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1)

生我村庄的名字叫南宋。

南宋这一古村落,从村中仅存的断碑记载来看,北宋朝时是开封京畿一代名镇“太平镇”;明万历《卫辉府志》记载,南宋是胙城东南的“南宋社”,下辖三个“里”,其中万户营是其中一个里。(万户营村为元朝时万户陈荣建营之所。)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2)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3)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4)

村上有个土岗,岗上有个庙(明朝时胙城县城所建的东岳岱庙),庙上有棵榕花树。树的主干没有人高,树围多粗也无人量过。树枝婆娑,从树干逸出的树枝平铺着往四周延展,树的侧枝干,粗的有四五把合围。干上长枝,枝又生枝,整个土岗榕花树独霸,似乎要把整个土岗都盖上。

树的年龄多大,老人们无从说起,只记的他们说的一句话,“小时候听爷爷说很早就有。”

小时候一说起村西南的庙,我满身都是怕劲,不敢靠近。割草,到地里去,都要绕着走;庙上的一草一木更不敢碰,大人们经常告诫一句话,“庙上一颗草,十年还不了。”懵懂少年,哪敢触碰;只悄悄地去诅咒村中最恶的、经常欺负我的同龄少年,让他不小心割了庙上的草,庙神去惩罚他。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5)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6)

小时候的庙,砖搽土垒,隐没在一人高的乱草中间,初一十五逢年过节香火不断。我妈信奉天主,不带我去,自然少了接触庙的机会。只记得古老婆娑的榕花树,满土岗的碎石烂瓦(古时庙院旧址)。

八十年代初期文化大革命刚结束,那时我上四五年级。学校离庙一二百米,听说浙江一对夫妇开车到庙上烧香。说是在一次水灾中,一位神人救了他们,后来托梦给他们说自己在河南省延津县位邱乡南宋的庙上栖身。那个年代,一个南方人,开着人人羡慕的小轿车,说着谁也听不懂的方言,叙述神佑远方子民的故事,不远万里,来到偏僻的小村落来还愿烧香,这足够神奇。一炷香,让文化大革命后禁锢在人们心头的“破四旧,立四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运动思想”彻底见鬼。一时间砖搽土垒的小庙,变成两米来高的大庙,十里八乡的善男信女也都都来烧香了。那个年代,乡里的领导也不知将来刮什么风,庙上人多了,影响大了,于是乡里派人专门来扒庙,毁庙。那天上午,我们小孩在教室上课,远远望去,乡里来了很多人。听说带头扒庙那个人回到家,就嘴歪眼斜,全身抽搐不会动了。

过了风头,这座庙香火更加旺,人们由原来偷偷去,到后来成群结队去,三里五村,成了人们祈祷还愿,心灵寄托的地方。香火钱不断,庙由原来的砖搽土垒,到后来水泥现浇,有庙主等一帮人专门负责。庙由土岗上一座,到现在岗上岗下十几座庙宇,几个院落的大庙了。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7)

几年前,堂弟樊喜宾就告诉我说他在北京接触到中华樊氏宗亲会的几位重量级人物,他们对南宋樊姓一支宗源的情况从国家图书馆查阅到过。另外村内族人樊克群等人数年来对樊氏宗源在延津本土繁衍迁移也进行了大量的查证访问,远到过焦作,近到过长垣樊屯、樊相等地。作协副主席张发祥,财政局李平川主任多次查阅《延津县志》《胙城史志》。证明延津位邱南宋、胙城岳庄樊姓为明成化年间樊祉 的后人。且村中庙的最初兴起、远近闻名与自己先祖樊讳祉御史公,及其子樊多才慷慨解囊对庙宇进行大规模的修缮有很大的关系。

至此,从小一直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得到了印证,那就是村西南榕花树庙附近的堤南堤北遗落在地里的碎砖乱瓦,大概都与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庙有关系。于是我对南宋村的大庙有了新的认识,它的兴盛应该与先祖樊讳祉御史公有着重要的联系。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8)

先祖樊讳祉御史公生活为官地方的碑文有如下记载:

樊家有始祖先,远祖在本谱称樊通辅为一世,樊整称二世,樊亮称三世,樊祉为四世,樊多材 、樊多能为五世祖.

樊祉 字介福 1445年4月16生,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丁未科费宏榜进士,历官监察御史。

明给事中义州贺钦作《辽右书记》:“弘治癸丑(1493)秋,南燕绣衣樊公按治土,以教育人才为首务,乃选河东西诸生之优等者,庠各有差。建辽右、辽左书院以分处之,读书其中。”

樊御史祉巡按苏松常府时,于弘治九年(1496)镌“廉石”以扬廉洁清正之风。有政声,锡诰封,进阶豸繡锦衣荣归,祀鄉贤。荣归故里之后,慷慨解囊,率众重修东岳岱庙。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9)

