1809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曾多次重修。乾隆十九年东巡驻跸,再筑行宫,更加壮丽。

滦州才子葛桂的回文诗流传很广,这首诗如从末字回文倒读,亦成佳句,不妨一试。忘情共赏爱凉汀,境胜酣游醉复醒。

簧弄鸟声清吐谷,网惊鱼闪翠摇萍。

光生晓日迎高献,浪滚香花落残汀。

长塞北通江水绿,晚阳斜掩半山青。

离滦州古城最近的景点是哪个(滦州八景都是啥)(3)

四、横井浮烟

位于城北3公里横山大觉寺前。距偏凉虚阁一公里,此地原有天然石泉,深数丈。后人砌石为井,护以石栏。两峰夹峙,井居其间。每当凌晨,井上水气直上,形如烟雾飘渺,映衬着松涛山势,烘托着佛寺晨钟,别有一番肃穆清幽之气,是为一景,名曰横井浮云。

横山“东西耸列如屏”东有偏凉汀,西有抱花崖,南坡岗谷之间,拾级而上,越过石井,山怀之间有一所寺院,明代称开觉寺,后称大觉寺,俗称横山寺,时间年代不详,咸丰九年曾毁于大火,光绪四年重修,民国十七年,张作霖被日军炸死,两日后,张学良、杨宇霆潜来大觉寺,密谋十二天,临行赠银五千,重修大觉寺。但当时滦县是战区,时局飘摇,前人留诗云

世事谁能觉 空余大觉名

劫灰看遍地 何日洗兵戈

五、围山泉瀑

位于杨柳庄北部,梯子岭以北,罗家岭以南,此地诸峰高耸,午始见日,万山杂沓,环绕如围,当地人称围山,旧时围山有瀑泉四五处,远看如素练挂青峰。据县志记载;罗家岭之泉水,自西北绕而汇之,上为大龙潭,下为小龙潭,回河南流,气势雄伟前人有诗“悬崖峭壁泻流泉,百尺云峰挂水帘,飞湍击石石欲立,乾坤万古显奇观”。1969年至1972年,在小龙潭下游修建了小龙潭水库,此后降雨逐年减少,小龙潭水量锐减,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是断流的,飞瀑下,流水砸出的小龙潭也被杂物填满,下游河道拥塞严重,围山泉瀑已无往日辉煌,不过在雨季来临时,依稀还能见到往日的雄风,作为滦州八景中唯一留存下的一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再夏季大雨后去欣赏一下。位置就在迁曹公路63公里标志处,过三姓庄,上梯子岭,过岭上的大桥就到了,站在公路边都可以看到。2011年夏天,笔者两次实地探查,一次在枯水期,另一次是在一场中雨后的第二天,运气不错,拍到了有水的镜头。虽然水量小点,但依稀可以感受一下气氛。

离滦州古城最近的景点是哪个(滦州八景都是啥)(4)

六、天渠应候

与围山泉瀑一脉相承,围山泉水泻于泉子峪,因底部凹凸不平,形成众多水槽。渠水入槽,槽满自溢。其中南北各有一条大槽,每天上午南槽溢水北槽稳,下午北槽溢水南槽稳,应时而变,古来不爽。所谓天渠应侯,意思是“天然形成的河渠顺应时序而变化,前人留诗赞叹南北异流分子午 古今地转几沧桑

如今每到雨季,飞瀑任然激流有声,小龙潭瀑布汇入小龙潭水库,如今由于修建小龙潭水库,下游水势变缓,再加上连年降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小龙潭上游水量锐减,甚至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是断流的,河道已经严重堵塞,河渠早已不见踪影,至于是否南北异流分子午,应时而变,已不可考了。

离滦州古城最近的景点是哪个(滦州八景都是啥)(5)

七、金泉渠月

位于城西1公里。明代建金泉亭。后因水患淤塞而改为演武亭,是士兵操练的地方,弘治元年(1488),知州潘金泉渠月龄主持重新开挖引水,种莲植柳。演武亭仍叫回金泉亭。六月连开,一支独大,而且结出一对莲蓬,一时传为奇闻,以为祥瑞之兆。适逢京官张德来滦州,就做主改名瑞莲亭,后又在亭西建别故亭,后改为雪鸿亭。

这是一组人造的景观,因为近在城外。池水亭台,垂柳对莲,夜月映照,游人共赏。曾是滦州人流连忘返的所在。所谓”倒影亭台人共赏,华月当空故友情“便指于此。城东滦堤垂柳,城西金泉映月,城南岩山虎踞,城北横井浮烟。使得古滦州城如在画中。

可惜此处较多沙坨,水冲沙压,逐渐淤塞,早在民国初年就改为农田。

离滦州古城最近的景点是哪个(滦州八景都是啥)(6)

八、龙溪地桥

位于城西南4公里,俗称八里桥。龙溪原为沂河上源,又名沟酿河,发源于城西南五子山,向东南流至八里桥村龙溪地桥时,溪水忽然潜伏入地,二里之外复出地面。在东南流至独家应入老龙湾。现在从李兴庄乡老陈营村入柏各庄灌渠。

据县志记载;”龙溪源出而伏,伏而复出,昔人投糠验之,果为一水,故名地桥。因其奇妙神异,故叫做龙溪,此正是;“自是天工真巧匠,普渡慈航亿万春”。

半个世纪以来,沧桑变化,已非旧观。但滦县谚语“八里桥不足一迈”与龙溪地桥没有什么关系,八里桥指的是该村距县城八里,而非桥长八里。如今年长日久,水流地上,“地桥”早已无存。

离滦州古城最近的景点是哪个(滦州八景都是啥)(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