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4说大人则藐之14.34[原文],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孟子详释68 孟子详释272尽心下34说大人则藐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孟子详释68 孟子详释272尽心下34说大人则藐之

孟子详释68 孟子详释272尽心下34说大人则藐之

14.34说大人则藐之

14.34[原文]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①。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②。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③。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④。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⑤!”

14.34[通释]

孟子说:“给权贵讲道理就要藐视他,不要看他高高在上的样子。居室的厅堂几丈高,檐下的匾额几尺宽,我实现了志向不这么做。用餐面前一丈见方摆满美味佳肴,服侍的侍女几百人,我实现了志向不这么做。终日沉溺于饮酒作乐,驱逐着马追赶着打猎,跟随着车子上千辆,我实现了志向不这么做。他们追求的都是我不做的,我追求的都是古时留下来的制度——我为什么怕他们呢!”

14.34[注释]

①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给权贵讲道理就要藐视他,不要看他高高在上的样子。说,游说,劝说,给……讲道理。大人,位高权重之人,权贵。藐,轻视,小看。其,代词,复指大人。巍巍然,高大的样子。

②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居室的厅堂几丈高,檐下的匾额几尺宽,我实现了志向不这么做。堂,大殿,殿堂。榱题,屋檐下为匾额留出的空。榱,音cuī,椽子,即传统木构建筑中放在檩上架着屋面板和瓦的木条。题,匾额。得志,实现志向。

③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用餐面前一丈见方摆满美味佳肴,服侍的侍女几百人,我实现了志向不这么做。食,吃,用餐。前,面前。方丈,一丈见方的面积,作动词,一丈见方的面积摆满了美食。

④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终日沉溺于饮酒作乐,驱逐着马追赶着打猎,跟随着车子上千辆,我实现了志向不这么做。般乐,终日沉溺于玩乐之中。般,音pán,同“盘”,盘桓,流连。驱骋,驱逐着马追赶。后车,后面的车子,作动词,跟随着车子。

⑤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他们追求的都是我不做的,我追求的都是古时留下来的制度——我为什么怕他们呢。在彼者,对他们来讲,他们追求的。彼,对方,他们。在我者,对我来说,我追求的。破折号表示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联,相当于“所以”。

14.34[解读与点评]

孟子在与权贵甚至诸侯面对面交谈时从不唯唯诺诺、卑躬屈膝,一直“高调”,因为他一身正气,所以有底气。

《孟子》中的大人就是有职有权高高在上之人,甚至是一国之君,一方诸侯。本章中提到的大人,格局、思想境界不高,显然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者:为了彰显权贵,他们的居所、厅堂高大,甚至房檐下的匾额都特别的大,以炫耀权力;他们极尽铺张浪费之能事,用餐时一丈见方的案几上摆满了美味佳肴,仅服侍的侍女就几百人,而这些都是民脂民膏;他们处在权力的巅峰,可他们并不为国家为人民谋福祉,而是沉溺于花天酒地、吃喝玩乐之中,孟子对他们充满了不屑。

“堂高数仞,榱题数尺”,这是“大人”所居;“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这是“大人”所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这是“大人”所行——都不是我的追求,我追求的是古圣贤留下的治国方略、礼仪法度,是古圣贤的思想境界,是崇高的人格:孰高孰低,高下立判。我是正派的君子,我怕“大人”做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