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照曦

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中绿杯”。不多说,按照官方表述:

“中绿杯”是我国绿茶领域内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最具影响力与权威性的专项评比活动,对促进我国名绿茶产品技术升级与品质提升,推动绿茶产业可持续、新常态发展,延展产业转型升级空间,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

7月1日至3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绿杯”名优绿茶质量推选活动于北京、宁波两地同时举行。对全国19个省市区416家企业的546个有效参赛样品,经业内12名茶叶感官评审专家依照《GB/T23776-2018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审评,最终评出特金奖83名、金奖121名、银奖150名

全国绿茶三等奖(从第十届中绿杯)(1)

注意,这里的评出的奖项是对应的546个参赛样品,并不是对应的416家企业,因此有一些茶企可能会斩获多个大奖。实际上,特金奖 金奖 银奖,共计354个大奖,对应546个参赛样品,中奖率接近65%。

本来看到这个结果的时候,一瞄好多浙江茶,当然也是意料之中。后来一想,干脆统计一下各个省份的获奖茶情况,也顺便发现一些茶,试试看。于是,就替广大茶友简单整理了下数据。

当然,虽然我看了好几遍,但或许仍有疏漏。比如特金奖第14名,茶企是浙江奉化,茶样名称却是松溪香茗,我个人认为,松溪香茗是福建松溪的名优绿茶,后来在奉化的官方媒体报道中,是这样表述的——奉化区雪窦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南山茶场和松岙镇峰景湾茶场分别选送的奉化曲毫茶均夺得特金奖。这种情况,我就按照奉化来对待。又比如小罐茶,虽然茶企在安徽黄山,但是选送的龙井茶和早春雀舌茶,我将其分别划到浙江和四川。

好了,简单看一下特金奖的情况。

全国绿茶三等奖(从第十届中绿杯)(2)

全国绿茶三等奖(从第十届中绿杯)(3)

全国绿茶三等奖(从第十届中绿杯)(4)

全国绿茶三等奖(从第十届中绿杯)(5)

为了更为直观,做了个简单的图示。详细数据是这样的,83名特金奖花落18省,浙江一家独大。

全国绿茶三等奖(从第十届中绿杯)(6)

省份 获奖数

浙江 34

贵州 7

河南 7

湖南 6

江西 5

江苏 4

山东 4

湖北 3

四川 3

安徽 2

广东 1

广西 1

陕西 1

海南 1

西藏 1

福建 1

重庆 1

云南 1

以前我在写茶的文章里就提到过,浙茶有很大的优势,当然也是基于许多茶学研究者的数据。浙茶均衡表现比较好,喝起来综合协调有优势,比如土豪们最喜欢的顶级龙井,那真是当仁不让。

再简单看一下金奖的各省获奖情况,这里仅贴图示,就不贴详细数据了。

全国绿茶三等奖(从第十届中绿杯)(7)

同样看一下银奖的各省获奖情况。

全国绿茶三等奖(从第十届中绿杯)(8)

最后,看一下各省获奖总数的分布情况,默默感叹一句,浙江依然是浙江。

全国绿茶三等奖(从第十届中绿杯)(9)

简要分析一下数据情况:浙茶优秀得太多,当然有的茶友会说有主场优势,这个也不能完全否认,但实力似乎更能说明一切;排在浙茶后的,贵茶表现可圈可点,牢牢占据第二军团位置;湖南、江西、河南三省基本都处在第三军团位置;值得一提的是,陕西绿茶总体获奖数量比较喜人,我记得值友里有好几个安利汉中仙毫的。

当然,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样,更在乎特金奖。前十名里,浙茶就占了六席,安吉白茶(含白叶1号)占了四成。有些意外的是,龙井初露面是西湖品牌的参赛茶样,排在第20名;还有些意外的是,个人最喜欢的黄山毛峰,竟然翻遍了所有获奖名单,找到了寥寥无几,可能许多品牌压根就没参赛吧。关于很多大品牌以及某些地方名茶没有跻身前列,很大的可能是,名气已经足足的,再参赛一是没必要,二是存在一定的顾虑。

面上的就说这些,下面就几个茶友可能感兴趣的问题简单说说。

1.专家审评的茶和我们平时的喝茶差距到底大不大?

