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1)

广州有一条淘金路。

名字叫淘金,这里却跟金子没有半毛钱关系。

唯一能和金灿灿扯上边的,是十多年前,这条街道的辉煌。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2)

城市发展太快,淘金路似乎渐渐变得像一个时代的注脚。

除了在这里。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3)

△ 见到金城老师时,老师一身运动装,跟我们畅谈青年文化

在淘金路华侨新村的动漫馆里。

金城再拿起画笔来的时候。

距离他上次风靡全国的《明姑娘》,已经过了三十年。

当年,因为被广州包容的动漫氛围所吸引,

漫画家金城从北京来到这里。

三十年,广州乃至中国,都像换了一个世界。

被誉为是中国动漫出版第一人的金城,却把这些时光留了下来。

留在了广州。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4)

他在华侨新村的JC动漫馆,又名动漫大师之家。

收藏并展示着他这近二十年的漫画手稿珍藏。

这些漫画手稿,大概有五千幅之多,可依然只是他收藏中的冰山一角。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5)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6)

从国内到国外。

这里串联起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漫画的历史。

也记录了我们的整个童年,和整个青春。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7)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8)

作为中国第一批引进日漫资讯的先锋;

作为《漫友》杂志和金龙奖的创始者;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9)

作为中国漫画出版第一人;

在金城大半个世纪的漫画人生中,

他扛起了中国原创的旗帜,

频频遭遇非议,行外却鲜有人知。

我们也来到这里,专程和金城老师聊了聊,

也被这收藏里几十年的童年和青春狠狠击中。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10)

标题所言非虚,

我们啊,真的在这里遇到了阿童木和孙悟空。

是阿童木的作者手冢治虫,当年为上海美术制片厂,万籁鸣老师的《大闹天宫》所绘制的独家牵手插图。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11)

中国动漫三十年,广州是先驱,但高光如今还在吗?

我们遇到的孙悟空和阿童木,

也并不只是万籁鸣老师和手冢治虫笔下的而已。

01

爱漫画的人,广州就是天堂

中国大陆最早具有动漫氛围的城市,一定是广州。

不管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漫画周刊《时事画报》,还是上世纪80年代由「岭南画派」牵引起的连环画风潮。

以及上世纪90年代率先引入出版的《风云》《天子传奇》等“港漫”,千禧年后火遍全国的《乌龙院》等国漫。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12)

广州的动漫,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头。

这也是金城, 20年多年前来到广州的原因。

用他话的说,爱漫画的人,广州就是天堂。

那广州以外的其他地方呢?

在距离广州3500公里的黑龙江的一座小城,是金城的家乡。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13)

兄弟姐妹6个人,只有他,偏偏爱当时风靡全国的连环画。

他也没想到,会靠这个赚第一桶金。

更没想到的是,从这里开始,他的漫画之路,贯穿了整个人生。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14)

▲20出头的金城成名作,《明姑娘》,画的是一对青年盲人的故事。

经历过的人都知道,连环画的时代转瞬即逝,在1985年前后,戛然而止。

而取代连环画, 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精神慰藉和支柱的,

就是接下来,经历了好长好长「地下」的漫画时代。

懂的都懂,谁没有过在课桌下看漫画的童年时光?

金城的偶像,是香港漫画家黄玉郎。

就是那个《天子传奇》和《龙虎门》的作者。

黄玉郎在香港创办的玉郎机构,成为香港首家漫画上市公司。

当时香港漫画,开始与国际接轨。

欧美和日本的漫画,逐渐受到大家的追捧和喜爱。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15)

我们耳熟能详的丁丁历险记、蓝精灵、圣斗士、城市猎人、美少女战士,灌篮高手,掀起漫画浪潮。

这让金城倍感震撼,同时备受鼓舞。

1997年,闯进浪潮里,金城在北京创办金城时代,《漫友》随后诞生。

随之,一大批原创漫画家在他扶持下走向大众视野。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16)

当然这是后话。

要知道那个时候,漫画在整个大众视野里,还是「地下」和「洪水猛兽」般的存在。

发展氛围,不好。

要买本漫画,不容易。

唯有在广州,是个宝藏之地。

「那时只有广州,才能买到香港的连载漫画。大约,3-5天,就可以买了。像黄玉郎的《龙虎门》,让人热血沸腾。」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17)

金城到广州,淘漫画书是一麻袋一麻袋的。

「1999年底前,我到广州买了很多漫画,装满了好几个麻袋。我委托当地的朋友,帮忙发货运。结果等了两个月,开始焦急得不行。」

金城说,当时心一横,反正家底就是那几个大麻袋了。

抱着家底在哪,人就在哪的信念。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18)

