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车,来自北重。68年前,内蒙古北重集团诞生在以装备制造业享誉国内的包头市,其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成就了中国矿用车第一品牌,跻身大型民族矿车领军企业行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下内蒙古北重集团的辉煌历史......

翻看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北重集团”)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这是一部兵工精神薪火相传的长卷。1952年选址,1954年建厂,1958年建成,上世纪70年代末从单一军工企业向军民结合企业转型,1999年实施公司制改革,到现在形成防务产品、特种钢及延伸产品、矿用车等工程机械三大核心业务,企业坚定地走在通往“百年名企”的道路上。

北重集团级别(北重集团造重器铸民魂)(1)

时光回溯到1952年的秋天,由13人组成的“绥西勘测队”来到内蒙古包头市,把新中国人民兵工创业星火带到了辽阔的塞外大地上。

由这13人发端,当年满目荒凉的包头,吸引着全国无数个成绩优秀的年轻人,为正在建设的亚洲最大的兵工厂发光发热,让无数青年把“去包头”列为毕业分配的第一志愿。

当年的史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及抗美援朝结束后,国家百业待兴。“一五”期间的156个重点项目中有多个军工项目,包头军工项目作为重点项目之一,于1954年在包头开始筹建。

1953年7月,厂筹备组成立,对外称“内蒙古第二机械制造厂”。厂址的选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不仅要在布局上符合开发大西北的方针,位置上满足国防战略要求,环境上适应工艺要求,还要兼顾交通协作、日常生活、城镇规划等其他条件。经过两年多的勘测选址,最终将包头旧城区以西15公里的四道沙河西部地区确定为建厂位置并开工建设。

北重集团级别(北重集团造重器铸民魂)(2)

1954年3月13日,第二机械工业部正式批准定址,23日,工厂开始正式进入了建设阶段。万事开头难,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工作,工厂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建厂筹备工作。

北重集团级别(北重集团造重器铸民魂)(3)

一场高瞻远瞩的兵工战略布局由此拉开序幕。与此同时,来自天南海北、操着南腔北调的人们,组成了一支建设大军,他们义无反顾地告别家乡,奔向遥远的包头,也踏上了一段全新的兵工之旅。

1955年,被誉为“中国保尔·柯察金”的兵工事业奠基人吴运铎也来到包头,担任二机厂第一任总工程师。同年8月,吴运铎带领厂里的107名工程技术人员赴前苏联对口兵工企业进行学习。

北重集团级别(北重集团造重器铸民魂)(4)

1957年,赴前苏联学习的107名技术人员学成归国,开始研制共和国第一门高射炮,为国庆十周年献礼。

经过全厂上下协力攻关,项目从投料到制成共用了十个月的时间,比技术设计规定的投产日期提前了一年。“内蒙古第二机械制造厂”制造出了被誉为“共和国第一炮”的100毫米高射炮!

1959年10月1日,工厂生产的100高射炮方阵威武雄壮地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作为国家156个重点项目之一的大型综合性兵工企业成功“亮剑”,掀开了新中国兵器工业建设的新篇章。

北重集团级别(北重集团造重器铸民魂)(5)

从此,在共和国的兵器工业史上“内蒙古第二机械制造厂”高歌猛进,大量武器装备列装陆、海、空部队。在国庆10周年、35周年、50周年、60周年阅兵式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边阅兵式上,“内蒙古第二机械制造厂”生产的武器装备陆续接受国家领导和人民的检阅。

1991年,高膛压火炮项目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内蒙古第二机械制造厂”改制,更名为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初步建立起母公司、子公司体制的框架结构,公司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形成了军用武器装备、特种钢及延伸产品、矿用车及工程机械产品三大核心业务。

北重集团级别(北重集团造重器铸民魂)(6)

2009年,世界首台首套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生产线在北重集团建成投产,使公司在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和特种材料的研发制造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垄断。

2012年,1600吨精锻机项目的建成通线,使北重集团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具有特种钢冶炼、垂直挤压、精锻“三位一体”生产能力的厂家,北重集团整体加工制造能力在国内首屈一指。

2014年8月1日,北重集团成立60周年产品推介会上,展出的特殊钢及延伸产品、矿用车及工程机械、石油机具等产品,让国内外上百家企业客户代表赞不绝口。

北重集团级别(北重集团造重器铸民魂)(7)

在三大核心业务带领下,在2016年完成营业总收入近40亿元,公司经济总量每年以10亿元的速度递增,创造了年均创收25.5%的“北重速度”。

2022年,以“包头”命名的中国海军“包头舰”正式下水服役,“包头舰”武器系统中配备的单130毫米舰炮是全国现役水面舰艇最大口径舰炮,由就是由北重集团生产制造调试。

北重集团级别(北重集团造重器铸民魂)(8)

从100毫米高射炮到122毫米自行榴弹炮,再到130毫米舰炮等多型武器装备相继诞生,见证了北重集团四代军工人接力奋斗,见证了企业科技实力不断进步,也见证了我军武器装备发展的一次次跃升。

68年的风雨历程,68年的潜心积淀,北重集团作为“新中国第一火炮厂”已经成为国家重点保军单位,在火炮研发生产领域形成了明显的军品核心能力与技术优势及军品人才队伍优势。

企业发展没有终点,持续壮大永无止境。作为兵工骄子,国家一五时期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中国兵器北重集团从无到有、由弱变强,谱写着国家重型装备能力提升的精彩华章。(资料来源:包头发布、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官网、北重视界公众号《人民兵工跟党走•北重记忆丨荒滩崛起的兵工厂》、正北方网、百度等)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抄袭搬运必定追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