个人以为,口感差距还是挺大的,毕竟审评和常规泡法不一样。但有一点,审评的茶好,常规泡起来肯定差不到哪儿去。我们有必要简单了解《GB/T23776-2018茶叶感官审评方法》,感兴趣的可以百度全文学习一下。不愿意全文的,抓几个关键点也行。

审评绿茶,一般也是按照3g或5g,1:50的比例,置于评茶杯中,沸水、加盖,计时4min,等速滤出茶汤,按照各品质因子进行评分。具体可参照以下表格内容:

全国绿茶三等奖(从第十届中绿杯)(10)

源自《GB/T23776-2018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表格里非常清楚,茶叶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都占相应的比重。在日常喝茶中,很多人更在乎性价比,关心香气和滋味的更偏多一些。

有人会问,审评泡法那么高的水温那么久的时间,泡出的茶还好喝么?其实,如果这样泡出来的茶好喝,那么随心泡、任意泡的茶肯定更好喝了,这点就毋庸置疑了。

2.不是说原产地的最好,为啥白叶1号却这么优秀?

安吉白茶(白叶1号)具备先天优势,其氨基酸含量为绿茶最高,鲜的表达最优。特金奖的第1名和第3名分别是四川和江苏两个省种植的白叶1号,在本次评选中就脱颖而出。其实,不止四川和江苏,好多省份都将白叶1号大力推广,比如贵州省,白叶1号还肩负着脱贫致富的使命。再比如湖南,也有一些地方种植了白叶1号。哪怕是山东,近年来也有少量试验种植白叶1号。

白叶1号相比而言,底子好,如果在合适的生态环境里,其综合表现并不比原产地安吉差。当然,相对于大部分名优产区绿茶而言,白叶1号确实是个例。当然,是不是本次获奖里所有的“白茶”都是白叶1号,答案也是否定的,据官方消息称,白叶1号大约占到了90%。

3.特金奖、金奖、银奖这些价格是多少?

相信很多人非常关心这个问题,但答案却是不好回答。各个品牌根据自己产品的定位和自身品牌的优势,给出的价格可能天差地别。一般而言,大牌的、有名气的、有大师这些光环笼罩的,价格自然就很高。以特金奖为例,特意问了西湖客服,模糊告知是特级龙井,线上有售,但没说价格;问了贵天下,客服倒是大气的甩来了链接,只是这价格并不讨喜;问了圣谷山,其特金奖线上无售,貌似是少量制作,以参赛为主,金奖系列倒是给了链接……

全国绿茶三等奖(从第十届中绿杯)(11)

贵天下1366元/50g的特金奖

全国绿茶三等奖(从第十届中绿杯)(12)

圣谷山320元/120g的金奖

所以,存在价格差异是非常正常的。可能某款特金奖其价格只有千元出头,而某款则是万元以上。但,大家都是特金奖,有什么好骄傲的?

4.为嘛获奖上面的茶样各种名称的都有?

其实第一眼看到名单,我也看得一脸懵逼。有些茶样是按照地方名优绿茶的称谓来的,有的则是茶企自己命名的。简单以日照绿茶为例,碧波选的是碧波春,圣谷山选的是叠翠茶、石卷茶(圣谷山茶企自身宣传是云卷、金卷等系列),御贡选的是鸠坑早日照绿茶(这个还是很标准的),茶乡小镇选的叫光北(别问我,我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东),小龙女(品牌)选的是绿茶(真简单),莒县横山天湖选的是中白1号(芽叶乳黄色,区分白叶1号,同样是白化茶树资源的一种),岭岫和银海选的都是日照绿茶(真实诚)。

不难看出,很多就是把花名用作了茶样名称,听起来也高大上的感觉。但对于了解不多的茶友来说,可能会觉得眼花缭乱。

5.怎样从获奖名单里选茶买茶?

