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小传

张一湖

论语的论字什么意思(论语的论为什么读)(1)

一、《论语》的内容

《论语》是纪录孔子与其弟子、时人应答以及弟子相互交流所得教益的话语的汇集。简单明了地说,《论语》的内容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孔子应答弟子之语(包括回答弟子请教、启发教育弟子等);

第二,孔子与当时的一些人物,包括诸侯君主、士大夫、庶民野老等,相互应答、交流之语;

第三,孔子弟子相互交流各自从孔子所受教诲之语。

第四,当时名贤的话语和古代圣明天子(如尧、舜、文王等)的话语。

大概就是这样。

论语的论字什么意思(论语的论为什么读)(2)

二、《论语》的编纂与传承

《论语》是谁编纂的?为什么要编纂《论语》?

据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说,《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仲弓、子游、子夏等人编纂的。孔子因人施教、因事施教、因时施教,故弟子们所受教诲各有不同,而弟子们各自都做了纪录(或者记在心里)。孔子离世后,弟子们把各自所记夫子教诲拿出来相互交流。弟子们深感夫子道德思想博大精深,同时又意识到,夫子去世后,世人再也听不到夫子的教诲了。所以,他们决定把从夫子那里得来的教诲(话语)分门别类,按照一定的次序编辑起来,同时,弟子们又加入了当时的名贤和古代圣明天子的经典语句,合在一起,就成为了《论语》。

据郑玄说,《论语》从一开始就是口口相传的,学习者受传后即将其记诵于心。所以,秦代“焚书”,唯独《论语》不曾受到毁坏。汉朝的时候,朝廷重视儒学,于是,得到传授的学者又将《论语》传授给了更多的人。

汉代的时候,《论语》主要出现了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鲁论语”,即由鲁国人传承的《论语》,全书共二十篇。后世都基本遵循“鲁论语”;第二个版本是“齐论”,即由齐国人传承的《论语》。“齐论语”有二十二篇;第三个版本是“古论语”,即出自孔氏住宅墙壁中的古文版本,“古论语”凡二十一篇,篇次与“鲁论语”、“齐论语”多有不同。汉元帝时,张禹分别得到了“鲁论语”和“齐论”的传授,他把两个版本综合了一下,择善而从,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版本,奉旨传授太子《论语》。后来,太子成了汉成帝,张禹也任丞相、受封安昌侯。后人将张禹传给汉成帝的《论语》称做“张侯论”。东汉时期,又有包咸、周氏、郑玄等著名学者相继对《论语》进行注解和整理。三国时,魏吏部尚书何晏集历代诸家之大成,撰成《论语集解》。唐代大儒、经学家、训诂学家、国子博士陆德明为《论语集解》加注音义,北宋大学者、吏部尚书邢昺,依何晏《论语集解》撰成《论语注疏》。于是,何晏《论语集解》和邢昺《论语注疏》完美结合,遂成为《论语》经传的标准版本,为世人所遵守。朱熹撰《论语集注》也以《集解》和《注疏》为基础。他自己说,凡是《集解》和《注疏》已有的,便不再详加考证,表明朱熹对于《集解》与《注疏》的尊崇。

清乾隆间编纂《四库全书》时,编者将陆德明为《论语》所做音义释文补入。这样,《集解》、《注疏》和《音义》合在一起,构成了最为权威、最为完善的传世力作:《四库全书》版的《论语注疏》。

论语的论字什么意思(论语的论为什么读)(3)

三、《论语》五大密码

《论语》有五个重要特征,也是学习《论语》的五大密码。

郑玄透露了这五大密码。他说:“论者,纶也、轮也、理也、次也、撰也。以此书可以经纶事务故曰纶也,圆转无穷故曰轮也,蕴含万理故曰理也,篇章有序故曰次也,群贤集定故曰撰也。”

郑玄提示,《论语》的五大密码乃是:论、轮、理、次、撰五字。

论。郑玄说,《论语》之“论”,即“经纶万物”之“纶”。又据郑玄《周礼注》云:“答述曰语。”答述,就是应答、论述的意思。《四库全书》编者认为,在“语”的前面加个“论”字,是因为《论语》的“语”(即全书内容),都“必经论撰然后载之,以示非妄谬也。”这里的“论”字,同“伦”,即条理的意思。所以,《论语》的意思就是:经过梳理并经群贤集定的答述之语。明白了这个因缘,就搞清楚了《论语》的“论”为什么要读成“lún”了。

轮。圆转无穷,也即是面面俱到、无所不包、无穷无尽的意思。

理。文以载道,读书明理。圣贤之教,无非道理。《论语》之所以具有非凡的价值,最关键还在于其所承载的道理。《论语》尚仁重礼,无论学而为政子张尧曰,总不离于此道。掌握了这个道理,读《论语》就有了基础。这就是《论语》的“理”。

次。篇章有序。《论语》结构谨严。全书多少篇,各篇多少章,都不容有丝毫差错。《论语注疏》“音义”部分,每篇都注明章数,如《学而第一》篇注“凡十六章”。了解这一点,对于现代学习者相当重要,因为现代人往往凭自己的一知半解对《论语》的章节胡乱进行拼凑、拆解,这是完全错误的。

撰。群贤集定。明白《论语》的成书过程,明白《论语》的内容是经过认真梳理的,是由群贤精心编纂的。

2022年6月21日。

论语的论字什么意思(论语的论为什么读)(4)

编辑:子禾

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