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蝶变励志(超越励志成为卖惨)(1)

励志题材在影视圈向来占有一席之地,无论是角色的积极向上精神,还是电影本身所传递的正能量,这些或多或少都会感染到观众。6月12日上映的电影《超越》已经突破了一亿票房,这是首部由演员郑恺担任制片人的励志电影,也是一部关于退役运动员现状的电影。

当《超越》这部电影把镜头对准运动员这一群体的时候,观众隔着大荧幕就可以体会到努力拼搏的精神,然而这部电影的短板也在大荧幕上一览无遗。在这部电影中,励志只是成为了一个口号,无法给人传递更多的感动。

运动员退役后该何去何从?

结合电影名字和剧情来看,《超越》这部电影很直白地向观众说明了这是一部励志电影,也表明了电影的主人公——郝超越(郑恺 饰)的故事。这部电影的故事主线是从曾经的短跑冠军郝超越着手,通过其意气风发的少年时期和潦倒不堪的中年阶段这两个不同的时间段来传达一种超越的精神。

超越蝶变励志(超越励志成为卖惨)(2)

在电影开头,2009年的一场亚洲短跑比赛拉开序幕,群众的呐喊声,参赛者的全力奔跑,年轻的郝超越一举得名,成为当时的亚洲冠军。

这本来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刻,然而电影镜头一转,拿着金牌的郝超越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向自己的女友齐悦(张榕容 饰)求婚,并且得到了观众的祝福。随着影视作品的多元化,在比赛场上求婚这种老套的剧情会令观众感到油腻,也正是从这一镜头开始,《超越》这部电影开始给我一个新瓶装旧酒的感觉。

在看完电影《超越》之后,有些人会在影片中找到很多电影的影子,也就是毫无新意,观众很容易就猜到剧情走向。在郝超越获得冠军并求婚成功后,镜头一转,十年时间过去,曾经清瘦的短跑运动员郝超越变成了一个肥胖的中年油腻男人,而这也是影视界常见的拍摄方式。

在影视界,为了突出人物的变化,首先是从形象入手,要么从胖变瘦,要么从瘦变胖,这种形象落差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了塑造中年郝超越的肥胖形象,郑恺增肥了三十斤,经历了暴胖暴瘦两种极端,就是为了能够完美地塑造这一形象。而演员的卖力演出也不能拯救一部电影的票房,电影的好坏与否跟诸多因素挂钩,比如剧情、台词、拍摄技巧等等,拍得太过对电影来说也是一大禁忌。

超越蝶变励志(超越励志成为卖惨)(3)

电影《超越》不仅仅是一部励志电影,在某些片段还创造了一些搞笑包袱,当中年郝超越回到“超越体育店”的时候,郑恺为了体现中年男性的说话声调,故意把声音压得很低,再加上一些镜头角度的摆拍,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周星驰电影的特色。

明明是一部讲述发生在2019年时期的电影,影片色调却过于老旧,街道拍摄的风格很像九十年代,这些让人物对话与街道布景之间产生了一种脱轨的感觉,也就造成了电影的非真实性。

郝超越本是曾经的运动冠军,却在10年后变成了一个卖假鞋为生的商店老板,他身上再也没有了运动员时期的状态。影片中为了体现人物的变化,时不时地采用插叙的拍摄手法,让主角回忆起那些青葱岁月,让观众在那段时光里看到曾经奋力拼搏的他们。

超越蝶变励志(超越励志成为卖惨)(4)

随着剧情的展开,中年郝超越面临着债务危机和感情危机,当他回到家中的时候,他的妻子齐悦正打算将房子卖掉,妻子的这一举动深深刺激了郝超越的心,为了解决经济困难,他决定去请自己的师弟吴添翼(李昀锐 饰)出席体育馆的开馆仪式。

吴添翼是一位优秀的短跑运动员,他在进入体校训练的时候就把少年郝超越当成自己的偶像,而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正是在枯燥的训练中诞生的。在电影中,导演用了一半的时长去拍摄这群运动员在体校训练时的日常生活,而这些片段也成为了电影中的高光时段。

在电影《超越》中,为了体现少年时期运动员的活泼与可爱,导演和编剧在新人介绍环节特意为他们设计了各种搞笑段子,目的可能是为了博观众一笑。

很不幸的是,影片中这些段子及演绎形式早已过时,不但没有戳中观众的笑点,反而增加了一丝尴尬感。如果一部电影想制造一些有趣的笑点,那么就不要照搬网络段子,要不然就会起到反效果。

