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知乎看到一个问题:“职场上有哪些常见的坑?”高赞答案是:能者多劳。

深表认同。

你为什么总有干不完的活儿?能者多劳,不仅是一条职场“潜规则”,在家庭内部、甚至在一切有组织存在的地方,这似乎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你能干,当然要多干一点。

公司里大家公认的“能者”,不仅同事会经常找其帮忙,领导也倾向于把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压在其身上。而一些“能者”有求必应、来者不拒,尽管有时未必情愿,但总是“心太软”,碍于情面不好拒绝。久而久之,“能者”越干越多、越来越辛苦。

能者多劳这句话,看似是对能者的赞美,可本质上却是胁迫能者多劳多付出的道德绑架,甚至能者多劳,已经成为有些人眼中的理所当然。

但是,能者真的就应该多劳吗?我看未必。

能者多劳靠实力说话(能者多劳你确定不是在坑我)(1)

你被“能者多劳”坑了吗?

能者多劳,词典上的解释为能干的人做事多,劳累也多;另指能力强的人酬劳也多。盯着“能者多劳”这四个字看,越看越觉得别扭,这话既像是表扬,又像是敷衍,通过这四个字,仿佛看到了一个个点灯熬油、眼圈发黑的背影。

想要在职业上有所成就,多劳是对的。一则表现出你愿意付出的态度,二来可以展现自己的能力。

这时候,你一般期待这样的赞许,“哇,这年轻人不错啊,有担当。”或者是这样的,“哟呵,想不到啊,还是个多面手,干什么都行!”

然而现实是,你承担了分外的任务,低价值的工作,并没有得到多少锻炼的机会,只展现了自己的服从意识,没有回报,说不定还要背锅。

能者多劳,其重心在一个“劳”字上,看指的是工作量,还是酬劳。能者多劳没有错,但就怕用人走极端,不顾别人感受,千斤重担一人挑,是走不快,也走不稳的。

能者多劳靠实力说话(能者多劳你确定不是在坑我)(2)

谁在用“能者多劳”坑你

喜欢说能者多劳这句话的人是谁呢?可能是你的领导。他们为什么喜欢这句话?不是因为它合理,而是因为它划算。

为什么领导都特别提倡能者多劳?那是因为招聘一个人,培训一个人,把他变成熟练工可以用,是有成本的。这看起来是非常有效率,但这不是你我这些平凡人的效率。这是老板的效率,公司的效率,甚至是资本的效率,不是你的效率,它并不是在认可你的能力,而是要耗尽你的实力。

能者多劳当然没有什么错,如果出于自主自愿,各自欢喜,当然没问题。有问题的是,把能者多劳,当成理所当然。很多时候,能者多劳是出于能者的主观意愿,却并非能者的义务,不是理所当然

柏拉图曾经说过;“一切背离了公平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弱者在说能者多劳的时候,通常有一点道德绑架的意味,别人厉害比他能力强,他嫉妒就可以袖手旁观,就可以冷嘲热讽,就可以我弱我有理,站着说话不腰疼。

类似的,年轻人不给老人让座就是道德败坏,就是猪狗不如。我们认可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必须给老人让座却是道德绑架。如果年轻人加了一天班,身体还不舒服呢?

这本该是常识,但由于人们的自私觉得理所当然的时候,不这么做的话,强盗逻辑会把你的人际关系碾碎。

有人说:“所谓能者多劳,不过是聪明人欺负老实人名正言顺的借口,却大多出自懒惰人之口。”

能者多劳,意味着能者要比普通人做出更多的牺牲,这是对能者的不公平,是一种强盗逻辑。能者之所以成为能者,是因为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如果因为自己的优秀背负更多的责任,能者将不再愿意成为能者。

我的多劳是以牺牲个人的闲暇时间,和身体健康为代价的,如果能者多劳,多的只是工作量而没有酬劳,那就是一种不公平。

古人云:“能者多劳,智者多忧,无能者无所求。无所求者,乐得轻松。”可是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弱者无所求却也无法享受安逸。因为能者多劳到了一定程度,就有可能演变成了只有能者才可以多劳,那时,弱者将会被能者挤占出局,惨遭淘汰。

能者多劳,意味着能者承担了原本计划分配给其他人的工作,如果重任都由能者承担,其他人则会没有了表现的机会。

当能者在完成自身任务,仍有余力完成弱者的工作,那么弱者也就不再被需要。

能者多劳靠实力说话(能者多劳你确定不是在坑我)(3)

让能者多得,让弱者可得

能者可以多劳,但前提是多劳多得。能者多劳,就是偷换概念,把“多劳多得”的概念混在了能者希望多得的概念里,造成了一种能者的道德困境。这难道还不是坑吗?

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一个人奶了一整个部门。领导确实对他不错,但是工资,几乎没涨过。那不叫能者多劳,那叫欺负老实人好吗?

更可气的是,那些干不明白活的人,永远干不明白,后来甚至连学都不想学了。

我弱我有理,你行你就上。反正最后大家拿工资都一样。啥也不干的落得清闲,做个没能力的自由人,真愉快。

这个时代大家只会说,能者多劳,却没有告诉我们多劳的上限,和多劳的好处。能者多劳,是一句未完待续的话,它的后面必须接上另一句才成立。

就是,多劳多得!

能者可以多劳,但也要让弱者有劳

如果职场是一台戏,我们姑且称能者为主角,弱者为配角。于主角而言,部分戏份和任务向配角们转移则意味着他们有机会中途休息,补充能量,为接下来的表演再次精心准备。同时,让主角“歇场”并不是让主角“歇菜”,也不是让主角退出舞台中央,冷落他们。

相反,“歇场”是为了帮助他们摆脱责任重负,跳出角色过载的怪圈,使他们能够聚焦主业,发挥所长,集中精力扮演某些更重要的角色,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从优秀走向卓越。

能者多劳,希望不要再是一个借口,而是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的知人善任。

其实,能与不能,不是一种静态,没有谁天生就能。可是我们怎么样变成一个能的人,不是我已经很擅长了,然后我继续去做。而是我让那些不能者、无能者、不擅长的人也得到机会去试一试。

每一个平凡的大学生、职场的新人、弱势的小国家,他们这些不能者多劳,都能得到自己的机会和成长。能者和弱者地位并非固化,通过努力就可以实现弱者到强者的转变。

作为能者,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作为弱者更应该拼搏奋斗,迎头赶上。只有强者和弱者,在相对公平的激励的环境下共同发展,我们才能进步,才能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