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某一景点,自己去过多遍,已不愿再去,但迫于单位工作要求,和集体又去了一次,却发现,和大家在一起,原本以为很无聊的行程,其实很有趣。这充分说明,集体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个体的积极性,班级管理中也一样。

班集体活动设计方案创新:原来学生集体活动效果如此奥妙(1)

很多老师不愿意搞活动,觉得麻烦,累人又累己。特别是 高中老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工作压力让很多老师对活动敬而远之,除了学校必搞的运动会或其他推卸不了的活动外,班级内部绝不会搞什么活动,唯一的活动就是——“啃书本”。久而久之,发现学生变得死气沉沉,班集体毫无活力,不仅如此,打架斗殴等事件也可能多起来。为什么呢?老师累,学生更累,太累了,压力过大,就会失去活力,心理就会压抑,心理压抑,就需要发泄释放,打架斗殴有些时候其实是一种发泄与释放。我曾经调查过一起高三学生打架事件,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打架的原因及当事双方都没有任何了解,打架时却猛冲猛干,我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他们告诉我,平时太压抑了,碰上这事正好发泄。

班集体活动设计方案创新:原来学生集体活动效果如此奥妙(2)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上面说的打架事件就是一个明证。所以,尽管高中生学习任务繁重,尽管高中教师工作压力很大,但切切不可因噎废食,因疲劳而放弃搞集体活动,这就像干渴的人坐在河边却懒得用身边的桶去取水一样。其实,适当搞集体活动,不仅不会增添麻烦,还会释放学生及教师内心的压力,是很可取的做法。

我在班级管理中比较注意搞集体活动,我发现在集体活动中,学生之间的友谊增强了,团结协作精神增强了,乐观精神增强了,脸上的笑容也绽开了。搞一次集体活动,可以让学生轻松好几天。对学习非但没有副作用,反倒起到了推动促进作用。

班集体活动设计方案创新:原来学生集体活动效果如此奥妙(3)

其实集体活动不难搞,先说题材,可取的很多,比如多人版“二人三足”,参加人数可逐渐增加,三人,五人,十人,甚至二十人,三十人。可以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再比如放风筝,适合高一学生搞。班主任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每个组从班费中支取极有限的资金,以购买必需的材料,然后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风筝,并选择适合的日期,进行比赛,看谁的风筝创意好,飞得高而稳。这一活动可以使学生将物理知识用到实际,也可以增强协作精神。再比如举行硬笔书法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知识竞赛等。均不脱离所学所用知识,又活学活用知识,好处很多,何乐而不为呢?

班集体活动设计方案创新:原来学生集体活动效果如此奥妙(4)

再 说组织过程,其实班主任完全不必大包大揽,这正是锻炼班委会的时候与机会,班主任把原则和精神指示给班委会,由班委会进行策划,然后形成初步意见,由班主任把关,只要合格,即可放手由班委会进行实际操作。这样,老师不累,班委会的组织协调能力又得到锻炼,其他同学也因此团结在了以班主任为圆心,班委会为半径的圆圈内,整个集体成为了统一的有机整体,凝聚力空前增强。

另外,集体活动不需过于频繁,一个月或一个半月搞一次就足够了,这让学生们始终有盼头,有动力,教师也绝不会因此而觉得劳烦。一个学期四个月,满打满算,充其量能搞四次集体活动,绝不会耽误学生学习,更不会影响教学秩序,有什么可怕呢。

班集体活动设计方案创新:原来学生集体活动效果如此奥妙(5)

通过集体活动,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积聚的压力得到了转移和释放,班集体的凝聚力也得到了增强,师生间的关系变得更融洽,这一切,对班级管理只有利而绝无弊,所以,班主任千万不要忘记拉起集体活动这张帆,让班集体这条大船行驶得更加平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