他干脆让朋友别寄了,直接搬家到广州,阴差阳差地扎根在了心中的漫画之都。

这一扎根,就是二十多年。

02

5000多幅手稿,时代的印记

二十多年过去,漫画早就从地下走到了地上。

漫画家起起伏伏,人生繁华,如过眼云烟。

迈入六旬,金城依旧常常早上7、8点,从珠江新城到淘金路的JC动漫馆。

我们聊起天来,金城老师知道的网络热点和当代艺术思潮,不输年轻人,完全站在时代前面。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19)

△ 金城 ,“华语动漫奥斯卡”金龙奖创办者。推动“中国动漫”概念,将动画和漫画合并在一起。

6年前,金城拿出自己压箱底的收藏,创办了全国首个漫画私人博物馆。

千幅漫画家手稿,跨越时代经典。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20)

从上海美术制片厂的《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

到手冢治虫、宫崎骏的原稿珍藏,以及华特.迪士尼亲笔签名,上世纪30年代的白雪公主赛璐璐片原稿。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21)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22)

当然,更多的,是我们的童年回忆。

上千本连环画、美少女战士、幽游白书、哆啦A梦、黑猫警长、老夫子......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23)

我们总在感叹时光如白马过隙般之时,看到这些几十年前的光阴,还是会唏嘘。

动漫馆外,淘金路的模样已经是改变,但动漫馆内,这时代的脉搏,却还在跳动着。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24)

谁没个青春可以缅怀,谁又没个童年能够追忆?

这些光影之间,就是两代人的大好年华。

让我们回到动漫馆。

这里进门即为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原创手稿,随即是贺友直老师的《小二黑结婚》。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25)

除了手稿,还有一封特别有意思的信。

是贺友直老师专门写给金城老师的,信的标题就叫《坦然之言》。

说的是,此番送出原画稿,就像嫁女儿一样,拿着聘金,给女儿找到了一个好人家。

漫画家和漫画家之间的惺惺相惜,袒露无遗。

金城说,20多年前,中国原创漫几乎无人赏识,他形容那个时候,他找到的漫画家,都是地下工作者。

他和他的漫画公司,也是。

在北京,有过被扫黄打非办盯上的经历,有过在地下找到啃泡面,穷困潦倒的漫画家。

看着这些手稿,就好像每一张漫画背后的人生,历历在目。

长盛至今的《老夫子》系列,让人恍如隔世。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26)

上海美术制片厂的动画盛世,是1988年的水墨动画《山水情》。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27)

也是1961年的《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28)

△ 《山水情》(上); 手冢治虫的阿童木和美猴王的那张经典签名照,也在这里。是手冢治虫致敬偶像万籁鸣老师的作品。(下)

还有《哪吒闹海》、《猴子捞月》、《葫芦娃》.......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29)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30)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31)

△ 《猴子捞月》

更有陪伴我们了两代人童年,戴铁郎老师的《黑猫警长》,敖幼祥老师的《乌龙院》,黄玉郎老师的《天子传奇》......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32)

△ 《乌龙院》

可以说,这一眼,便是中国近代漫画史的开端与高潮。

转个弯,是金城最爱的《丁丁历险记》。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33)

红了这么多年的米奇,手稿和纪念版也都在这里。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34)

继续走下去,则是属于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动漫高潮——装满了回忆的日漫展区。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35)

看看,你能脱口而出几个?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36)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37)

△ 《美少女展示》、《战马1/2》、《海贼王》、《灌篮高手》、《百变小樱》.....城君热泪,在眼眶打转。

又大概是偏爱,整个负一楼展区,都是宫崎骏。

沿着台阶,就走到了整个宫崎骏和吉卜力时代。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38)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39)

△ 台阶上,印着作品年历。

《龙猫》手稿,《红猪》手稿,《悬崖上的金鱼姬》,还有《幽灵公主》,《起风了》...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40)

最珍贵的,是《天空之城》分镜手稿。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41)

因为,成立工作室后,动画的上千张手稿,大部分是由徒弟完成。

宫崎骏一般先打样,而这几张打样原稿,可见多么的弥足珍贵。

等等等等,馆内的个中感动,数不胜数。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42)

△ 花园里貌似无脸男石像

今天的JC动漫馆,已经是这近百年动漫的脉络,和精华。

金城想让更多人看到,那些在时代散发过光和热的作品,不仅仅是存在于出版的画册,或是影像动态里。

更应通过它们诞生的原点,去触碰和感知。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43)

「但如果你能看到它最初的样子,就好像时代历历在目。」

或许是某种遗憾。

现在电脑和板绘代替了笔。

画面越来越精美,但,慢慢被磨灭的,恰恰是过去漫画人下笔,那一刻倾注的个性和自我。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44)

动画也好,漫画也好,开始就是有血有肉的。

正因为每一个心怀热情的漫画家,一笔一画,付出无数心血。

才造就了那样的时代。

03

广州的动漫时代,还在吗?

