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陕西、江西、内蒙古、湖南、浙江等多地“扫黄打非”相关部门单位,就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或网络游戏,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营造共同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全力构筑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屏障。

广东省兴宁市

6月15日下午,兴宁市“扫黄打非”办联合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市教育局在汉芬小学开展以“倡导绿色阅读 预防网络沉迷”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方法(为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1)

在活动上,汉芬小学教师王清通过举行“遏制网络沉迷 促进健康成长”主题班会,运用生动的典型案例讲解和课堂互动环节,师生共同朗诵《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等,让学生们明白沉迷网络的危害,引导学生们合理地使用网络,提高自身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远离沉迷网络游戏等不良行为。学生们还在现场签名活动展板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共同承诺拒绝沉迷网络、支持绿色上网。

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开展主题班会、知识互动、共同参与的方式,宣传文明上网知识,引导未成年人养成健康、绿色、安全的用网习惯。“通过这次活动,我相信我们今后一定会做文明、健康的网络安全的守卫者,向一切不良网络习俗说‘不’!”四年级(2)学生代表李雨葶说。

“此次活动是兴宁市‘扫黄打非·护苗2022’专项行动之一,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对网络成瘾的危害有更深刻的认识,懂得如何正确使用网络,为未成年人撑起一把强有力的保护伞,从而让孩子们在拥有良好学习成绩的同时,收获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兴宁市“扫黄打非”办负责人表示。

陕西省教育厅等相关部门

近日,陕西省教育厅等八部门就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发出通知:明确网络游戏企业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中小学生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其他时间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中小学生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通知明确,各地宣传部门引导网络企业开发导向正确、内涵丰富、种类多样、寓教于乐、益智向善的网络游戏产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网络游戏内容优质、健康、干净。

网络内容监管部门加大对网络平台和产品的管控力度,加强对网络游戏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坚决杜绝恐怖暴力、色情低俗、封建迷信等妨害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内容,坚决防止中小学生通过网络游戏模仿不安全行为、违反社会公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指导网络游戏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产品进行分类,作出适龄提示,并采取技术措施,避免中小学生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游戏功能。严格执行网络游戏前置审批制度,未经批准的游戏不得上线运营。

网络游戏企业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所有网络游戏用户提交的实名注册信息,必须通过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验证。验证为未成年人的用户,必须纳入统一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管理。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强化行业自律自省、自查自纠,鼓励相关组织和个人举报落实防沉迷措施不力的网络游戏企业、平台和产品。

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完善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长效机制,指导学校将手机纳入日常管理。原则上中小学生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学生,须经家长同意并提出书面申请,由学校统一保管。学校要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为学生提供在校期间与家长的通话服务。学校提供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含常规教室、计算机教室及相关功能部室),应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或者采取其他网络安全保护技术措施。

采取多种形式预防和干预中小学生沉迷网络行为,引导中小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自觉远离有害信息,提升网络文明素养。要加强网络安全与道德教育,提高技术类课程教学质量。结合STEM教育,丰富技术类课程形式,激发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程序研发等兴趣,发挥网络正向作用。学校要广泛开展各类文体科创活动,加强书香校园建设,举办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严格落实体育锻炼要求,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课后服务,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自觉远离不良网络诱惑。

督促家长履行好监护责任,在阅读、劳动、体育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安排好孩子日常学习生活,督促孩子多从事家务劳动、户外活动、体育锻炼,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校和家长发现学生有沉迷网络游戏、进入校外互联网营业场所等行为时,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和教育,并第一时间相互告知,共同进行引导,及时矫正不良行为,帮助学生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相关部门加强对网络游戏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对违反有关规定,上线运营后落实防沉迷措施不到位或擅自添加违法、不良信息内容以及未经审批违法违规运营的网络游戏,要按有关规定予以惩处,通过纳入征信系统“黑名单”、顶格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措施严厉惩戒。

强化对各类中小学在线教育网络平台和产品的日常监管。网信、市场监管部门对发布不良网络游戏信息、插入网络游戏链接、推送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游戏广告的在线教育网络平台和产品,要按有关规定及时予以处罚或下架。

江西省乐平市

5月31日上午,江西省乐平市文广新旅局执法大队执法人员深入校园,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活动,并依法取缔塔山街道杨家村一家黑网吧,进一步营造绿色、健康、清明的网络环境。

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方法(为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2)

(乐平市文广新旅局对塔山街道杨家村黑网吧进行取缔)

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方法(为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3)

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方法(为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4)

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方法(为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5)

当前正值学期期末,并进入高考、中考“两考”季,保护学校未成年人工作尤为重要。为配合保障“两考”顺利进行,执法中,执法人员深入乐平中学、乐平市第二中学等学校周边开展突击检查。重点查处网吧等娱乐场所接纳未成年人上网,打击沉迷网络等行为。同时,为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执法人员还深入校园及周边开展安全教育与防疫知识宣传。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5月23日,呼和浩特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一中学开展了“扫黄打非”进校园、绿书签在行动暨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宣传教育活动。活动以校内直播形式进行,现场学生参与的同时,其他学生通过教室多媒体设备同步收看,全校1000余名学生参加了此次宣讲活动。

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方法(为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6)

为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远离和抵制有害出版物,树立学生尊重知识、尊重创意,增强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引导中学生掌握正确的上网方法,合理适度上网,文明绿色上网。

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方法(为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7)

此次活动以“扫黄打非·护苗2022”专项行动为指导,开展了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的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开展了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和“扫黄打非”知识宣讲。通过以“扫黄打非”知识问答、案例讲解等形式,执法人员详细讲解新闻出版有关法律法规、非法出版物的危害及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等内容,与学生们进行互动,倡导学生绿色阅读,文明上网的健康成长理念,引导学生们自觉远离低俗、有害的文化产品。

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方法(为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8)

湖南省株洲市

5月23日,湖南省株洲市委网信办、株洲市“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发出《拒绝网络沉迷 共建网络文明 株洲市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倡议书》。

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方法(为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9)

倡议提出,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守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为制造名城、幸福株洲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

近日,宁波市江北区开展首届辖区中小学校“护苗·2022”防“沉迷网络”校园网络安全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以增强校园网络安全意识,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

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方法(为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10)

江北区育才实验学校302中队通过组织一场“防止沉迷网络”主题队会,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网络沉迷带来的危害。主题队会上,舞蹈、游戏、健美操、朗诵等各种形式的表演轮番上阵,让学生们乐在其中,亦学在其中。

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方法(为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11)

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方法(为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12)

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方法(为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13)

江北区“扫黄打非”办还与区教育局联合举办了江北区“护苗·2022”防“沉迷网络”有奖绘画比赛。全区各中小学积极参与,主办方共收到参赛作品80件,评选出《菁菁守护》、《Wifi的陷阱》、《切勿迷失》、《网络是把双刃剑》、《拯救——倡导绿色阅读》等优秀作品。


来源:南方日报、三秦都市报、江西省乐平文旅公众号、呼和浩特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直播株洲、浙江省“扫黄打非”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