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盲人在社会是如何生存的? 盲人的形象在外面脑海根深蒂固,但阅读这本书或先选择看完同名的电影后,可能你会对“残疾人”和“残废人”有不同的理解!以及在了解“先天盲人”和“后天盲人”后,被这不同层次的痛苦所触动!

广州盲人推拿手法(带你通往盲人社会的推拿不只是新奇)(1)

先说在前面:

先天盲人生来不见光明,不知美丑,对于美的概念,他们依靠别人的评价来想象。还有一类盲人,则是后天原因造成的眼盲。这种人见过光景,知道什么是五光十色,什么是光怪陆离。可能因为一场意外,从此双眼失明,被剥夺的眼前的五颜六色,比从来没有得到过的人更要痛苦。

广州盲人推拿手法(带你通往盲人社会的推拿不只是新奇)(2)

书中的小马就是后天失明的一员,在他7岁那年因为一场车祸导致了双眼失明,但是在每一年他父母都积极带他去医院治疗,并且告诉他是有希望的,是有希望被治愈的,就这样在这种善意的谎言下一直希望又失望,终于在又一次前往医院治疗后,选择自杀,但因为在医院,所以抢救及时,从此他的脖子的位置留下了非常深且长的疤痕。之后失明成了板上钉钉,被送去学推拿,也好维持生活。

书中就以沙宗琪推拿所为中心,将这些盲人推拿师的生活展现给读者

盲人间的情感萌发

盲人小孔的父母要求女儿必须找一个视力正常的男朋友,但小孔却爱土了和自己一样全盲的王大夫。她苦苦挣扎在父母和男友之间,不想伤父母的心也不想离开男友,只有靠谎言去维持一切,身心备受煎熬。

广州盲人推拿手法(带你通往盲人社会的推拿不只是新奇)(3)

盲人的努力学习

先天失明的沙复明,在他的世界里没有白天和黑夜的区别,“天从来就没亮过,反过来说,天从来就没有黑过。”所以他的学习是没日没夜的,所以最终学习和工作使沙复明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并长期承受着病痛的折磨。

盲人间的社会性

前台是个健全人,所以她能看到顾客谁有钱没钱,有势没势,她喊谁的钟,谁就名额多。盲人推拿师们轻易不敢与健全人闹矛盾,否则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广州盲人推拿手法(带你通往盲人社会的推拿不只是新奇)(4)

盲人对爱多深的描绘

逐渐失明的金嫣与已经全盲泰来间的爱

“泰来,我可漂亮了。我可是个大美女,你知道么?”

“知道。”

金嫣一把抓住泰来的手;

“你摸摸,好看么?”

“好看。”

“怎么一个好看法?”

泰来为难了。他的盲是天生的,从来就不知道什么是好看,憋了半天,用宣誓一般的声音说;

“比红烧肉还要好看。”

盲人的疼痛

当最后一根稻草压倒了沙复明后,他在和其他盲人推拿师的聚会后猛然吐血,以为是反胃般的呕吐而已,其他伙伴闻讯过来询问,但没有一个人能看见地上的是一滩血…

零零碎碎的列举了在书籍当中我印象深刻、心情百般滋味的故事片段,这本书是一部有大格局、值得细品的好书。

不知是否有过看完一部喜欢的电影后,依旧爱不释手,希望看到更多的细节,或者是电影没能描绘的画面,又或是需要细品的文字段落…娄烨导演的《推拿》对于我来说是这样的作品。

电影的内容与原著很贴合,在小说的基础上有所发挥,但电影和书都看完后,第一次真正觉得一个好的故事通过电影艺术的传播并不一定是坏事,反而能与原著小说一起将故事讲好,复述出精神内核,画面的强烈和文字的细腻刚好能交织出观众或读者最有感染力的共情!

广州盲人推拿手法(带你通往盲人社会的推拿不只是新奇)(5)

看完这本书,让我第一次真正能够以平常人的眼光看待盲人群体,较之更深入盲人社会——

有读者说得好: 毕飞宇的长篇小说《推拿》是一个通道,是一扇窗,是一双眼。这个通道引领我们走进一个世界,盲人的世界,这扇窗有特异的风景,盲人内心的风景,这双眼透露出清澈与无邪,盲人毫不含糊的生活。

不同于以往对盲人群体仅仅停留在外貌描写和心理活动方面的刻画,小说《推拿》围绕社会底层推拿师的日常生活,展示给读者:盲人在参与社会活动时内部的欢乐、忧伤和悲哀。并不是让我们只看到其中的黑暗,还有更多明亮和人性的东

盲人的日子是在黑暗中渡过的,可他们的世界是通透的,他们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有自己应付这个世界的方式,他们需要生存,需要光明,需要爱情,更需要理解和尊重!

也许每个人读完书后的体会都是不同的,但我相信看完这一本以盲人群体为题材的作品,我们总能够稍稍了解一点他们,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同情和施舍,而更多的是给予他们平常人的尊重和交往。

对面走过来一个人,你撞上去了,那是爱情;对面开过来一辆车,你撞上去了,是车祸。但是呢,车和车总是撞,人和人总是让。这或许是对爱情难得遇到的最好比喻了~

广州盲人推拿手法(带你通往盲人社会的推拿不只是新奇)(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