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4日,志愿填报前夕,南京审计大学公布了一则新的联合培养方案,此方案一经公布,就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一度被推上微博热搜和各大搜索平台,南审学生们的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除了后悔,没有其他想法了”、“拿本校最好的专业去和大专搞联合培养?早知道我也去读大专了,又轻松学位又高”、“这种制度完全不符合教育公平”、“南审这是在自降身价”。

这句更是一语中的:“此举是对凭实力考上南审的学生的公开背叛。”

想弄清群情激昂的原因,首先要系统地了解一下南京审计大学。

王牌审计学 就业前途广

南京审计大学与国家审计署同日诞生,是全国唯一以“审计”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也是我国审计高等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学校起源于1983年创建的南京财贸学院,1987年更名为南京审计学院,2002年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京审计大学”,去年才刚刚获批成为博士学位颁发单位。

用“审计”做校名,可见南审的特长何在,1987年南审审计学专业起步,三十年来排除万难,一直发展到现在全国顶尖的水平。南审2011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审计署和江苏省政府共同建设的“三部一省”共建高校,还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审计硕士专业学校授权单位。

南审审计学专业号称“全国无敌”,是全国唯一的六星审计专业,在软科审计学排名里排全国第四,整体实力在软科全国财经类大学排名里排名16,学科支撑得分B ,专业条件得分A 。审计学专业还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审计学教学团队则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江苏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一众双一流院校每年都会瓜分大量本地生源,在这样的招生压力下,南审在江苏本地的招生依旧能保持坚挺,没有被强势大学冲垮,靠的就是自己过硬的审计实力。2021年,南审在江苏当地的历史类分数线是561,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576分十分接近。

作为最亮眼的王牌专业,南审审计学的分数线自然也是毫不含糊,比如2020年在广西录取的文科分数线是579分,1196名,而西南财经大学在广西同年的整体录取情况是582分,1071名。审计学要分这么高,甚至都可以冲西财了,但是依旧有考生瞄准了南审的审计学专业报考。对于一所双非院校来说,能取得这样傲人的成绩,还有一门王牌专业拿得出手,已经非常不简单了。

南审专业排名(南审江苏录取断档)(1)

211的分数,匹配的是211的实力,南审审计学在考生们的心目中有多么神圣,该事件对他们的伤害就有多深。

南审的就业率更是有惊人的98.38%,毕竟主打的是审计专业,该专业面向的就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国内外会计事务所,所以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是政府审计机关、金融机构审计与财务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内审机构、四大会计事务所,留在大型银行工作的也不在少数。

南审专业排名(南审江苏录取断档)(2)

在国企上班,吃的是国家饭,生活有保障,工作压力不大,社会福利更是一般小企业望尘莫及的,多少家长想送孩子入国企?南审能轻松圆他们的梦;在四大会计事务所上班会辛苦一些,但是薪资起点高、增长快,踏踏实实工作二十年,赚的钱就够这辈子花了,接着可以退休养老,享受生活。有这样优厚的就业条件,谁不想读南审学审计?

操作看傻眼 南审“本升专”

专业强,就业好,审计学实力有口皆碑,虽然是双非,但还是有大把考生报考,南审在考生心目中地位可想而知。能靠自身的努力进南审读审计学,是一件让考生感到无比自豪的事情。

但是,就在今年开始志愿填报之前,南审公布了上文提及的与江苏财会职业学院合作的“4 0”联合培养项目,让人大跌眼镜。

具体内容是什么呢?“本项目在本科批次录取,学生在江苏财会职业学院学习4年,由我校与南京审计大学双方联合培养,人才培养标准由南京审计大学制定,符合毕业条件者颁发南京审计大学全日制本科文凭,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由南京审计大学授予学士学位。”

当然,联合办学本身已经成了一种办学风尚,早在2012年广东就开始尝试协同培养项目,现在放眼望去,尽是搞联合办学的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协同培养项目,广东医科大有和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联合培养的药学和中药学专业,还有广东财经大学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的大数据专业。

之所以会有热衷于联合培养的大学,有以下这几个原因:两所高校合作可以合力承接一些难度更高、规模更大的课题,学校的实力也能迈上一个台阶;对于名声不响、不太引人注目的院校来说,联合办学也是炒热学校、吸引生源的一种手段,没有生源,那学校也必然难以运营;有的院校难获取优秀师资和专业资源,而对方院校恰好能提供,某些时候己方较高的学费又能够解决对方的财务问题,所以双方一拍即合,协同培养。

而且这次南审也不止与江苏财会搞协同培养,同时进行的还有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联合培养项目。

这事看起来好像没什么,联合办学,教学相长,是件好事——但是注意!一般情况下,通过联合办学拿到毕业证的学生在承认度上没那么高,因为他们拿到的毕业证与普通本科毕业证大多是有区别的,上面会注明该学生的学习起点是专科;同时,联合办学中实力相对较强的院校不会把自己的看家专业全部“开诚布公”地拿出来共享,毕竟他们也需要保证自己的专业强势地位,这就导致联合培养对学生的提升被限制在了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两校学生之间也不会出现利益之争。

但这所专科院校和南审合作的专业可不是随便什么专业,就是前面提到的审计学,是南审的王牌专业,是莘莘学子们梦寐以求的专业。南审居然动真格拿出了自己的王牌专业去搞联合培养,所以就出现了这种诡异的现象:细心研读过招生计划的考生早有准备,他们可以以低于统招分数50分的成绩考进南审,虽然不是在南审读书,但是毕业后拿的依旧是南审全日制本科文凭,还有南审颁发的学士学位。要想在高考里考进南审审计,至少得要211甚至末流985的分数,但是现在大专水平的学生也能轻松拿到这门强力学科的毕业证了。自己毕业证的含金量被稀释掉了!这是愤怒的南审学生的第一反应。

