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钱江晚报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夜市更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

在杭州武林夜市,最近一位“吹牛大王”出圈。

别误会,所谓的吹牛可不是说嘴上会说大话、把牛皮吹到天上去,而是靠着独门手艺把看似平平无奇的糖稀变成各种各样的精美造型。

去年是牛年,“吹牛大王”徐柏普记不清自己手底下做出了多少个金牛造型的糖人了。

徐柏普是武林夜市的摊主,小摊专做吹糖人生意。傍晚时分伴着黄昏出摊,夜里人流将散去时收摊,并不怎么主动叫卖的徐柏普在人声鼎沸的夜市里显得有些“深藏功与名”。

“好,吹气,慢慢吹。停一下。现在继续慢慢吹气,不要急。只有在客人上门的时候,徐柏普才会轻声细语地耐心指导他们怎么吹糖人。

10月19日夜,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来到武林夜市,拜访这位手艺人。

夜市小吃街最能吃的小伙是谁(杭州武林夜市这位)(1)

“百宝箱”加妙手

吹捏糖人学问多

武林夜市差不多傍晚六点开市。

10月19日傍晚五点十分,徐柏普早早就位。

这时候天色尚早,远处天空还映着橙黄色的晚霞,微风轻拂,路上行人不多,武林夜市还没迎来热闹的时候。

徐柏普没顾得上看风景,低头把摊位支开。

说是摊位,其实是个方方正正、快及半人高的木箱。买来的木箱经过改造,成了个方便摆摊的“百宝箱”。

徐柏普将木箱打开,顶上的盖子一翻就成了台面,恰好能放煮好的成品麦芽糖,还有一块写着麦芽糖互动吹捏糖人的彩色招牌。

箱子的把手上有两排大小、距离均匀的小洞,用来放置做好的糖人样品,牛、龙、兔子,徐柏普先摆了几个样子比较吸引人的小动物糖人。

摆好糖人,夹好电扇,给保温炉插上电,上头放上个小锅,锅里放着出摊前煮好的糖稀。随后,再把写着“吹糖人”三个大字的金黄灯笼挂在红色杆子上,徐柏普的糖人小摊就算摆好了。

每天五点半左右出摊,在夜市摆上几个小时,人潮散去时就回家,“周末人多大概要到夜里11点多收摊。”

天还没暗下来,支好摊位的功夫,徐柏普有空和记者聊聊天。

徐柏普说,糖塑作为民间传统手艺流传多年,“吹糖人算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箱子的下一层放着一本天门糖塑的书,早些年徐柏普常会翻出来看看,参考里头的造型,“现在自己掌握好手艺了,看得比较少了。”

夜市小吃街最能吃的小伙是谁(杭州武林夜市这位)(2)

夜市小吃街最能吃的小伙是谁(杭州武林夜市这位)(3)

夜市小吃街最能吃的小伙是谁(杭州武林夜市这位)(4)

最下层则是一桶成品麦芽糖和提前做好备用的糖块,“人比较多、糖稀不够用的话,这些糖块就可以放到锅里煮,加热到80度软化以后可以直接用,好做糖人。”

夜市小吃街最能吃的小伙是谁(杭州武林夜市这位)(5)

“百宝箱”看着不大,东西很齐,也沉。全部家当都放上,箱子得有60多斤重。

吹糖人核心中的核心,除了技术,就是糖稀。徐柏普的摊位上有两种糖稀,“一种是用大米做的,一种是用玉米做的。原料不一样,它们的颜色也会有点差异,你看这个是偏白色的,这个又是偏黄色的。”

除了颜色,两种糖稀的口感也会有些差别。“像以大米为原料的就是比较传统的那种麦芽糖,它就是比较纯正,但是比较粘牙。现在用玉米和淀粉为原料做的这种糖稀,比较脆,但是口感不如传统的那种吃起来纯正。”

麦芽糖要想做糖人,还得看温度,太热的时候是做不来的,不好成型,因此两种糖稀还得搭配起来调和一下,才能调出合适的原料。“尤其现在天气忽冷忽热,煮糖的时候、调配的时候都要多注意点的。”

煮糖、调配、捏糖,是徐柏普每天的日常。“白糖稀5斤的量差不多要半个小时。另外那种糖稀要一个小时左右。这都要注意火候,火大了容易焦,就不能用了。”

学做糖人手很容易慢性烫伤

有时候起水泡都没发现

“现在做糖人的都很少了。”虽然流传已久,但如今吹糖人算是个很小众的手艺活。

说起和糖人手艺的结缘,徐柏普还觉得挺有意思,“几年前在网上的视频里面看到河北老家那有个老手艺人在找传承人找不到,说这门手艺快失传了。正好我一直都比较喜欢这类传统手艺的东西,平常自己也钻研一点,就去找他学了。”

三天学了基础,后头就是不计其数的练习。从一开始做不出糖人造型,到做出造型后追求美观,再到后来开始创作新造型,徐柏普的糖人出师自立之路走了一年多。

“当时是按照最传统的方法去学的,做糖人的时候不戴手套,这么练习久了你一戴手套做就没感觉。后来又慢慢练习戴着手套做,再后来还得练习自己捏造型、让别人配合吹气,都是一个反复练习、养成习惯和手感的过程。”

60度、80度的糖稀捏下一块,在手里揉圆捏扁,配合吹气做出造型。这样的练习和钻研,徐柏普从拜师学艺一直坚持到现在。

“做得多了手容易慢性烫伤,自己还没反应过来,手上已经起水泡了。也不会很痛,不用怎么管它,继续练习继续做,实在不行就停几天,过几天水泡破了又会自己长好。”