超越蝶变励志(超越励志成为卖惨)(5)

在尴尬的体育新生见面会后,少年郝超越与这些运动员开始了一系列的训练,他们在一起训练,也会趁教练不注意的时候溜出去吃火锅,在这段枯燥而艰苦的日子里,这些运动员之间都产生了深厚的友谊。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运动员的人生轨迹也开始发生变化,其中郝超越的变化最大,他沦为了生活的奴隶。相反,师弟吴添翼成为了新的运动冠军,受到了无数人的关注。

超越,不应该只成为一个口号

在电影《超越》中,虽然主角是郝超越,但是那些配角也是不能忽视的,譬如曾经的运动员小芳(张蓝心 饰)成为了搬运工,他们都曾有过高光时刻,但最终都败给了现实。

不过在电影中也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其中金靖饰演郝超越的侄女,但是全程看完整部电影,就会发现这个人物是可有可无的,也就是她的存在价值就是奉献了几段不痛不痒的搞笑对话。

超越蝶变励志(超越励志成为卖惨)(6)

而关于郝超越的家庭状态,影片只用了极少的篇幅来描述,让人有一种身在迷雾之中的感觉。而导演又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拍摄吴添翼这一人物,电影看似是在讲述郝超越和吴添翼师兄弟之间相互救赎的故事,但是却给人一种混乱的感觉。

与郝超越不同的是,吴添翼这一角色从小就因患有ADD疾病而不断服药,这种病也是导致他起跑失误的原因。当电影再次用多个镜头去讲述吴添翼的故事时,这部电影就不再是一部励志电影,而是一部卖惨电影。

尤其是电影中插入了吴添翼因服药而被网暴的片段,作为一个运动冠军,私生活受到关注是必不可免的,难道所有的运动冠军都要因此而退役吗?当吴添翼对他人大吼大叫的时候,他在电影中的人物形象瞬间崩塌。

如果换一种思路去拍摄吴添翼这一人物,可能观众会更加了解这个人物。随着观众审美观念的变化,卖惨型电影非但不会令他们感动,反而会给人多此一举的感觉。超越,是一种精神,而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

超越蝶变励志(超越励志成为卖惨)(7)

主人公郝超越在电影最后都没有完成自己的超越,他只是在烟花绽放的时候奋力跑了起来,他的这次奔跑只是在鼓舞师弟吴添翼,他们两个这样就算完成了相互救赎吗?并不见得,当电影《超越》只是一味渲染励志气氛与大喊口号的时候,这部电影就失去了原本的味道,令人索然无味!

在这部电影中,有很多慢镜头的出现,尤其是训练时期的吴添翼为了追到空中飞球的时候。在长达半分钟的镜头里,导演为了想体现吴添翼的跑步天赋,却选择忽视科学定律,这样的镜头再次让电影非常真实化。

患病的吴添翼在压力大的时候就会出现耳鸣的状况,这点在电影中多次出现,在接受采访时候出现的耳鸣声音,坐车时候出现的耳鸣声音等等,这些都给人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

如果时间倒流十几年,这种拍摄手法可能会令观众对吴添翼产生同情之心,然而这些都已经时过境迁。对于一部电影来说,电影的立意创新与镜头拍摄手法创新都要同时进行,要不然电影界就会出现炒冷饭的现象,也不会有观众愿意为此买单,没有人会愿意花时间去观看一部毫无新意的电影。

超越蝶变励志(超越励志成为卖惨)(8)

在我看来,《超越》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导致既没有拍好励志故事,也没有拍好生活,给人一种碎片化的感觉,所有的人物都显得略微单薄。

从电影一开头,无论是对人物的表情特写,还是对比赛的全景拍摄,导演很喜欢用晃动的镜头去体现人物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晃动镜头确实能够把角色内心的挣扎表现出来,但在《超越》这部影片中,从头晃到尾的镜头也会令观众产生不适感。

当中年运动员再次坐在一起吃火锅的时候,在昏暗的灯光下坐着,演员们说着那些自认为励志的台词,不知是布景的不真实,还是演员演技的矫揉造作,原本是伤感的离别画面却再次令人无感。

对于《超越》这部电影,前期的宣传十分到位,没想到最终呈现了截然不同的影片效果,不由得令人失望。虽然这部电影算不上一部烂片,但看过该电影的人绝大部分都会后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