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钾肥近两年供需情况(供需错配钾肥风口再起)(1)

合作、咨询、交易、投稿邮箱eipress@qq.com;energyinsider

文/罗阿华 中国石油和化工

俄罗斯是钾肥生产大国,也是全球第三大钾肥出口国,2021年氯化钾出口量为1183万吨。全球23%的氨、20%的钾肥、14%的尿素和10%的磷酸盐来自俄罗斯。俄乌军事冲突对全球市场的化肥供应产生广泛影响。

目前,农资市场已经出现了钾肥“一货难求”的情况。其实,自2021年以来,全球氯化钾市场价格就不断上涨。今年来,钾肥继续上涨,全球氯化钾价格在结束12年的低迷后,重回上行通道。

农作物离不开钾肥

钾元素(K)是地壳中最常见的七大基本元素之一,在地壳中的含量2.6%。钾是农作物生长三大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具有增强农作物的抗旱、抗寒、抗病、抗盐、抗倒伏的能力,对作物稳产、高产有明显作用,因此几乎每种作物都需要适量施用钾肥。

钾肥是以钾元素为主要养分的肥料,根据化学成分可以分为含氯钾肥和不含氯钾肥两大类。含氯钾肥即氯化钾,是易溶于水的速效性钾肥,其中钾含量50%~60%(以氧化钾计),可作为基肥和追肥使用。

不含氯钾肥通常包括硫酸钾、硝酸钾、磷酸钾、有机钾等,其中市场上应用较广泛的是硫酸钾、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的钾含量在50%~52%,除可作基肥和追肥外,也可作根外追肥使用;硝酸钾的钾含量46%,适宜用作追肥;磷酸二氢钾的钾含量约34%,可用作基肥、种肥、追肥、浸种等。其中氯化钾由于其养分浓度高,资源丰富,价格相对低廉,在农业生产中起主导作用,占所施钾肥数量的95%以上。

然而,全球钾资源分布并不均匀,导致寡头垄断局面。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1年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球钾盐可开采储量(K2O)大于37亿吨,主要分布在北美和东欧地区,其中加拿大、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储量分别为11亿吨、7.5亿吨和6亿吨,分别占全球总量的30%、20%、16%,3家合计占比66%。中国钾盐储量3.5亿吨,占世界钾盐储量的9%,排名第四。

而全球海外前8大钾肥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加拿大Nutrien(加钾、加阳2017年合并)、美国美盛、乌拉尔钾肥、白俄罗斯钾肥、德国K S、以色列ICL、欧洲化学公司Eurochem的全球产能占高达83%。其中加拿大的Nutrien、俄罗斯的Uralkali和白俄罗斯的Belaruskli分别以1315万、1250万和1220万吨产能位列世界前三。

全球产能要扩大到前10的钾肥生产企业的话,中国仅有盐湖钾肥和藏格矿业2家中国企业,年产能分别为500万吨和200万吨。国内钾肥价格除受国内市场供求影响和政府调控外,主要受到国际钾肥价格的影响。

虽然钾肥企业产能过度集中,但全球钾肥产量增长速度总体放缓。根据联合国食物和农业组织(FAO)数据,全球钾肥产量自2016年至2020年,由4417.7万吨增长至5275.2万吨,2021年和2022年全球钾肥产量预计将分别达到5366.4万吨和5419.7万吨,增长率有所下降但仍在1.0%以上。FAO预计2022年美洲产量2097.9万吨,欧洲产量2202.1万吨,亚洲产量1119.7万吨。

国内钾肥资源供给不足

钾肥的主要消费国有中国、巴西、美国和印度等,其中,中国钾肥消费量占比约25%。据国际肥料工业协会(IFA)统计,2019至2021年全球钾盐供应将由4750万吨增加至到5000万吨K2O,合计增长约5%。并预计2019至2021年全球钾盐需求(包括肥料使用和工业消费)将分别扩大1.2%和1.7%,由2019年的4200万吨扩大至到2021年4290万吨K2O。但实际上由于疫情的暴发,全球粮食恐慌导致各国大力发展农业,根据USDA统计预测,2020年全球钾肥产量分别为4400万吨K2O,比上年增长6.5%;2021年全球钾肥产量分别为4600万吨K2O,比上年增长4.5%。

我国钾盐资源严重不足。钾盐资源以含钾卤水为主,95%集中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与新疆罗布泊。根据2020年发布的《中国矿产地质志·钾盐矿卷》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国查明钾盐矿50处,发现钾盐矿产地为120处,其中1处超大型钾盐矿床、8处大型钾盐矿床、14处中型钾盐矿床,其余均为小型矿点或矿化点,主要分布在青海、新疆、西藏、四川和云南等地。

