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花一点小钱,在许多内容网站换取没有广告的阅读体验,同时让生产内容的媒体得到收入,而不是消极地用挡广告外挂来对付扰人的网页广告吗?

在2020年1月28日正式发布上线的Scroll.com,推出了这样的服务:一个月4.99美元,让你在许多网站上获得无广告的阅读体验;媒体则可以依据用户阅读文章的时间 ,从Scroll获的分成。

另一种媒体向读者收钱的方法

虽然这阵子最伟大的手可热的媒体新商业模式是订阅制,国内外也有很多媒体大胆转向订阅制;但许多媒体未必会有发展成为订阅制的条件,也就是够独一无二,并且能够吸引读者甘心 的内容。因此很多媒体仍然选择留在流量变现模式,对据订阅制仍持观望态度。

问题是,正是因为传统的流量变现模式出现了很多危机,所以才逼着媒体必须另觅收入来源;而Scroll的出现,让非订阅订阅制的媒体,也有了向读者收钱的机会,那就是通过消除广告,来提供更好,更纯粹的阅读体验。

更好的用户阅读体验

Scroll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提供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首先当然是无广告。

许多媒体的广告版位,已经放好放满到令读者寸步难行的地步;特别是用手机阅读时,各种干扰人的广告实在烦到让人生厌。愈来愈多的读者开始用广告障碍外挂来「自力救济」,然后媒体又用各种机制侦查侧广告阻挡外挂,甚至发现有外挂,就不让读者看内容。

某种程度上,这根本就是媒体和读者在互相伤害,而且没有任何人能从中得到好处。

Scroll承诺的无广告体验,看似可以解决这个两难:读者付出一点代价,换取更好的无广告阅读体验;媒体也可以用收到的钱来代替广告收入,似乎皆大欢喜。

问题是,读者早就习惯免费阅读这些广告媒体的内容;要如何说服读者为无广告体验付钱?应该必须把所谓的“更佳阅读体验”提升到更高的水准才行,不然读者不会买单的。

Scroll看起来非常明白这一点,所以除了无广告外,还有很多能提高阅读体验的设计。

一次付费,多平台无广告

大约后换取无广告的体验,其实并不是什么新模式;很多网站,特别是Blog平台,老早就有发现买空间同时不显示广告的服务。

但是,这些估计消除广告的服务,大多数都只能适用于单一网站;用户去看其他网站时,还是会有一堆广告如影随形。这也是读者不愿意花钱去除广告的原因:每个网站都要花钱去广告,还不如装装挡广告外挂就好。

Scroll针对这一点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用户一次评估,能在补充媒体享受无广告服务;只要参与Scroll Service方案的媒体够多,就可以大大提高读者的预期价值。

目前加入Scroll第一波无广告服务的媒体还过多,许多都是在各领域有相当一部分的网站:

scroll教程(Scroll的媒体新收入模式实验)(1)

Scroll也说,他们会努力去谈更多媒体加入这个计划;只要有更多媒体加入Scroll计划,可以吸引更多用户进行使用,媒体也能分到更多分润,这将会是个正向的循环。

真正的无广告体验,连用Facebook App看也没有广告!

以iPhone为例,有在用挡广告外挂的朋友,大概都知道只有透过Safari看网页时,那些挡广告外挂才能运作;如果是用Facebook App点文章来看,广告还是一大堆。

这是因为Facebook App在开网页时是用WebView主体,而WebView机制会跳过挡广告外挂,所以才没办法像用内建的Safari看文章一样,把广告用外挂挡掉。

我本来也怀疑装了Scroll后,用FB App连到媒体网页还是有广告,但是Scroll承诺说,只要你加入会员,连用Facebook App点开合作网站看文章,也不会被广告轰炸,照样能享受无广告的体验。

我实际使用后,也证实了这一点:只要照着Scroll网站上的步骤操作就行。

Scroll起作用的原理,并非用内容过滤外挂去滤掉广告,而是在您浏览时发现您是否为会员;如果是会员在看页面,媒体的网页伺服器就会“主动停止输出广告”;所以用任何浏览器(包括WebView内置)都能做到无广告。

这点真的很厉害。

不过,Scroll只能做到不显示合作媒体页面的广告,Facebook涂鸦模版的广告还是会出现;因为FB本身目前没有,以后大概也不会加入Scroll。

一些次要的阅读体验得到提升

为了提升用户预期的,Scroll还有一些我觉得比较次要的功能,简列如下:

scroll教程(Scroll的媒体新收入模式实验)(2)

媒体的收入:比广告赚更多

如果愿意加入Scroll的媒体很少,那么Scroll的生态系就很难改造起来(因为用户不会想加入);所以关键在于在于媒体能不能从Scroll拿到比放广告更多的收入,这样媒体才 有足够的诱因加入Scroll生态圈。

而从Scroll提供的资料来看,答案是肯定的。

以流量的角度来看,每一个Pageview,媒体能收到的广告营收,为美金0.011元(约合台币0.33元,美国的广告比台湾真的贵很多XD);当然,如果用户装了广告 阻挡器,媒体就连一毛钱都拿不到。

如果是加入Scroll无广告计划,每个PV的用户分润为0.016美元,看起来有比单纯的广告营收好一点。

scroll教程(Scroll的媒体新收入模式实验)(3)

另外Scroll也说,所有北美的广告自媒体加起来,一年的广告营收约有70亿美元(没有交代资料来源),读者总数为2.34亿,所以每一个读者的单月营收贡献贡献度是 2.5美元;但Scroll一个月可以分给媒体3.5美元(4.99美元月费的七成),比广告营收高了很多四成。

scroll教程(Scroll的媒体新收入模式实验)(4)

而且,媒体因为不用靠靠广告生存,还能够超过过去因为流量变现制而带来的各种弊病,诸如为求内容量而拼命压低生产成本,造成内容质量低劣,或者利用各种钓鱼标题来骗流量等。加入Scroll后,媒体就不需为流量低头,可以站着把钱挣了,读者也能享受到更好的内容品质。

当然,上面这些都是Scroll单方面的说法。由于Scroll才上线几天,是否真的可以媒体从此继承流量变现的魔咒,还有待观察。

以保护用户隐私来获利

Internet发展至今三十年,出现过三个不同的典范(入口网站,搜寻,社区平台),而从搜寻到社群平台的发展过程中,用户的可能性逐渐成为业者的利润来源,同时造成严重的问题,甚至危及社会与国家的安全。

正当所谓物极必反。主流公司靠剥削用户隐私赚钱时,就表示保护隐私也可能成为商机。苹果以保护用户隐私做为产品诉求,浏览器的新兴品牌Brave和老面孔Firefox也以保护用户隐私做为重点功能。甚至连FB这种靠用户隐私赚大钱的公司,都开始诉求保护用户隐私。

现在又出现了Scroll这样的服务,试图在流量变现制为媒体与读者带来的问题以及所有权权危机中找到商机;却能不能真的带来他们所谓的“更好的网路”,还有待考验。

BTW,免费帮Scroll打个广告:如果各位读者有兴趣试试Scroll,目前有头一个月免费试用,开始进行后前六个月$ 2.99的活动可以参加;只要到Scroll.com首页输入电子邮件,然后照着Email中的说明操作即可。

如果有中文媒体愿意当白老鼠的话就更赞了;而且就算没有多少会员也没关系,你的广告还是可以照常放送给非会员喔。有谁要身先士卒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