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奔腾看今日千里乌江
七月盛夏,刚刚入伏。乘车经贵黔高速,从新仁出口驶出高速,便进入了上上下下、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
不知拐过多少个“之”字山路,汽车终于在一处空地停下。打开车门,清爽的山风扑面而来,不远处的山壁间,紧紧地挟着一湾绿水,那清澈碧绿的水面,十分平静,如同遗落在深山里的一块巨大的翡翠,这便是乌江源百里画廊。
乌江源百里画廊融高峡、平湖、溶洞、飞瀑于一体,因修建东风水电站而形成,湖区总长62公里,宽度60至1000米,湖水面积近20平方公里。被人们称道为“山似三峡而水胜三峡,水似漓江而山胜漓江”。
水面很平静,游船在河面上缓缓前行,两岸的峭壁山峰,倒映在水中。气势恢宏的高壁险峰,全在三四百米之上,从天泻落,有如石瀑。壁间呈现着奇妙的图案,鬼斧神工。一湾湾绿水,紧紧地抱住一块块峭壁,相依相偎。
乌江干流思南段。
深藏在贵州大山之中的乌江,全长1044公里,横穿贵州7市(州),以其磅礴之势汇入长江,是长江上游右岸最大支流。
乌江流域承载了贵州一半以上的人口和经济总量。然而,过去的乌江远不是现在“青山如黛,江水如碧”的这般景象。由于沿岸工业企业经营粗放、沿河网箱养殖超载、两岸污水处理滞后等原因,乌江一度成为“污江”。
2015年6月,在贵州考察调研时要求贵州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一场乌江生态保卫战全面打响。铁腕整治乌江沿岸磷化工污染,管控生活面源污染,实施全面禁渔……2021年,乌江干流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流域水质总体为“优”。
2021年2月,在贵州考察调研时强调“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千里乌江再次迎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乌江源百里画廊旁,有一座名叫化屋的村寨。过去的化屋村,大山阻隔了外面的世界。“想要打电话,就得爬到山上,把手机举高高才能找到信号。”村民杨文丽回忆道。
随着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如今的化屋村,农家乐、网店、民宿随处可见。“现在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跃,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了化屋村民的‘幸福不动产’和‘绿色提款机’。”新仁乡党委副书记、化屋村党支部书记许蕾的话语间,满是感慨。
千百年来,藏在崇山峻岭里的乌江起起落落,从曾经舟楫穿梭的“黄金水道”,渐渐沉没于航运萎缩的历史烟云。如今,她似乎意识到,需要积极拥抱外面的世界,才能释放新动能,重现通江达海的辉煌。
沿江发展的播州区乌江镇。
乌江自古就是贵州联通外界的航运要道,2003年后,由于多个梯级水电站修建且没有同步建设通航设施,乌江“通江达海”水路被阻断。为打造“黄金水道”,贵州把乌江水运航道建设纳入交通建设总体部署。
2021年6月投入试运行的构皮滩水电站配套的通航工程,被视为贵州通江达海的关键。构皮滩通航水头高差达199米,采用三级垂直升船机运行,船只通过乌江构皮滩水电站都要搭乘“水上电梯”,呈现出“水在空中悬,船在天上行”的奇景。
近年来,构皮滩、思林、沙沱电站大型升船机相继投入运行,乌江水道全面贯通。2021年11月,贵阳港开阳港区北上长江首航,14艘货船运载6800吨磷矿,从贵阳港开阳港区出发,前往重庆涪陵。这标志着乌江“黄金水道”全线大规模复航,500吨级船舶可直达长江。
乌江复航带来的变化远不止于此。
乌江复航后,德余高速乌江特大桥的建设过程中,通过水运,把制作完成的钢材直接运到施工现场。“水运运量大、成本低,成品钢材装船后直接运到施工现场,直接吊装,不用进行喷漆和焊接,不仅方便,还能保护乌江,一举两得。”项目负责人陈竹说。
江河的意义,不止在于景色,更在于其底蕴。乌江流域,一条条高速公路、铁路横跨其间,一艘艘船只行于江上,一个个村落飞速发展……这条自然而富有野趣,景美而深蕴人文的大河,其保护与发展,更需要“轻拿轻放”,她方能带着多彩贵州绿意盎然的胜景和蓬勃发展的潜力,浩浩荡荡,奔涌向前。
担起上游责任