这些外人听来都忍不住觉得疼的细节,徐柏普没放在心上,他从没觉得自己有多苦多累。但不可否认,吹糖人这项技艺,并不容易真正出师掌握。

“我师傅前前后后收了有一百多个徒弟吧,最后真正学出来能自己出来经营的也只有五六个。”

“其实学这个门槛不高,但是真正要学精学好,是有难度的。”

有件事情,徐柏普说起来既高兴又骄傲,“我们传统学的糖塑,十二生肖的造型是没有人能完整十二个都做出来的,糖人里面也没有的。但是我这段时间自己经常练习摸索,去动物园观察动物,最近是把猴子造型也顺利做出来了,十二生肖造型到现在是能完整创作了。”

除了十二生肖,常见的小鹿、大象等受欢迎的动物形象徐柏普也能随手创作,小小的糖稀在他手里如同活了过来,一两分钟就能在手中栩栩如生地呈现。石榴一类的水果也都不在话下。

从师学艺的时候,徐柏普学的是传统纯正的方法手艺,糖塑一类的技艺都有所掌握。自己做糖人生意以后,徐柏普则是结合市场需求把原先所学的传统的东西做了些创新。

“传统的做法吹糖人是自己捏自己吹,而且不能戴手套,但是现在顾客会觉得你师傅吹的糖人不卫生啊,有这些顾虑。另外也考虑到增加客人自己的体验感会更好一点。所以我现在都是互动吹捏糖人,我戴着手套给客人捏造型,然后指导他们怎么吹气,什么时候要吹慢一点啊,什么时候停一下。这样子做出来的糖人,它安全卫生又好玩好吃,客人自己也会觉得很有成就感,也挺新鲜好玩的。”

说起吹糖人,徐柏普简直有说不完的话。

做出名堂以后,也有人想过找徐柏普学习手艺,每当这时他都会把要注意的细节和要克服的辛苦都先说一遍,“先说明白了,才好确定自己是不是能吃这个苦,这都是要磨炼的。”

糖人小摊挺受欢迎

这份老少咸宜的甜蜜有趣,

好多人都想试试

2020年初,徐柏普来到杭州发展,最后选定了武林夜市。

“一开始不太了解杭州,就往一些人多的地方找。我找了一圈,这里人流量比较大,又还在招商、接受新的摊位进来,我就在这里驻扎了。而且武林夜市对我们这种传统手艺、非遗一类的摊位都是有优惠的,这一点特别好。”

在武林夜市支起吹糖人小摊,经营过程顺利得有些超出徐柏普的预料。

“刚来的时候好多人从来没见过做糖人的,就对我的小摊很好奇。而且我定价也比较低,一般人都能接受,就这样慢慢做起来了。”

徐柏普说,现在小摊上的糖人定价一般都在10到15块左右,“造型比较复杂的就看情况会加一点。其他的一般就是15块。”

糖人的造型,徐柏普还综合考虑了复杂程度、制作耗时和价位,“性价比我感觉还可以。”

来光顾糖人小摊的大部分是小孩和年轻人,“小到刚会走,大一点的也有小学、初中的孩子,还有年轻人也挺多。很多小朋友是教材里面有讲到糖人这一节,专门跑来找糖人观摩学习的,我觉得传统手艺、文化这样传承发扬出去也很好。”

也有老年人来体验吹糖人回味童年的。

来来往往的客人里,徐柏普观察了一通,男孩喜欢龙、老虎一类的,女孩则是喜欢兔子多一点。“一般都是小动物,小马、小猪、小兔子。去年是牛年,我就做了好多个牛的造型,这边熟悉的人都开玩笑说我是武林夜市的吹牛大王。”

白天不出摊,徐柏普会勤加练习,他做的糖人最小的捏出来和小核桃、小柿子差不多大,最大的可以做成篮球那么大。家里练手做的糖人也常被孩子拿来当成玩具。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扎实手艺的支持下,小摊的生意挺不错,最好的时候一晚上能卖出100个糖人,“还是看人流量,周一到周四小朋友不太来夜市,那可能一晚上卖出10个,周五到周末三天一共能卖200多个。”

社区邀请他去做非遗活动,徐柏普的摊位前还会大排长龙,“排队的人整整绕了花坛两圈”。

聊到最后,记者也忍不住体验了一番吹糖人。徐柏普仔细戴好两层手套,用木棍将锅里的糖稀搅和了一会儿,揪下一大块,在手里揉圆捏扁,手指翻飞间一条细细的可供吹气的糖稀吸管就做好了。

夜市小吃街最能吃的小伙是谁(杭州武林夜市这位)(6)

夜市小吃街最能吃的小伙是谁(杭州武林夜市这位)(7)

夜市小吃街最能吃的小伙是谁(杭州武林夜市这位)(8)

“这是糖兔子的尾巴。慢慢吹,不要用力,对,把兔子肚子吹起来。”

在徐柏普的耐心指导下,吹气、暂停、继续吹气,记者小心翼翼地配合着,徐柏普则动作老练地捏出兔子的耳朵,配合气流将糖兔子的肚子捏得鼓胀起来,又将尾巴也做好定型。最后,一只可爱的糖人兔子就做好了。

临走时,徐柏普说,“只要没什么问题我就一直在这里了,夏天不好做糖人的时候可能会做其他的手工艺,这个还在学习研究,得做好了再解密。徐柏普笑着留了个小悬念。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见习记者 肖暖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