目前我国在开发利用的可溶性钾资源主要有四部分:一是青海柴达木盆地的钾资源;二是新疆罗布泊的钾资源;三是云南江城的固体矿资源;四是海水苦卤的开发利用。

国内钾肥资源供给不足。2021年,我国钾肥产能约折860万吨/年K2O,产量约折650万吨K2O,比上年降低7.7%,进口量756.6万吨,同比下降13.4%,出口量22.6万吨,比上年增长2.4%。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钾肥需求国,对外依存度50%,表观消费量达到1384万吨,比上年降低11.1%(此处未考虑库存变化)。从库存情况看,当前港口进口钾肥库存处于近3年以来低点,港口氯化钾库存约为233万吨(不含保税)。

据世界粮农组织(FAO)数据,2019年全球钾肥亩用量(K2O)平均值为24.2千克/公顷,发展中国家、农业大国钾肥施用量普遍偏高,超过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其中,中国的钾肥亩用量为76.29千克/公顷。化肥施用量高与粮食增产压力大、耕地基础地力低、施肥技术落后、肥料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相关。在耕地肥力不足以支撑产量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对化肥的依赖程度难以缓解,钾肥施用量支撑钾肥市场刚需。

地缘政治影响出口

钾肥全球产能主要集中在加拿大、俄罗斯和白俄罗斯。2021年6月至8月,欧盟和美国分别宣布对白俄罗斯钾肥行业进行制裁。

欧盟方面,于2021年6月末宣布并立即执行对白俄罗斯制裁,条例中禁止直接或间接进口、购买和转运白俄罗斯K2O含量低于40%及高于62%的氯化钾。

美国方面,美国财政部于2021年12月初宣布禁止与Belaruskali,以及该公司拥有或控制50%以上权益的任何实体的交易,并于2022年4月1日开始执行。

运输方面面临困境。白俄罗斯钾肥主要通过立陶宛出口。根据立陶宛克莱佩达港口数据,白俄罗斯经立陶宛克莱佩达港出口钾肥量达1070万吨/年。2022年1月12日,立陶宛政府宣布终止国营铁路签署的受制裁的白俄罗斯运输钾肥的协议。白俄方面正在积极找寻新的运输方案,目前来看最有可能从俄罗斯的列宁格勒地区港口或摩尔曼斯克港转运。由于路程加长,新方案很可能会提高运输成本,从而抬高钾肥的出口价格。

与此同时,目前正在发生的俄乌军事冲突也影响俄罗斯钾肥对外出口。2020年俄罗斯氯化钾产量占全球总量的20.0%。根据俄罗斯最大的钾肥生产商乌拉尔年报数据,2020年俄罗斯本土销售额占比仅为17.1%,其余钾肥主要销往中国、印度、美国以及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地区。其中销往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合计占比37.6%,拉丁美和美国合计占比29.6%。

随着全球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钾肥需求恢复预期较强,且各国对粮食安全重视程度显著提升,推动钾肥需求进一步走高。加之海运费不断上涨等影响,引发了钾肥运输受阻,使得全球钾肥市场价格达到了近10年的历史高价位。

根据加拿大自然资源部(NRCAN)数据,2020年白俄罗斯钾肥产量约为1220.5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17.6%。同时,作为世界第二大钾肥出口国,2020年白俄出口钾肥1175.8万吨,占全球出口总量的21%,是巴西、印度和中国等农业大国钾肥的重要进口渠道。2021年中国自白俄罗斯进口钾肥约175万吨,占中国总钾肥进口量的23%。随着制裁的进一步发酵,将在短期内形成大范围供应缺口,新增产能有限,钾肥全球供应或将进一步偏紧。

需求错配未来可期

2021年2月10日,中方钾肥谈判小组与白俄罗斯钾肥公司(BPC)就2021年度钾肥进口价格达成一致,合同价格为247美元/吨CFR,较2020年大合同签订价格上涨27美元/吨。大合同签订后传导国内市场价格上涨,盐湖57%氯化钾粉报价从2021年初1850元/吨上涨至年末的3150元/吨,涨幅达到70.3%。目前国内主流氯化钾成交在4000~4100元/吨,基准产品到站官方报价3490元/吨。进口钾肥方面,62%俄白钾港口报价4400~4450元/吨,颗粒钾4400元/吨左右,满洲里口岸62%俄白钾在4300~4350元/吨。

