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史上,谢晋大导演绝对称得上是最伟大的导演了。

他所导演的许多电影,放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再看,仍然闪闪发光。

今天,重点推荐谢晋导演三部高分经典电影作品。这不仅是怀旧电影,也是现今难得的社会、战争、爱情、亲情题材类电影佳作。

《芙蓉镇》

1987年上映,某瓣评分9.2分

最喜欢一部老电影(经典到如今依旧闪闪发光)(1)

影片主要讲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在位于湘、粤、桂三省交界处的芙蓉镇上,人称“芙蓉姐”的漂亮女人胡玉音(刘晓庆饰演)在“四清运动”及“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

1963年,凭着热情周到的服务和勤恳劳作,胡玉音与丈夫桂桂(刘利年)经营的米豆腐摊子前渐渐成为早市上最热闹的一道风景,加上夫妻俩省吃俭用,手中积攒了一笔数目可观的财富。

夫妻二人盖起了新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而当他们日子准备更上一层楼时,迎上“四清运动”,胡玉音遭人嫉妒,被定性为“反革命五类分子”中的“富农婆”。俩人将之派去与原县文化馆馆长、现今被人称作“秦癫子”的“右派”秦书田(姜文)一起清扫大街,桂桂身亡。

后来又遇上文化大革命,因为“秦癫子”秦书田曾在胡玉音与桂桂成亲之时唱过一首贺喜歌,并在她新房子建成之时写了一副贺喜联。这首歌和喜联在文化大革命时被认为是反革命的,胡玉音认为是秦书田让自己的遭遇变得悲惨,对他心生怨念。秦书田对此并不多做辩解,相反时常暗中帮助。

寒来暑往,三年多相濡以沫的苦难岁月令受苦受难的两人生出感情。胡玉音怀孕,秦书田申请结婚却双双被判刑。秦书田被判十年,胡玉音被判三年因怀孕被监外执行。

最终,乌云散开,胡玉音等到了秦书田的归来,米豆腐摊又恢复热闹。在运动中迫害胡玉音的人,有的高升了,有的变成了疯子。

电影改编自古华的同名小说《芙蓉镇》,影片还原了上世纪那个特殊年代的农村风貌以及那个时代的人物事件。因为影片题材敏感,在拍摄前和上映前后都受到了阻碍,但也受到及其热烈的反响。

即使至今日,仍然是中国电影史上最优秀的电影之一。

《牧马人》

1982年上映,某瓣评分9.1分

最喜欢一部老电影(经典到如今依旧闪闪发光)(2)

1980年,旅居美国的华侨企业家许景由回国旅游,并寻找失散多年的儿子许灵均。经过多番找寻,俩人终于在北京见面。

许景由和妻子一直不和,最后丢下妻儿离家出走。就在父亲离开不久,许灵均母亲病故,只剩他一人生活。在过去的30多年里,许灵均被打成右派下放到西北牧场劳动。孤独绝望的他在善良质朴的牧民帮助下重获温暖,后来遇上从四川逃荒到牧场的农村姑娘李秀芝,俩人在牧民们的撮合下成为夫妻。成婚后李秀芝把两人的小家收拾得焕然一新,并养起鸡鸭鸽。不久后两人儿子出生让这个家庭变得更加幸福欢乐。粉碎四人帮后许灵均右派得到改正,重新走向讲台。

父亲许景由得知儿子的遭遇后,十分内疚。他希望儿子能跟他一起去美国,后来经过父子二人的交流,父亲也明白了他对妻子家庭的爱,对祖国的感情,于是并没勉强。

许灵均与父亲告别后,踏上归途,回到患难与共的友邻,相濡以沫的妻子身边。

影片中展现了在特殊年代下人们的善意、亲情和爱情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显得格外动人。同时也深刻地理解经过那个时代的人内心的想法。

《高山下的花环》

1985年上映,某瓣评分9.4分

最喜欢一部老电影(经典到如今依旧闪闪发光)(3)

影片主要讲述某部队主要队员在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故事。指导员赵蒙生是高干子弟从到部队那天起就想回城市,后来因为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在队友梁三喜和靳开来等人的刺激下前往战场。

在战争过程中,梁三喜为了救赵蒙生牺牲了,靳开来为了给战友们砍甘蔗解决饮水问题而被炸身亡。还有许多战士英勇牺牲或者负伤。而赵蒙生在战争中彻底重生,成为一名真正的英雄。

战后,因为各自的家庭背景和实际情况,引出了后续的故事。

整部影片发人深省,据说上映时反响极大。

如今再看,仍然算是中国战争片的天花板,非常值得推荐。

详细可读之前所写的一篇文:

高山下的花环,这部38年前的片子让人热泪盈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