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博物馆或美术馆这类场所,我有种莫名的喜爱,大致就是那种“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的感觉,但凡所到之处有知名的博物馆,那就必须在行程里安排上。

之前国内出差常去北京上海,国博、故宫、上博这些都是有时间必去的,其他的比如陕博、川博也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河博和南博一直是心心念念想去,但一直未能如愿。

大英博物馆详细解说(让人心情复杂的大英博物馆)(1)

四大博物馆

至于世界知名的四大博物馆,当然更是希望能去接受一下熏陶,四大分别是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漂亮国的大都会博物馆和战斗民族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俗称冬宫博物馆,可能会有人好奇,故宫怎么排不上号?

大英博物馆详细解说(让人心情复杂的大英博物馆)(2)

故宫

别急着生气,这个排名是西方媒体排的,有三个主要的考察维度,首先是占地面积,这个故宫绝对排第一,四大博物馆加一块也就跟故宫差不多;其次是收藏的文物数量,故宫100多万件收藏也能排到第三;问题在于“文物的跨度”,就是你收藏了多少其他国家或者说其他文化的文物,这一点上故宫确实不如四大,毕竟英法美俄都是打遍全世界的存在,顺手薅点羊毛再正常不过了,咱们评不上四大,反而突出了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故宫的文物都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遗珍,不像四大的东西,来路大多都摆不上台面。

虽然看不上这种做派,但东西毕竟在人家那儿摆着,想看还是得去……

大英博物馆详细解说(让人心情复杂的大英博物馆)(3)

大英博物馆

特别是大英,这个搜刮了……呃……咱客气点,收藏了全世界各种文物精品的博物馆,当然是不能错过的。头一次去伦敦是2018年,当时太太在那边读书,托她的福,让我能以探亲之名行旅游之实。

你还别说,相比世界知名的各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还是很大气的,承诺永久免费对公众开放,对岸的卢浮宫,对对,说的就是你,看看你那死贵的门票,再看看人家,学着点。

话说回来,这种超大规模的博物馆,每年的运营维护费用都得按亿算,早年主要靠政府的财政拨款和大金主的捐赠,这些年经济状况不太好,地主家也没余粮,各大博物馆也只能想办法自救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场地租赁、顾问服务、出版、培训、文创销售、收费展览、餐饮等,跟一般参观者相关的也就后面三项。

所以排队过完安检验完门票以后,等等,不是说免费吗,怎么还有门票,啊,刚才忘了说,免费归免费,门票还是有的,为了有效控制同时参观的人数,需要提前预约,预约以后博物馆会把门票通过邮件发送给你,当然,除了常设展免费,一些不定期举办的特展/主题展还是要单独收费的。

大英博物馆详细解说(让人心情复杂的大英博物馆)(4)

伊丽莎白二世大中庭

大英一进门的这个大中庭,全名叫伊丽莎白二世大中庭,以前是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部分,后来图书馆的馆藏迁移到了新的“大英图书馆”,这里就空出来了,改成了接待区,这里号称是整个欧洲最大的室内公共场所,这么一看欧洲确实挺惨,放国内可能某个市级图书馆都比这儿大。

中庭的接待区包括参观者服务台以及博物馆的商店和餐饮区,普通观众最主要的消费场所就在这儿了,逛久了,累了渴了,吃点喝点,逛完了,那还不得到博物馆商店买点纪念品吗?来都来了……

顺带一提,大英博物馆除了刚才说到的图书馆拆分,很早之前就已经把自然历史相关的藏品分离出去,给到了“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大英本馆专注收集考古文物,这么说来,似乎把三个场馆合在一起才是大英博物馆的完全体 :P(大英:由我来组成头部)

别看大英好像被大卸三块只剩其一,就算是这样,经过了将近300年,馆藏的文物数量巨大,一般观众能看到的不过是九牛一毛,据说总数超过了800万件,这大概是建馆初期的100倍。

至于文物的来源,官方说法是:一、来自世界各地各界人士的捐献;二、在政府财政支持下,动用自身资金购入。官方说辞嘛,懂的都懂,博物馆收入这些文物的手续都是合规合法,但再往上追溯一层呢?

