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上回简单讲了讲我为何会对五笔感兴趣,今天我说一点学五笔过程中的一点点感受吧。

首先就是第一关,字根的记忆。起初我也是抱着取巧的心态,搜了不少所谓“技巧”,后来发现没什么用,就像记单词,纵使你有再多的技巧,网上说得再天花乱坠,都逃不开死记硬背的基础,最多把一些类似的词或是同一词不同词性的单词放一块类比记提高一点效率,死记硬背是肯定逃不了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喜欢英语的原因(哭)。

我是找到一点方法,毕竟所谓记忆不就是一个重复的过程嘛,提高重复次数就可以了,量变才能寻求质变。所以我找来了口诀,就是传说中的“王旁青头兼五一”,全部誊抄下来,熟读后放在一边。然后开始联想敲字根,敲一个字根看一眼那个字根所在的顺口溜,敲一个看一眼。比如说我看见“辛”就看一眼“立辛两点六门病”,简单过两遍后就开始“断章取义”,比如说我看见“几”就只看“下框几”。

另外虽然有的字根没有出现在顺口溜中,但因为形状大体都差不多,所以直接往里面套就可以了。比如“夕”字以及去掉点后的字根,勹,犭去掉下边撇的字根,几个虽然不大相同但是拓扑结构都大差不差,一块记就好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我现在只说敲字根的速度约摸85个每分的样子,今天小爆发一下整了个105差不多。

现在你让我把这个顺口溜全背一遍,对不起我就一句王旁青头兼五一记得比较清楚,你让我说说每个按键上有哪些字根,对不起我也说不出来,但是你让我看看这个字根在哪个键位我心中是有数的。这就是记忆时候要注意的一点,不必双向记忆,就像背单词,你看见这个单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没必要去了解这个词语用英语怎么表达(当然我这是打比方,你别真这样去背英语那我罪过大了)。

学五笔太痛苦了(为了学五笔我逼着自己打开思路)(1)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然后就是打字部分,打字的关键在于拆字,只有把一个字拆对了,你才能敲出这个字。拆字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在一步步的学习过程中,你就能慢慢感受到王永民先生的聪明才智与智慧,让人不由为其赞叹。真的,拆字是一件特别好玩的事情,当然五笔最痛苦的地方也莫过于此,因为拆字拆出来的不一定是标准字根,都是经过拓扑处理的,比较伤脑筋,比如“拨”这个字,我一开始拆扌、折、撇、点、又,结果拆不出来,后来一查,原来是拆成扌、折、夂、点收尾。也是学习五笔的过程中我暗叹绝妙,其微妙的结构也让人不由赞叹人们的智慧。

不过就是一点小细节,因为每个人写字习惯不一样,笔画顺序也各有不同,所以王永民先生发明五笔 的时候简单统一了一下,不巧的是,有些习惯与我是不一样的,比如“力”我是习惯先折再撇,可五笔中的顺序是先撇再折,再比如“我”这个字,我经常以点收尾,可五笔里边是以撇收尾,总得来说无伤大雅,只是刚开始用的时候因为不习惯有点别扭,我也有点迷糊,经常搞混,甚至忘记自己原先是怎么写的,有点邯郸学步的意思不过无伤大雅。

目前我就到这一步了,打字速度大概是17字每分,跟蜗牛爬似的,不过我相信我再坚持练习一段时间一定能更上一层楼,然后就该接触词组的五笔,其实也是一件乐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