据记载:东汉末年,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有一读书人陆绩(187- 219年),字公纪,是一位博学多才之士,通天文、历算、曾著有《浑天图》,并著有《易》,有撰《太玄经注》。后放任外乡为官,官至郁州(今广西玉林)太守。陆绩博学多才,且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深得当地百姓称赞。陆绩为官多年,职位也不低,却是正直不阿,两袖清风。待到郁州任期满,卸任回归故土吴郡时,除简单行装和数箱书外,竟然并无东西可带,以至于因船轻不胜浪,难以入海航行。不得已之间,陆绩让人随意搬去一块石头镇压于船,这才得以起航,且平安渡海返回吴郡。陆绩家是住在临顿里(娄门内护国寺就是他故居遗址)他回到苏州便把这块石头放置在家中的庭院里,留作纪念,因它是郁林郡带回来的,所以就命名为郁林石。陆绩返乡不久,32岁年纪就去世了。但这块镇船石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所传颂。

世纪沧桑,相传到了明朝,陆绩的故居早已变为民居,郁林石因年代久远已深深陷入泥土中。至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监察御使樊祉来苏视察,在陆绩故居看到郁林石,觉得很有教育意义,便下令移置城中察院场建亭保护,亲自提名“廉石”,以为纪念。到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苏州府陈鹏年巡抚同样十分仰慕陆绩的清廉,又将“廉石”移至苏州府学(苏州文庙)之内,作为为官清廉的楷模,供时人和后人观瞻。

周恩来总理在世时,听“廉石”的故事后,曾对当地政府指示:要妥善保存好这块石头。一块极普通的石头,跨海过江,几乎经过了半个中国的海域,其间又历经一千七百多年的岁月风云和历史变迁,至今仍完好无损的屹立在世。历年来,中央、省、市领导人来参观孔庙时,一看到“廉石”就留影纪念,并强调现任官员也要廉洁自律。所以说这块“廉石”对当前清政廉政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

2001年06月25日,苏州文庙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与苏州文庙内宋代石刻合并(名称:苏州文庙及石刻)。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10)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11)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12)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13)

延津政务记载的廉石与先祖的故事。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14)

出外求学,在外工作几近30年,对于故乡的思念非但没有减弱,随着年龄的增长却愈加浓厚。人不能忘记自己来自哪里,感恩故乡对我的养育,感恩先祖诞育了我。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15)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16)

2019年农历4月16日,是先祖樊讳祉御史公诞辰574周年。为振兴樊氏宗亲文化,激励樊氏后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功立业,在中华樊氏宗亲会的推动下,由族人樊克群出面组织第一届“大明樊御史诞辰574周年暨纪念馆落成典礼。

中华樊姓一家亲 ,同根同源同心人;忆先祖崇德事,育后世有才人。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17)

南宋东岳岱庙前专修的迎宾通道。彩旗招展,迎接全国樊氏宗亲,各地贵宾好友。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18)

红毯铺地,只等贵宾临门。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19)

火红的条幅挂起来。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20)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21)

参加本次盛典嘉宾有位邱乡党委副书记张学广,中华樊氏宗亲会会长樊明星,中华樊氏宗亲会文化研究会会长樊哲祥,某师政委樊玉峰,中华著名公益人平顶山樊娇女士,及从省内舞阳、南阳、周口、长垣和省外遥远的山西、甘肃等地赶来的宗亲代表。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22)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23)

圣典仪式上,位邱乡党委副书记张学广,中华樊氏宗亲会会长樊明星,漯河市舞阳县樊福民宗亲家门代表,南宋村樊克运宗亲家门代表等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

诚邀四海八方客,

共建华夏宏图业。

百家姓氏竞风流,

有我樊姓好子孙。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24)

樊明星会长、樊清周副会长带来了自己专为盛典撰写的书法作品“寻根问祖 饮水思源”。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25)

远在北京中央民政部工作的樊家亲戚潘梓朝也委托樊喜宾带来自己的书法作品“清正廉洁”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26)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27)

书法名家现场挥毫泼墨,留念助兴。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28)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29)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30)

会长樊明星、樊哲祥为樊御史纪念馆揭牌。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31)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32)

先祖门前留个影,

根流源脉记分明。

清正廉石镌刻印,

从此心中标杆行。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33)

先祖塑像,目光炯炯、刚正清廉,一身的浩然正气。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34)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35)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36)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37)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38)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39)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40)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41)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42)

感谢为这次盛典筹备做出辛劳贡献的樊克群、樊克运、樊喜宾等宗亲。

感谢为发现搜寻先祖史书材料记载的长垣姓氏研究专家郭新献、延津史志研究专家财政局的李平川、延津作协副主席张发祥等人的付出。

感谢家族宗亲樊克运及其好友姚民刚、于同胜为樊御史公纪念馆捐献“廉石”。

感谢前前后后为这次盛典付出的故乡亲人。

……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43)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44)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45)

亲人们要走了,离开南宋岳庄樊氏一支先祖繁衍生息的地方,离开了樊御史公现代子孙生活的地方……

亲人们要走了,南宋岳庄的樊姓子孙,有说不完的话语,送别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本次盛典的樊姓先祖们的后代子孙,他们决心让亲人们放心,勤劳本分生活,在千帆竞发的新时代,与其它姓氏的兄弟姊妹为祖国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苏家堡村名来历(来了我们樊姓亲人)(46)

作者简介:樊超民,籍贯延津县位邱乡南宋村,现卫辉市第一中学任教,语文高级教师。爱好文学,尤喜欢李清照、苏轼诗词作品。有多篇专业论文在报刊杂志发表。喜爱健走、跑步。人生信条:让文学丰富生活,让运动激情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