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点知识分享,目前把吠陀算诀的几种特殊的乘法分享完了。

回头说说为什么我会发这种算法呢,是因为这个应用很巧妙,非常值得分享给大家!

我儿子今年二年级,就读于深圳一所国际学校,因为他们学校教学体系与公立学校不同,所以我经常翻看老师发的教学大纲,看看他们学些什么。

常常看到家长群里在讨论孩子的英文能力,数学能力,很多家长感慨,国际学校的数学教学不如公立学校抓得紧,同年级相比数学计算有差距,焦急的家长向高年级询问如何查缺补漏,就有家长强烈推荐了这本书,《印度数学》,我也入手了一本,才发现,确实有些算法很精妙啊。

小学数学口算技巧看图列式(小学数学超实用口算技巧小结)(1)

印度是全球IT工程师的摇篮,在硅谷的从业人员中,有30%是印度人。在美国科研机构中,有12%的科学家和36%的NASA科学家都是印度人,印度人的数学能力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

他们超强的数学能力来源于神奇的印度数学。是的,阿拉伯数字就是古代的印度人发明的

硬度数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补数思想,将补数发散思维灵活运用,可以让数学运算变成手脑并用的数字游戏。

补数是什么,我们都知道,可是补数可以用到哪里,我们的课本并没有教那么多。

今天我把补数在乘法中的应用知识点汇总一下,没看前文的朋友也没关系,干货全部总结到这里哈。

(一)两个乘数间存在整十、整百、整千数

例题:17*23=?

1、找到被乘数和乘数的中间数,也就是那个整十、整百或整千数,并求这个数的平方;

如题:被乘数17和乘数23的中间数是20,20的平方是400。

2、求被乘数或乘数与中间数的差,并求差的平方;

如题:被乘数17和乘数23的中间数是20,差是3,3的平方是9。

3、用步骤一的得数减去步骤2的得数。

如题:400-9=391

得:17*23=391

结论:利用补数,把乘法演变成容易口算的乘法和减法,是不是容易很多呢。

那这种算法的原理是什么呢,我们画图来解释哈:

小学数学口算技巧看图列式(小学数学超实用口算技巧小结)(2)

例题17*23=?

将阴影部分移接到箭头所示的位置后,新图形是一个边长20的大正方形残缺了一个边长为3的小正方形。这个新图形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

大正方形的面积:20*20=400

小正方形的面积:3*3=9

新图形的面积:400-9=391

即:23*17=20*20-3*3=400-9=391

结果和原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验证通过[机智]

(二)至少有一个乘数接近100

例题:91*91=?

1、以100为基数,分别找到被乘数和乘数的补数;

如题:以100为基数,被乘数和乘数同为91,它们的补数相同,都是9。

2、用被乘数减去乘数的补数,或者用乘数减去被乘数的补数,把差写下来;

如题:用被乘数91减去乘数91的补数9,91-9=82。

3、两个补数相乘;

如题:两个补数9相乘,9*9=81。

4、将步骤3的得数直接写在步骤2的得数后面。

如题:将81直接写在82后面。

得91*91=8281

结论:利用补数,将乘法演变为减法和个位数的乘法,提高运算速度。

还是用几何图形来诠释下它的原理哈:

小学数学口算技巧看图列式(小学数学超实用口算技巧小结)(3)

例题91*91=?

如图所示,它的面积为91*91=8281

将阴影部分移接到如图箭头所指位置后,原来的边长91的正方形变成了新的图形,由长100、宽82的长方形和边长为9的小正方形组成。

新图形的面积就是两部分面积相加:

长方形:82*100=8200

小长方形:9*9=81

于是新图形面积为:8200 81=8281

这个算法似乎不错哦[机智]

(三)当5遇上偶数——个位是5的数和偶数相乘

例题:14*35=?

1、偶数除以2或者4或者8;

如题:14是偶数,除以2,14/2=7。

2、个位是5的数相应地乘以2或4或8;

如题:35个位数是5,乘以2,35*2=70。

3、将前两步的结果相乘。

如题:7和70相乘,7*70=490。

结论:遇到类似题目,偶数除以2,个位是5的数再乘以2,对结果没影响,但却提高了口算速度, 这就是补数“化零为整”的应用哈[机智]

至于原理图,大家会画了吗,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留言给我哦,我们一起探讨一下[玫瑰]

小学数学口算技巧看图列式(小学数学超实用口算技巧小结)(4)

以上就是吠陀算诀的乘法部分干货汇总,你get到了吗[玫瑰]

还有没汇总的需要借位的减法速算,在我以往的文章中可以看到,《辅导孩子小学数学的一点小窍门》和《小学数学吠陀算法验证》,这种方法减少孩子在借位算法中出错,也是我儿子所在的国际学校课堂上使用的一种算法,值得借鉴一下[玫瑰]

知识无国界,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印度数学破解数学运算的公式原理,更是创造性思维,让我们借它来点亮眼睛,去创造更神奇的崭新天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