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先平傍晚我发一张海上日出的图片给朋友,一轮红日正喷薄而出,他说落日好美,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首届吴伯箫散文奖评选启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首届吴伯箫散文奖评选启事(第三届吴伯箫散文奖作品选登)

首届吴伯箫散文奖评选启事

文/李先平

傍晚我发一张海上日出的图片给朋友,一轮红日正喷薄而出,他说落日好美。

油画家们已经发现,他们很难使自己画的旭日区别于落日。旭日与落日,观者之心境也。

看过世界四大时装秀(一般指纽约、伦敦、米兰及巴黎这四大时装周)的或许有个认知,欧洲美女骨架都小。

这让我联想到即使同样一只鞋子,八码的鞋子造型多美也并无美感,六码的显得完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如今广州大鞋城里面,应聘女鞋模,也是标准的六码。欧洲美女穿衣显瘦脱衣有肉,她们不发胖。一般六十岁体型依旧美好,腰是腰,臀是臀。可以看出年纪,但是没有被年龄损毁的迹象,如陈年酒,可以品可以读。脖子上也会有皱纹,但没有被风霜和岁月狠心摧残的惨状。当然俄罗斯的有点例外。

地中海沿岸的国度大抵如此。但是奇怪的是到了英国,胖子满街。十多年前我在外资企业负责业务,曾经做过英国品牌的服装订单。有个TESCO品牌,大多数人或者不熟悉,但一提到超市,或许会恍然大悟。对了,TESCO对于英国,正如沃尔玛对于美国。TESCO服装规格中除了常规尺码外,还有1626这种LARGE SIZE,就是专门为那些以肥为美的女士量身定做的,难道是受了盛唐遗风的熏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大尺码模特还非常火,自信满满。经常样衣寄到日不落帝国,哪怕有预约其试穿并给出评语(Fitting & Comments),恐怕也得“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这样看来,美的标准并非千古不变的。自古以来,“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我先说说先秦宋玉写的一首《登徒子好色赋》,看完后相信对美的认识更深刻: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yàn)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但貌美是不是只是外貌协会的标配呢?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丑石君是深表表担忧的。毕竟历来上和现实中,蛇蝎美人比比皆是,中外皆然。

这里我补充一个小故事。

唐朝时,有一位读书人,他考中功名后,觉得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产生了嫌弃老妻,再纳新欢的想法。于是,写了一副上联放在案头:

“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

恰巧,对联被他的妻子看到了。妻子从联意中觉察到丈夫有了弃老纳新的念头,便提笔续写下联:

“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

以“禾稻”对“荷莲”,以“新粮”对“老藕”,对得十分工整贴切,新颖通俗,“新粮”与“新娘”谐音,饶有风趣。

读书人看了妻子的下联,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拳拳爱心所打动,便放弃了弃旧纳新的念头。

这样看来,若要守得真情,还是要多读书。谁说读书无用的?好看的皮囊终抵不过岁月的风吹雨打,真正的美具有无穷的魅力。

要知道,美历来是内外兼修的。肚里有料,嘴里有诗,又何偿不是一种美。黑格尔曾经说过,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文化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

网络热词颜值时时会污染人的视觉,搅乱人的正常判断。

首先要声明的,我不是外貌协会的,没有职业歧视,也没有美丑歧视。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一黄帝最敬的妃子不是高颜值的妃子,而是长相丑陋的最次妃嫫母。史称她道德高尚,深受黄帝器重。“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又如诸葛孔明的妻子黄氏,即黄承彦之女黄月英也。容貌甚陋,而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韬略近于诸书无所不晓,武侯(诸葛亮)在襄阳(现襄阳古统称为南阳郡)时闻其贤,迎娶黄月英。诸葛亮所学,多由月英所授。诸葛亮死后,月英也很快病逝,临终以“忠孝”勉励其子诸葛瞻。

反观现在社会上广吹高颜值,一些轻薄无知的小鲜肉大行其道。想想都令人担忧。迷恋高颜值,本身就是一种病且病得不轻。这幕后不排除是一些没有节操的推手,经纪团队,水军什么的炒作。也反映了部分年轻人审美底线也太低了。

早先读南怀瑾大师的《论语别裁》,里面有个实例,很能说明问题。中国人常说孔子一句话,“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子游在武城发现了澹台灭明这个人才,又介绍给孔子,孔子因澹台灭明相貌难看,没有接纳他。澹台灭明后来带了弟子,在南方一带,游说诸侯,名动公卿。他到哪里,各国元首都对他非常重视。所以孔子后来感叹“人不可以貌相”,以外形去判定一个人才,往往会有失误。

又有感叹,子曰:不有祝跄(祝鮀(tuó))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孔子说,假使一个人没有像祝跄那样能言善辩,虽然长得像宋公子朝那么帅,可是在这个社会上,还是吃不开,行不通的。

祝跄,跄是人名,字子鱼,有口才,是当时卫国的大夫;祝,是当时的官名,管宗庙、国家祭祀的官;“宋朝”,是宋国的公子,所谓“世家公子”,他的名字叫朝,长得很漂亮;公子是世袭的官名。

这是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一些感叹。对照历史这面镜子,再照照当今现实,是不是很说明些问题?一句话,一个热衷和迷恋外表的民族,是没有出息的民族。

记得二十年前,与几位同事去东莞虎门黄河时装城看时装秀。模特是俄罗斯来的,“远看山有色。”等这几位同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挤过人群,细看真人,皮肤略粗,红斑点点,汗毛可见,大失所望。我嫌人多,没有跟着挤上前去。“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是一种谬论。少见且无瑕疵,才称得上美。西洋镜被拆穿,就不美了。

我们回顾美的历史,就相当于将世界的发展历程回顾了一遍。认识美,追求美,发展美,可以说是处于不同时期的人类,唯一永恒的追求。

有一段时间,诸多美学大师都没有把自然之美纳入美学的范围。我个人觉得,大自然的原貌有其固有的生命、韵律与美。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种气骨峥嵘之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种雄奇瑰丽之美;“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是种简淡灿烂之美;“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是种阴森险怪之美;“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是种深沉幽远之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种高远明净之美;“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种激越悲壮之美;“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种高朗壮阔之美;“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是种生机旺盛之美;“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是种法喜禅悦之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种气魄宏大之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种任真自得之美……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所幸的是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当我们把镜头对准包蕴万千、鬼斧神工之妙时,发现往往美的毫无章法,非千篇一律。就像人喝醉了,不知是喜,亦或悲。

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而仰望星空的意义在于发现美,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

正如海面上的太阳,旭日?落日?先别管它,只管美吧!

(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简介】李先平,笔名湖南丑石,丑石乱弹。系加华笔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散文学会会员。

作品见于《福建日报》《江西日报》《兵团日报》《新华书目报》《厦门文学》《泉州文学》《丁玲文学》《中国作家网》《常德日报》《衡阳日报》《银川日报》等刊物或媒体。

《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13853164811、18765312921、18653131587;投稿邮箱:ddsww2022@163.com

壹点号当代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