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发生在关羽挂印封金离开曹操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张辽、程昱和曹操。原文如下:

三国著名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各为其主)(1)

却说曹操部下诸将中,自张辽而外,只有徐晃与云长交厚,其余亦皆敬服;独蔡阳不服关公,故今日闻其去,欲往追之。操曰:“不忘故主,来去明白,真丈夫也。汝等皆当效之。”遂叱退蔡阳,不令去赶。程昱曰:“丞相待关某甚厚,今彼不辞而去,乱言片楮,冒渎钧威,其罪大矣。若纵之使归袁绍,是与虎添翼也。不若追而杀了,以绝后患。”

三国著名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各为其主)(2)

操曰:“吾昔已许之,岂可失信!彼各为其主,勿追也。”因谓张辽曰:“云长封金挂印,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想他去此不远,我一发结识他做个人情。汝可先去请住他,待我与他送行,更以路费征袍赠之,使为后日记念。”张辽领命,单骑先往。曹操引数十骑随后而来。

三国著名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各为其主)(3)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为曹操立下大功。不久之后,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挂印封金,离开许昌。得知关羽离去的消息后,将军蔡阳自告奋勇,要求去追杀关羽,谋士程昱也极力鼓动曹操不要放过关羽。不过,曹操却表示自己曾经答应过让关羽去寻找刘备,不可失信于人。之后,曹操便带着众将一起去为关羽送行。

三国著名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各为其主)(4)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曹操口中的“各为其主”, 意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效忠的主人。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三国志·关羽传》中的“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三国著名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各为其主)(5)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曹操对于关羽离开自己重返刘备身边的态度,是根据历史记载加工、改编而成的。据《三国志·关羽传》载,自关羽投降曹操之后,曹操就让张辽去了解关羽的态度,想知道他究竟还想不想重返刘备的身边。对此,关羽的态度非常明确。他对张辽说:“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三国著名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各为其主)(6)

当张辽将关羽的表态转告曹操后,曹操的反应也很干脆,该传用了四个字来表述:“曹公义之。”这说明他早就有心让关羽离开。故此,当关羽真的离开时,曹操便说出了“各为其主”之语,拒绝追杀关羽,这也足见曹操是个有情有义之人。

三国著名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各为其主)(7)

小说作者在忠实地采用这段史料之后,还有个虚构的部分,那便是将军蔡阳的态度。当得知关羽离开后,蔡阳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跳出来要求领兵追杀关羽之人。之所以这样设计,主要是为后来关羽在古城斩杀蔡阳做铺垫的。不过,书中提到:“曹操部下诸将中,自张辽而外,只有徐晃与云长交厚,其余亦皆敬服;独蔡阳不服关公。”为何蔡阳会不服关羽呢?其实这类人就是想抓住一切机会表现自己,以博得上司器重,但却不知道自己的份量和上司的想法,到后来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实乃自取其辱。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