大英博物馆详细解说(让人心情复杂的大英博物馆)(5)

帕特农神庙雕塑

比如,来自希腊的帕特农神庙雕塑,大英镇馆之宝之一,就是18世纪末托马斯·布鲁斯(Thomas Bruce)从雅典弄回来的,用来装饰他们家的庭院,后来手头紧又想卖给大英博物馆,这是难得的好东西呀,英国议会明知这东西来路不正,但还是装聋作哑批准买下了。每年希腊都得掰扯这个事儿,让英国把这些雕塑还给他们,去年希腊总理还嚷嚷呢,英国都懒得理他,直接拒绝,一点面子都不给,果然是弱国无外交啊。

大英博物馆详细解说(让人心情复杂的大英博物馆)(6)

埃及馆

还有大英享有盛名的埃及馆,馆藏7万多件的埃及艺术品,仅次于埃及本土的开罗博物馆,不仅多,而且精,比如里面那块举世瞩目的罗塞塔石碑,那是从法国人那儿薅过来的,埃及国家博物馆建馆100周年的时候想跟大英借石碑去展览,被拒,估计大英也是怕埃及玩刘备借荆州那一手,搞得埃及人没办法,只能造个复制品摆门口……。埃及馆里的知名的还有亚尼的死者之书,拉美西斯二世胸像,成为网红的盖尔·安德森猫,歌女凯特贝特木乃伊,说到木乃伊,大英里边已经多到得睡上下铺了。

甚至英国人如果听说有人要去埃及看木乃伊,那他们的对话可能是这样的——

“我过几天去埃及”

“哟~去干嘛呀”

“看木乃伊”

“嗨,没必要,去大英不就完了嘛,他们那边还没我们多呢。”

大致就这么个状况吧。

大英博物馆详细解说(让人心情复杂的大英博物馆)(7)

英女王与何鸿卿

至于中国文物,首先是33号展馆,正式名称是“何鸿卿爵士中国及南亚展厅”,我一般直接就管这儿叫“中国馆”,虽然里边一半展出南亚地区文物,另一半是中国文物,我去的时候看到的状况,阿三那边明显冷清很多…… 不太明白这个展馆为何要这么设置。中国这一半是按纪年顺序来展示的,从公元前5000年开始,选取了各个时期的代表性展品,长期陈列展示的大概2000件,这都不到馆藏中国文物的十分之一。33B展馆,展示玉器,以及95号展馆,大维德瓷器馆。中国文物的收藏入馆时间,绝大多数都在那众所周知的屈辱一百多年里。

大英博物馆详细解说(让人心情复杂的大英博物馆)(8)

来自敦煌

所以有人吐槽大英是“世界被盗艺术品之都”,大英博物馆虽然本身并非劫匪或者盗墓贼,但事实上有意无意的扮演了销赃的角色,这个评论虽然尖刻,但也不算冤枉了他。

参观大英馆藏的中国文物时,心情真的很复杂,一边赞叹着上下五千年的辉煌文明留下了如此之多的瑰宝,一边为那一百多年的的屈辱历史扼腕叹息,一边为这些文物能在这么多的战火劫难中幸存下来而庆幸,又在想着这些流落他乡的文物何时能够回归故土。

这些年,中国加入了多个国际公约,在这些公约的基础上,通过协商与谈判,回赠与回购等多种方式,促成了相当数量的文物回归。除此之外,还有各方力量在协助文物回归,这其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圆明园十二兽首,还有比如新中国成立初期重金购回的五牛图、日本无偿归还的蝉冠菩萨立像、爱国华侨购买后捐赠的天龙山石窟佛首等等,每一件文物的回归背后都有着不一样的故事,每一次都相当不容易,这都是随着国力逐渐强盛,才能拥有的局面,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文物回归祖国,让我们不再需要远渡重洋才能看到这些文化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