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麻本科二本院校,研究生专业课初试分数130 ,当年专业课排名第一!

这儿就不扯没用的了,只告诉你最接地气的方法,没效果你来找我!

这里是老麻所有干货的总结,一定要耐心看完,一定有你需要的!

老麻分享的知识会大幅度减少大家看书的时间,提高效率和做题的正确率!

下面细说解决专业课考试的那些事儿!

专业课不好的原因,看看你有吗?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败)

1:我大学是一所二本院,大学时期应该大家和我差不太多(985/211学霸们除外),大学专业课基本只对付考试,唯一进行专业课锻炼的时间就是毕设,做实验,做拉伸,磨金相,拍电镜。。。。。事后,时间久了,也就还给老师了;

2:材料科学基础本身是基础性的学科,学材料的都懂,基础学习一般和枯燥是对等的!!!大量的概念(晶体、固溶体、柏氏矢量、结晶、扩散、固态相变等等),学到最后,考前一星期全背书去了,苍天保佑,只求能过!在材科基的路上越走越远!

3:中国是应试教育,选拔人才的途径基本从考试出发,加上现在工作压力也大,大多数学生偏向于选择进入研究生阶段继续学习,导致考研考生越来越多,竞争压力变大!但学校名额有限,有人上,就会有人下来,考试试题难度(考试范围和偏实际应用)慢慢加大,划线分数(英语 总分)升高;

如果你和我有同样的问题,那么恭喜你了,后面所有的干货,你都能够用到,干的不能再干了的干货,完了可以随手点个赞,以后想看的时候,从点赞的记录里就可以找到,超级方便!

学好材科基,你需要6步!

1:选好参考书,可能不会只是一本!

根据自己及后面师弟师妹的考研经验,材科基考试包含:材料科学基础、热处理、金属材料、无机非、复合材料,重点在材科基上,其余方向也会涉及!分数比例大概在6:4!

2:权重划分,讲书本按章节细化,可根据考纲细化!

材料科学基础:晶体学基础、固态溶体、范性变形、缺陷、相图、界面、扩散、凝固、再结晶与回复、固态相变等等。

按照所考院校考纲,将大章节细分!例如:

①第一章:晶体学基础章节

分为:概念 计算 绘图!!!

概念:晶体 非晶体 准晶 配位数 晶胞 空间点阵 晶带定律等

计算:配位数/原子半径/致密度/晶面/晶向原子密度/晶面间距/晶带定律计算

绘图:典型晶体类型FCC\BCC\HCP三类晶面晶向的绘画 滑移系的绘画

②第二章:固态溶体

概念

固溶体、间隙固溶体、置换固溶体、有限固溶体、无限(连续)固溶体、有序化、超点阵、有序固溶体、金属间化合物、陶瓷、玻璃、聚合物

应用类问题

间隙固溶体为什么只能成为有限固溶体?

置换固溶体为什么可以成为连续固溶体?成为连续固溶体条件是什么?

固溶体与化合物区别是什么?

金属间化合物由什么键组成,有什么优缺点?

玻璃有什么优缺点?

陶瓷由什么键组成,有什么优缺点?

每一个章节都可按照此方法进行细分,如果划分还有问题,老麻也给你准备好了,可以进我公众号免费领取,简直不要太贴心!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平均分(材料科学基础考研)(1)

3:复习细化考点!

划分后,就不要随意改动了,这是一个形成系统的过程,也是材科基框架建立的过程!完整学完一遍材科基后,在进行第二次学习,将上一次没有复习到的知识点整理到搭建好的框架内!

对一个事物的熟悉程度就是反复的频率,频率越高,掌握的越好。

一般需要反复学习3~5次,有可能更多,因人而异,才能真正的掌握!!!

4:真题练习

只会考点,不结合真题实践练习,也会让你的复习效果大打折扣!

练题也是检验自己是否将知识点吃透,连贯!一般开始都是痛苦的,后面会慢慢习惯痛苦,直到复试结束。不过既然想要从来没有过的东西,付出相应的努力还是值得的。

5:学会借力,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平均分(材料科学基础考研)(2)

作为研究生,我们导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科研的。”我一直相信,并且也是这样做的。每天文献阅读的量,不会低于2篇。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一定要向前辈们多多学习。

对于考试而言,上岸学长学姐的笔记,是一个很好的助攻技巧,里面有很多他们走过的坑,踩过的陷阱,以及如何学习的捷径,一定要好好用起来!

当然,现在也有一些学长学姐不太靠谱,需要仔细甄别笔记的可用性,可以看看这些学长学姐的专业素质如何,一般可以用书里面的专业知识或者真题里面的考题去问问,大概就知道学长学姐的真真实水平了。

利用好了这些前人的基础,你离成功就又近了一步了。

6: 执行很重要!!!

滴水可以穿石,道理很简单!毅力也是学习路上必不可少的,毕竟学习是反人类的,为了进步获得你想要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平均分(材料科学基础考研)(3)

老麻也有视频讲解,主要是讲解材科基基础部分,对大家专业课复习有很好的提高效率的作用!你可以到我的个人主页视频中看到哈!

最后,希望可爱美丽的您,看完可以随手点个赞,以后想看的时候,从点赞的记录里就可以找到,超级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