时代的变化总是让人措手不及。

就像外面的淘金路。

2006年,广州市政府开始支持和发展动漫行业。

曾经在地下的漫画家和民营出版发行者开始出头,动漫也开始从洪水猛兽渐渐登上了大雅之堂。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45)

金城的《漫友》杂志从地下读物,突然得到支持,一路披荆斩棘,风靡全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原创漫画家和动漫爱好者。

可,时代又有了变化。

「我本想把企业做成像是日本的集英社,或是小学馆,我觉得是很快就能做到的。」

金城的话语轻快,却透露着遗憾。

「我也没想到时代变化这么快。」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46)

互联网的迅速覆盖,让人们的阅读习惯,和生活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看,就连画漫画都不用网点纸了。

金城给我们看,他前段时间在闲鱼上竟然一万块淘到的他自己的手稿。

他悄悄跟我笑着说,「其实我的心里底价100万。」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47)

是数十年前的少女风,还是网点纸的时代,长腿长发低头含羞的样子。

「画师的原画常常丢失」,不知道是自己不够珍惜,还是时代不够珍惜。

当然,时代有时代的节奏,现在表现方式更为时髦和多元。

金城也热爱看B站,也关注越来越年轻的漫画创作者们。

这也是,金城重拾画笔的原因。

「相信画笔的力量。」

三十年后,他把画室设立在了珠江新城,那个满眼都是年轻人和快节奏的地方。

「我需要一些与时俱进的感染」,这个60岁的艺术家说。

广州天生有动漫基因,可天生也有「得闲饮茶」的躺平和适宜。

还有高光吗?谁也不知道。

现在,作为广东省动漫艺术家协会的主席,也作为省人大代表,他的梦想是广州成为真正的动漫之都。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48)

我们问,到底什么时候才叫真正的动漫之都。

金城回答,那应该是一种,连城市的空气里,都有动漫的味道。

我们努起鼻子,嗅了嗅。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49)

这个月23日,在金城的参与下,「蔡志忠漫画奖」即将在广州举行。

这个国内唯一以画家命名,专注于漫画创作领域的国际性专业大奖。

也在等待着,于漫画创作之中,于动漫产业之中。

又一个美猴王和,阿童木

金城✖️那一座城

Q 这段漫画人生,如果用一个词去形容,你用什么?

「直觉」,从当年决定以优异的分数放弃大学,从事艺术行业,到南下广州;从几次创业起起落落,到最后《漫友》每次扶持原创漫画家的成功。

我几乎都是用破釜沉舟的「直觉」。

记得那一次在北京买敖幼祥《乌龙院》的版权,当时《漫友》刚刚有一点起色,我直觉这套漫画一定会红,于是倾其所有,把创业刚刚有的一点资金都投入了。

好在,确实一炮打响。

敖幼祥老师啊,甚至来淘金路住了十年。

Q 你怎么看待广州这所城市?

因为毗邻香港,广州之前是一个信息与资讯前沿。

不光是动漫,音乐、电影,也都是先行者,这也是我当年会定居于此的原因。

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广州「得闲饮茶」舒适而安定的城市文化,一方面包容万象,海纳百川,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几个特大城市来说,节奏上略微有些跟不上。

所以我住在珠江新城,希望和更新的节奏更快的年轻人们的生活场域,在一起。

Q 收藏了这么多手稿,最有印象的一副,介绍给我们吧。

一个是贺友直老师写来的信,在我收藏他的手稿时,他说就像嫁女儿,有一份不错的聘礼,更是嫁到了好人家。

另一个是收藏宫崎骏《天空之城》分镜手稿的时候,我拍完才发现自己那次举牌了290次。

早知道要举那么多次,就应该先健健身了。

Q听说你现在会看B站和小红书,自己还写公众号?

对,我会时刻关注年轻文化。

公众号我每周写一篇(金城漫与画),当代艺术我都会关注。

Q你自己在未来,还想做什么?

我现在把自己定位于一个潮流艺术家。

做了那么久的动漫人,我开始沉下心来自己重拾画笔。风格和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区别,但同行们都说比之前更好了。

我有时也在想,如果我30年一直都在画画,是不是反而不会这么好呢?

不过,我也还不太满意,未来啊,我应该会画出更好更厉害的作品。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50)

△ 《极简少女》金城老师新作

· END ·

京都动漫主题博物馆(广州的这个动漫馆)(51)

【版权说明】

本文部分图片那一座城 以及 JC动漫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