况且,其他学校大部分都将协同培养的招生代码独立于本校本部招生代码之外,比如广东财经大学本校本部在广东省招生目录上的招生代码是3387,联合培养则另起一栏,招生代码也变成了840,但南京审计大学的招生项目则全部一股脑放在了一个栏目里,标号1119,虽然有做标识,但是全部放在校本部一栏中还是会误导学生。

通过研究录取分数,我们可以发现南审今年出现了断档的情况,最低录取位次比去年低一万八千名,降幅高达172%。这无疑是协同培养项目的“功劳”。

南审专业排名(南审江苏录取断档)(3)

南审专业排名(南审江苏录取断档)(4)

南审学生们愤怒的点在于:

一,学校不该把王牌专业拿出去搞协同培养。虽然同是本科批,但是报本体审计学和报协同培养审计学需要的分数绝对不一致,今年的断档就是证明。而且还发本校的本科文凭,这会给没那个实力的学生剑走偏锋的机会,以更轻松的方式来享受他人需努力才能享受的待遇;

二,就算学校要搞协同培养,也不该发同样的证书。“4 0”项目指的是4年全在专科读书,期间并不像“3 2”项目那样需要考次试来证明自己,说是联合培养,但公告只写明了“人才培养标准由南京审计大学制定”。南审学生认为:“校方并未声明会在联合培养的毕业证上做出“联合培养”的标注,所以在毕业之后大家都会拿同一本证书,大专的教学资源和学习风气远不及本科,在大专读四年与在本科读四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南审甚至都没说清到底会怎么联合培养那些专科读审计的学生,他们的实力能与那张毕业证相匹配吗?”

后果就是:若您在事发之前拿到了南审审计学学位,由于审计人才的稀缺,各大公司会抢着请您入职,这时您可以自由选择公司,在约定薪资待遇时也有很大的主动权;但事发之后,对方一看您拿的是南审审计学毕业证,反倒怀疑您是否真的有这个实力——因为他们刚刚面了个也自称“在南审学审计”的学生,但感觉他的水平与学历不匹配。“南审毕业”的含金量无疑会大打折扣,对那些不明就里的学生来说,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要知道,南审的转专业机制十分灵活,就算高考时失利导致你专业没选好,但只要进了南审依旧有机会可以转到炙手可热的审计学去,所以为了能够转专业,已经进入南审的学生们也在为了梦想中的学位竞争着,这种竞争激烈到什么程度?无论你是什么专业,不管是国家特色专业金融还是信用管理,想转到审计,你都必须要超越99%的同学,跻身专业排名前1%,才能获得宝贵的转专业资格——这是个无情的抢座位游戏。但现在出现了更轻松的转专业方法:与其累死累活拼实力,不如回去复读一年报协同培养,到江苏财会读书吧。

南审专业排名(南审江苏录取断档)(5)

南审的这番操作对自己的未来百害而无一利,别说学生,社会各界都看傻了眼。一时间,网络上尽是对南审神奇操作的讨论和猜想,大家都很难理解这种自降身价、吃力不讨好的行为的动机是什么。南审学生则要求学校给出个合理的解释,希望能够为自己的损失讨个说法。

学校则通过微博回应,称这是“办学上的创意”,意在通过给给更多学生提供机会来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可是通过这种途径能提升多少影响力呢?众所周知,最能捧红一所大学的就是双一流资格,好多家长考生和用人单位也只认“双一流”三个字,但南审多年来始终未能评上211,甚至有流言称南审根本无意申请双一流资格,其中的原因一言难尽。不追求国家认可,却对个别学生网开一面,这种本末倒置的行为实在让人看不懂。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当然,无论南审怎么瞎折腾,其审计专业的实力不会因此消退半分,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断档也可能只是暂时的,在考生们了解详细情况之后,肯定会针对两门审计学展开新的竞争。但在自断经脉、自砸招牌之后,南审靠校友口口相传树立起来的响亮口碑还能让大家暂时无视南审的双非事实,吸引无数填报志愿的考生踊跃填报吗?

这件事情的影响,可以总结为两点:

一,南京审计大学的声誉被严重的破坏了。多少学生放弃上双一流的机会都要进南审,但现在有人却可以用低于南审统招分数50分的成绩,读南审的王牌专业,此事公平与否明眼人一看便知。不论用意何在,这场“教育改革”在南审的声誉与公信力上产生的绝对是负收益,此后无论南审再采取什么行动来挽回损失,都很难轻易摆脱这件事的影响;

二,无论是学生还是考生,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都遭到了严重的打击。考生和家长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心里自有一杆秤,若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这所学校呢?三年辛劳定终身,在目睹了南审审计学的珍贵资源随便就被拱手让出后,他们填志愿时肯定会三思而后行。由于公告6月24日才公布,所以有大批想改主意的考生错过了改志愿的时间,最后只好祈求不要被南审录取。当本校学生都开始怀疑学校时,还会有谁来为学校说话、发声呢?南审该怎么正视自己的双非身份呢?

据南审学生们说,学校今年新建了一座园子,起名廉园,专门教导廉政建设;8月21日,江苏省政府发布了关于省内多所高校人事变动的通知,南审也迎来了自己的新任校长;说到底,南审毕竟是一所高校,而高校终究会保护学生的利益、为学生着想,这些新变化也给了同学们新的期待,预示着学校重心的转移和常理的回归。

但是这次“教育改革”引起的风波,肯定对考生与家长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了解这件事情之后,您还会选择继续报考南京审计大学吗?您的心里应该自有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