2022年2月14日,加钾公司Canpotex与印度钾肥公司IPL签订22年钾肥大合同,价格为590美元/吨CFR,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2022年2月15日,中方谈判小组同加钾公司Canpotex就2022年钾肥大合同达成一致,价格为590美元/吨CFR,与印度相同。

2022年中国大合同价格较2021年(247美元/吨CFR)上涨343美元/吨。但从国际氯化钾到岸价(东南亚氯化钾到岸价格在600美元/吨以上,巴西大颗粒到岸价在770~800美元/吨)来看,中国进口钾肥价格仍为全球洼地。按照美元汇率折算,标准氯化钾60%港口进口成本在4200~4300元/吨,仍高于目前国内氯化钾的市场价格。短期市场钾肥流通货源仍然偏紧,价格或将保持高位。近期国储放货量将有所增加,价格以稳定运行为主。

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1年我国钾肥进口总量为756.6万吨,其中俄罗斯、加拿大和白俄罗斯为国内钾肥消费的主要进口国,进口量分别为225.41万吨、207.16万吨和175.08万吨,分别占比30%、27%和23%,合计80%。2019~2021年国内钾肥进口量分别为907.6万吨、866.5万吨和756.6万吨,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受国际高价及货紧影响,大合同供应受阻,大型经销商对国内限制销售,导致国内现货紧张,价格持续上行。

2020年初至2022年2月11日,玉米、小麦和大豆CBOT期货结算价分别上涨66.3%、42.4%、65.5%,并且仍处于上行通道。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了农民种植积极性的提高,从而拉动钾肥需求增长。长期来看,全球农产品耕种面积仍呈现上涨趋势,据OECD-FAO预测,到2030年全球主要农产品种植面积与2021年相比增长超过8百万公顷,其中玉米增长4.3%,大豆增长5.6%。种植面积的增长有助于带动钾肥需求增长。

钾肥企业收获超预期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印发。提出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农产品丰收离不开钾肥的帮助。

全球最大化肥生产商加拿大Nutrien公司近日也警告称,俄乌军事冲突可能导致全球钾肥和氮肥供应面临长期中断。他还预计其今年钾肥销量将达到1430万吨,有望创下历史新高。

据百川盈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氯化钾产能860万吨,盐湖产能占比达到60%;产量581.46万吨,比上年减少17.45%。国内资源型钾肥短期内难有供给端的产能突破。而且近期春耕需求将逐渐推进,下游采购量将有所增加,厂家库存量维持低位,主流成交价格上行。东亚前海证券研报认为,截至2022年2月14日,国内氯化钾库存为25.8万吨,同比下降19.6%,相较于去年年初下降38.4%。受此影响,安信证券、国信证券等研报建议关注盐湖股份、亚钾国际、东方铁塔、藏格矿业等公司。

亚钾国际是国内钾肥出海企业领先者,专注从事钾盐矿开采、钾肥生产及销售业务。在老挝拥有35平方千米钾盐矿藏,钾盐矿总储量10.02亿吨,折纯氯化钾1.52亿吨,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市场。2020年以来,公司将原有的25万吨/年氯化钾产能提高到100万吨/年,目前已达产80%。依托资源优势,公司规划未来3~5年内打造300万吨/年产能。而且近5年公司毛利润基本上均来源于钾肥的正向贡献,目前钾肥业务营收占比已达98%。

盐湖股份是国内起步最早、规模最大的氯化钾生产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钾肥和盐湖提锂。目前公司拥有氯化钾产能达500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64%。2020年公司钾肥产量551.75万吨,位居全国第一,在国内市场占比达到78.37%。公司同时是盐湖提锂龙头企业,拥有碳酸锂产能3万吨,位列全国第四位。2017年以来,公司氯化钾产量保持在450万~560万吨/年,产销比稳定在80%以上。随着钾肥行业景气的提升,公司钾肥业务的业绩贡献显著提升。

藏格矿业是国内氯化钾行业第二大生产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钾肥、碳酸锂、化肥销售等。公司年产氯化钾100万吨以上,设计产能200万吨,产能在国内占比为23%。目前企业钾肥业务产销稳定,产销比接近100%。

东方铁塔是主营钢结构与钾肥业务的双主业上市公司。在钾肥业务方面,公司拥有老挝境内的141平方千米的钾盐矿开采权,在已经开采的41.69平方千米矿区中,氯化钾资源储量有21763.1万吨。现有产能50万吨,是我国海外氯化钾最大的生产企业之一。公司近年产能利用率在90%左右,产销比高,实现反哺国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能源情报,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