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有三个版本,结局也颇有不同,分别是连载版,修订版也就是大众熟知的三联版,和新修版,为避免大家混淆,我分别用第一版第二版和第三版来讲。

我们先来分析下他创作的背景。金庸于1924年出生于浙江海宁,第一版是1961年在明报连载出版的,这个版本的内容也最符合金庸原本设定的故事情节架构和人物性格特征。女主的名字为赵明后改为赵敏,而他工作于明报,明报又是他与第二任妻子朱玫一起创办,此时正是他们二人创办明报最为艰苦困难的时候,那么金庸想表达什么恐怕不言而喻了。

金庸倚天屠龙记经典描写(金庸对倚天屠龙记进行了2次修改)(1)

第一版的《倚天屠龙记》的结局是周芷若做过太多恶毒之事最后幡然悔悟便削发为尼,不问世事,从此青灯常伴。而对赵明向来心性坚定的张无忌,与赵明永远地在一起了,以为她画眉而剧终,此版本结局干脆利落,也给了为张无忌付出最多的赵明一个好的交代。而且这个版本的张无忌对待爱情态度一直很明朗,他认定的妻子也一直是赵明,什么小昭、表妹、周芷若也只是怜悯同情居多,从未有情愫掺杂在其中,而且对狠辣阴险的周芷若是怕的 。而这个时候金庸的妻子也与他共同承担创业的压力,一起艰苦奋斗,是不是很像小说中能干、有智慧、不计付出的赵明?

金庸倚天屠龙记经典描写(金庸对倚天屠龙记进行了2次修改)(2)

我们再看第二版(修订版或者说三联版)修改于1976年左右,此时金庸对女主的名字颇觉不妥,有点男性化,便将赵明改为赵敏。大结局时,赵敏仍然是巧笑让张无忌为其画眉,此时窗外突然有人咯咯轻笑,原来是娇俏的周芷若出现,并要求张无忌和赵敏结婚时为她做一件事,至于做什么事却未明说,而张无忌的反应却是“不知是喜是忧,手一颤,一支笔掉在桌上”,至此剧中。可不可以理解为张无忌向渣男迈出的第一步?跟心爱的人一起时,却又被另一个喜欢自己的人弄的心思恍惚……

金庸倚天屠龙记经典描写(金庸对倚天屠龙记进行了2次修改)(3)

此时金庸的婚姻亮起了红灯,他们在美国念书的儿子也自杀了。金庸在修订版的后记中写下了“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第三版修订于2000 年后,金老也将近八十岁高龄,其前妻也于1998年孤独离世,陪伴在金老身边的是小于他二十多岁的第三任妻子,二人是在金庸尚与第二任妻子朱玫在婚内吵架时认识的,后金庸出轨此人。我们先看这版的内容与结局。

金庸倚天屠龙记经典描写(金庸对倚天屠龙记进行了2次修改)(4)

内容处将小昭改为了“小妹子”,而小昭对张无忌的称呼也从“公子”变为了“哥哥”,而且还一直做“娶小昭的梦”,“在这世上,只这不得义父与小妹子两个”,“想起小昭,真想跳入大海,从此不再起来”……

金庸倚天屠龙记经典描写(金庸对倚天屠龙记进行了2次修改)(5)

更奇葩的是此版本的结局:周芷若向张无忌要求他可以和赵敏生娃娃,但不得办婚礼,张无忌竟然答应了,认为这样并未违反“侠义之道”。而之前张敏要求张无忌取消与周芷若的婚礼时,张无忌是怎样回答的?“此事恕难从命,我和周姑娘既有夫妇之约,倘若依你所言,便违背了这个义字”……这么明显的双标??!!

金庸倚天屠龙记经典描写(金庸对倚天屠龙记进行了2次修改)(6)

再看第三版新增的“圣火令”,第四令乃尊重妇女,与任何处女寡妇若有夫妻之实,需娶之为妻。那为什么不跟赵敏成亲?还要跟人家生娃娃?说一套做一套简直太明显。这是金老让张无忌向渣男迈出的最成功的一步。

其实根据这些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女主都是有原型的,小昭原型即是他的第三任妻子。可第三版小说中将张无忌与小昭多处写有旖旎情节,这…….怎么对得起为张无忌放下家国放下显赫身份地位抛弃一切的赵敏?

金庸倚天屠龙记经典描写(金庸对倚天屠龙记进行了2次修改)(7)

​叹一声,张无忌本不渣,他的恋爱态度也一直很明朗——只认赵敏为妻。喜欢小昭的是金老而非张无忌,然而把自己的私人感情倾注到男主身上,内容也多了很多旖旎描写,这真的合适吗?想修BUG却出现了更大的BUG……不过斯人已去,我们关注其作品中的精华就好,毕竟这些作品为很多男男女女编制了无数个武侠梦,也让很多人相信世上是有爱的,关注其带来的积极影响就足矣。

金庸倚天屠龙记经典描写(金庸对倚天屠龙记进行了2次修改)(8)

对于金庸对此剧结局的改写,你怎么看?

完。

我是七叔,动动你可爱的、尊贵的小指头关注下我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