每一个贵州人心中,都有一条奔涌向前的河流。贵州4697条河流及无数小河,流经境内17.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0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984条,地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造就沃野千里的生态之州、美酒之州、山地公园省。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没有水,发展无从谈起,一切无以支撑。贵州“八大水系”以苗岭为界,苗岭以北的牛栏江横江水系、乌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和沅江水系,属长江流域,占贵州土地面积的65.7%;苗岭以南的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属于珠江流域。“八大水系”仿佛一根茂盛的参天大树,在贵州大地上肆意生长,成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瓮安县珠藏镇丰岩村的乌江河段,水清岸绿,风光旖旎
担起“上游责任”,贵州从未止步。上个月,贵州公布“2021年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贵州地表水水质、主要河流水质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拿到3个“优”。23个出境断面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其中有6个为I类标准。
成绩来之不易。在贵州,凡是叫得出名字的河流,都能找到河长负责。4697条河流共有河长22755名,充分显示贵州作为上游治水的决心和责任。
从全流域看贵州,上游的责任在于涵养水源的修复责任。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历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多次赴“两江”上游安排部署和推进,并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全面促进贵州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
从下游看贵州,上游的责任在于交付一江清水的治理责任。管控污染源,补齐环保设施短板,不留死角、盲区和隐患,才能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如今,行走贵州,千里绿岸、万顷碧水、人水和谐的水美贵州画卷徐徐展开。
从生态系统看贵州,上游的责任还在于恢复水生态活力的绿色发展责任。贵州物种数量在全国排在第4,有300多种贵州特有的动物、280多种贵州特有的植物。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一宝贵的“生态家底”,对于上游水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具有极大的生态价值。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上游的责任不仅是“河”的责任,关键在人,关键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江河的保护与治理不是一日之功,稍有不慎就会反弹。只有把山水林田湖草每一个环节“拎清”,“水”这一环节才能向好发展。
【风物志·黑叶猴】
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重庆、广西、贵州等地和越南。在贵州省内,黑叶猴主要分布在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21年4月17日,在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凉桥管理站拍摄的黑叶猴幼崽。田东摄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接壤处,麻阳河、洪渡河流域。麻阳河、洪渡河均为乌江一级支流。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享有“野生动植物基因库”的美誉。
【生态故事】
一对夫妻35年守护一江清水
7月13日,在乌江双池渡口,一艘小木船迎风摇曳。
59岁的卢锡永掌舵,妻子冉戌英则手持抄网捞着水面上的垃圾,装入袋中。
家住瓮安县珠藏镇丰岩村的卢锡永、冉戌英夫妇,一直生活在乌江边,结婚35年来,坚持定期巡河护河、收捡垃圾,像爱护自家“院坝”一样,爱护着家门口的乌江。
船靠岸后,卢锡永夫妇把船固定好,将打捞的垃圾从船上搬运至路旁,然后拿出铁钳与竹背篓,开始清理岸边的垃圾。
“这里是‘洄水湾’,很多垃圾随水流汇聚过来,能捞到不少的垃圾。”卢锡永一边弯腰捡拾垃圾一边说。
卢锡永出生于1963年,从小就在乌江边长大,乌江水哺育他成长。1986年,卢锡永认识了妻子冉戌英,并组建了家庭。在卢锡永的影响下,冉戌英和丈夫一起,开始守护乌江河岸,这一守就是35年。