我想这才是最关键的,谁都想买到性价比高的茶,这是爱茶之人的需求和愿望,都不想花冤枉钱。这里,我就抛砖引玉一下,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指正。

首先,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茶类。比如,看到这个奉化曲毫,我感到好奇妙,而且从来没喝过,特金奖里第2和11以及14(按奉化官方表述)都是奉化曲毫,那就对照品牌去某宝、某东甚至某鱼或某微店搜去。然后,比较幸运的是,淘宝上会搜到雪窦山的C店,我个人觉得,应该是雪窦山和南山茶场的产品都有,但放心买他家的茶就是。我喝过,典型的奉化曲毫特征,蜜栗花果香综合感突出,如能买到同款特金奖系列,那口感就更棒了。

但也有可能感兴趣的茶并搜不到线上店铺,比如我确实对第1的蜀玉白月白茶感兴趣,或者第3的水月雨白茶感兴趣,但却没法下手。如果有的茶友确实对这两款白茶着迷,可以尝试到官方网站上联系卖家。至于其他的安吉白茶,由于之前喝过岙里岙的顶级安吉白茶,我大致了解安吉白茶的特点了,好奇心就没有那么强了。

第二,要综合性价比最高来考虑。大部分品牌的尤其大品牌,价格是不友好的,但在活动的时候还是可以入的,比如贵天下,记得京东上不时会有折扣,五折以下就可以考虑了。当然有的品牌性价比相对良心,比如特金奖第15的雨巷金奖惠明茶,个人就比较喜欢,价格不高,口感挺好。

第三,时刻谨记少买多试原则。尽管上面的都是获奖茶,但也要顾虑几个问题。一是参赛的茶样可能是特制或者少量制作的,跟其他产品有一定差异;二是即便是同一款茶,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那个范儿。举个例子,特金奖第27的百鸟峥茗的大佛龙井,他家的茶我喝过,做得也蛮好,香高气爽汤甜,可是我还真不是特别喜欢这种香的风格,这就属于个人对口感的偏爱了。

6.为啥在表单里看到了曾被很多茶友BS的小罐茶?

小罐茶一直争议不断,尤其牵涉到大师手制那么多茶的新闻出现后,更是走在了风口浪尖上。对于此,我不想多做评价。就其零售价格来说,本次特金奖的是40g的包装500元,折算下来,6250元/斤;金奖的那款是40g的包装248元,折算下来,3100元/斤。这个价格,可能相比名单里很多的茶的定位,是大致差不多的,但就广大值友的一贯要求来看,那显然还是高的。比如在某鱼上,小罐茶的转手价格还是可以的。

至于小罐茶的质量如何,经历过事件之后,感觉质量上反而有了提升,就本次的获奖来看也恰恰说明了这点。

然后,默默的说一句,不管是小罐茶也好,雨巷也罢,亦或者百鸟峥茗、雪窦山这些品牌,近期我都是喝过的,客观评价,没有利益纠葛。爱茶之人,乐于寻茶,发现好茶,莫名欣喜。

最后,总结一下:

1.贵的不一定是对的,好好寻找,可能会找到好喝又不贵的;

2.小产区名优绿茶照样可圈可点,感兴趣的可以按表寻找,一定能找到中意的那款;

3.不要小看任何茶,因为不知道何时它就变黑马。

4.价格要优惠,要达到个人心理价格,少买多试永远没有错。

分享一下两款特金奖的照片,就不公开品牌了,口感嘛,一款挺好,一款个人来说只是刚刚满意。

全国绿茶三等奖(从第十届中绿杯)(13)

特金奖A(干茶)

全国绿茶三等奖(从第十届中绿杯)(14)

特金奖A

全国绿茶三等奖(从第十届中绿杯)(15)

特金奖B(干茶)

全国绿茶三等奖(从第十届中绿杯)(16)

特金奖B

全国绿茶三等奖(从第十届中绿杯)(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