“这么多年,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做很有意义,河干净了,我们心里很高兴。”卢锡永夫妇表示,希望自己的行动,能够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进来,共同保护乌江的良好生态。
卢锡永、冉戌英夫妇把垃圾运下船
“像卢锡永夫妇这样的民间志愿者,瓮安还有很多,我们齐心协力,逐渐形成全民共管的局面,呈现出瓮安‘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河湖景象。”瓮安县水务局副局长苏磊表示。
【人文故事】
一座“网红寨”的蝶变之旅
“贵州的乌江寨,无论黑夜白昼都有它独特的美。”近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他的个人推特账号上称赞贵州乌江寨的独特美景,并配以视频。
青山远黛,绿水含烟。置身乌江寨,木楼瓦居立于碧波两侧,薄雾仙袅之间,船夫驶轻舟缓缓而过。在这里,白昼如世外仙境,夜晚遇人间烟火,它用人文与自然之态,向世界呈现了一副充满黔地风味的诗意山水画卷。
乌江寨位于遵义市播州区尚嵇镇,曾以渡口命名,原名偷牛渡,亦名通流渡。乌江寨院落皆为独门独院,青石围墙阻隔风声雨声,木楼一律木柱黑瓦,石板街巷连通邻里千家。
回溯其发展历程,曾经的乌江寨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但也正因其偏安一隅,才保留下了古朴生态的自然原貌。
2016年6月,乌江寨立足“政府出资、企业出智”的模式,按“东有乌镇·西有乌江”目标要求和“旅游扶贫·活化古村”总体思路,经抢救性移建、修缮、复建和改建,成功打造了以“共生思想”为理念的国际旅游度假区,还原出记忆里美轮美奂的乌江寨。
在打造过程中,乌江寨不仅保护、修建了黔北民居群落,更开辟了多姿多彩的民俗展馆及传统工艺作坊,对制陶、烤烟、做酱、老鹰茶等传统工艺品与食品生产加以恢复,挖掘染布、扎花灯、做竹器等传统技艺;邀请傩戏、独竹漂、竹竿舞、苗族锦鸡舞等民间艺人展现黔北的多民族文化。
当夜幕降临,乌江两岸华灯亮起,千家灯火重重叠叠,美不胜收,无论是漫步街头小巷,还是乘舟穿行乌江,都可尽赏乌江寨的瑰丽夜景。
如今的乌江寨,摇身一变,成为新晋“网红”村寨。背倚青山,临水而居,自然风光和黔北民俗风情交相辉映,宛若世外桃源一般。
【记者手记】
自然而富有野趣,景美而深蕴人文——这是记者行走乌江最直观的感受。
初次见到乌江,江水如温润碧玉般静静流淌着,只见两岸峡谷,或幽深曲折,或千姿百态,绵延数百里。在苍穹与大地之间,演绎着江河与人类的关系。
衡量一种文明,尤其是时间和空间上都不容忽视的大河文明,需要三维空间指标体系:即地理、经济与人文。
在中国,是黄河与长江孕育了灿烂古老的华夏文明。而在长江的众多支流中,乌江是一条极为重要的大河,滔滔江水,一路逶迤向前,一路润泽黔贵大地。
千百年来,乌江,似乎一直都藏于深闺。因此,虽风物万千,却并不为外人知。在铜仁思南,流传着一首打油诗:“人说三峡好,我说乌江高,为啥不出名,李杜未曾到。”
一句“李杜未曾到”道出了乌江的寂寞。
随着一条条公路铁路横跨、流域范围内的全方位治理、航运水道全面贯通以及沿线乡村飞速发展,如今的乌江,真正绿了、清了、通了、富了,“养在深闺人未识”成为了过去。
一条河见证一个省的发展与变化。肩负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责任的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全力构筑长江珠江上游绿色屏障,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验,交出了一份自我革命和绿色转型的精彩答卷,大美乌江,正奔腾东流,寻觅自己的诗和远方。
【资料】
乌江,长江上游支流,又称黔江。发源于贵州省境威宁自治县香炉山花鱼洞,有南、北两源,南源三岔河长322公里,为乌江主源,北源六冲河长210公里,两源在黔西市化屋基汇合后称乌江。乌江流域跨云、贵、渝、鄂四省的46县市。乌江横贯贵州中部及东北部,至洪渡向北约15公里处进入四川省境,至重庆市涪陵区汇入长江。
【诗词里的乌江】
送上官侍御赴黔中
李嘉祐(唐)
莫向黔中路,令人到欲迷。
水声巫峡里,山色夜郎西。
树隔朝云合,猿窥晓月啼。
南方饶翠羽,知尔饮清溪。
【数据】
2021年,乌江干流水质达到Ⅱ类标准
2021年,乌江流域水质总体为“优”
2021年,乌江流域45个国控水质监测断面优良率达100%
策划/干江东 谢巍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
视觉/唐波 熊航
编辑 胡岚
二审 施昱凌
三审 田旻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