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历史电视剧《山河月明》,收视率一路高涨,似乎已提前预定今年最热历史剧,是继《大明风华》之后又一部关于明朝的历史大剧,使我们对明朝特别是明朝前期的历史又有了新的认识,如果说《大明风华》讲的是成祖、仁宗、宣宗(宣德皇帝)、英宗四朝历史,那么《山河月明》前期主线则是太祖朱元璋和他一众儿子、功勋的故事。

揭秘朱元璋26个儿子的最终下场(你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有几个儿子分封到河南吗)(1)

该剧主要人物为后来大名鼎鼎的明成祖朱棣,开始时身份为燕王,前期与一众兄弟皇子在国都南京成长学习,除了有名的几个之外,如太子朱标、宁王朱权(朱棣起兵之时,骗了他的兵权[捂脸])、秦王朱樉、晋王朱棡(gang)等,其余的多数皇子不太清楚,特别是分封到具有“天下之中”的区位优势河南的有几位亲王哪?

揭秘朱元璋26个儿子的最终下场(你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有几个儿子分封到河南吗)(2)

首先我们有必要对明朝初期的分封制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起家史,跟另外一个靠前朝农民大起义起家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非常相似,都是以一平头百姓出身,无倚无靠,奋起而得天下。

他们建国之后都实行了分封制,分封子侄到各地任亲王,虽为屏藩国家,但是后世继承人也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分封、强藩、削藩、造反、平藩、安抚的旧路子,明太祖不知道这些历史教训吗?当然是知道的,但是为什么还要进行大规模的分封呢?

那为啥还要分封?

哈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像现在很多的大企业,老板和一群功勋元老辛辛苦苦弄上市,在后期的利益分配中,功勋元老都拿到了股权,那老板的亲儿子也要分到股权,还要分的多。[呲牙]

在这方面老朱和老刘的想法是一样的。[抠鼻]

明太祖一共封了几个亲王

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除了太子朱标,以及最小的儿子朱楠早夭之外,其余二十四子皆被封王。

明太祖一朝有三次大规模的分封。

第一次在洪武三年(1370年)

《明史.本纪卷二》夏四月乙丑,封皇子樉为秦王,棡晋王,棣燕王,橚吴王,桢楚王,榑齐王,梓潭王,杞赵王,檀鲁王,从孙守谦靖江王。

第二次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

《明史.本纪卷二》十一年春正月甲戌,封皇子椿为蜀王,柏湘王,桂豫王,模汉王,植卫王。改封吴王橚为周王。

第三次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

《明史.本纪卷三》四月十四日,封皇子朱栴为庆王,朱权为宁王,朱楩为岷王,朱橞为谷王,朱松为韩王,朱模为沈王,朱楹为安王,朱桱为唐王,朱栋为郢王,朱㰘为伊王。

明太祖二十六子中一共有三个分封到河南。

分别是第五子周王朱橚(su)、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jing)、 第二十四子伊王朱㰘(yí)

揭秘朱元璋26个儿子的最终下场(你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有几个儿子分封到河南吗)(3)

河南一省由于占据着“天下之中”的区位优势,同时又是明朝的粮赋重地,今天的河南省是明代分封亲王最多的省份之一,仅次于明代湖广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辖区主要为今天的湖北和湖南两省】大明王朝前后有十一位亲王封藩于此。

其中周王府、唐王府等藩人丁兴旺,王爵世袭,与国咸休,唐藩的最后一任唐王朱聿键在明末的大乱局中,还机缘巧合被推为帝,也就是后来的南明第二位皇帝——隆武帝

接下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下这三位亲王以及他们在封地的王府遗存概况。

一:周王: 始封王为明太祖第五子周定王朱橚(需要说的是,他就是明成祖朱棣的亲弟弟)朱橚先于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吴王,十一年(1378年)改封周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就藩开封,卒于洪熙元年(1425年)闰七月。周藩传十一世,共十一王。

开封的周王府始建于洪武十二年(1379年),系在宋金皇城的基址上拆改重建,前后使用了260余年。崇祯十五年(1642年)九月,李自成以三攻开封而不克,在城内 “久困食尽、人相食”仍然拒绝投降的情况下,掘开黄河堤冲灌开封,“河决开封,势如山岳,水骤长二丈,士民溺死数十万。周王府第已没,率宫眷及诸王露栖城上七日夜”。偌大的周王府除煤山外从此尽湮没于黄沙之下。据清初人追述,周王府“宫后有煤山,蓄积煤炭,以备有警中供爨。山高五丈,松柏成林,上立石碣,书‘八仙聚处’四字”。该段文字下清人常茂徕引《开封府志》注云:“龙亭山,一名煤山。明太祖封周藩于开封,筑土山于王宫后,建亭阁、列花石,为游观所。国朝康熙三十一年建万寿宫于其上。按此,则煤山即今之龙亭矣。”所以,明代周王府后部的假山就是清代至今的开封龙亭所在。

揭秘朱元璋26个儿子的最终下场(你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有几个儿子分封到河南吗)(4)

揭秘朱元璋26个儿子的最终下场(你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有几个儿子分封到河南吗)(5)

二:唐王:唐藩始祖为明太祖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唐王,永乐六年(1408年)就藩河南南阳。从始封至崇祯末,唐国传九世,共十王。

唐王府建筑在清初被拆改,其中王府的前面部分于顺治十年(1653年)改建为府文庙(南阳府文庙原在府城东关),一直沿用至民国,现改为“王府饭店”。

王府后部的假山成为标识原唐府的唯一地理坐标,当地称为“王府山”。王府山在今南阳市共和街以南,以太湖石堆砌而成,康熙时曾拆除一部分石料改作他用。现假山占地面积约518平方米,高19.70米,山体腹部中空,分砌成5个石窟,以4条暗道相通至今留有遗迹。

《明嘉靖南阳府志》载:“唐王府后有石山,名日王府山。”它是王府花园中的主要建筑。据民间传说,这些石头都是从2000里外的江苏太湖运来的,人抬牛拉,历时数年。南阳人有句顺口溜:“南阳有个王府山,巴巴差差挨住天;社旗有个春秋楼,半截还在天里头”。都是夸张其词。其实王府山不过20米左右,相当于现在的8层楼高。但那时南阳最高的建筑也就是城门楼,相当于现在的三层楼,其他都是匍匐的平房。在城之一隅突兀一个20米的家伙,确实是危乎高哉了。

山呈圆锥形,除主峰外,另有四个支峰,取“五峰并峙”和“四峰拱朝”之意。支峰下边有奇巧的洞窟,洞窟之间,崎岖贯通,一步一景。穿洞走穴,爬60道台阶,螺旋而上,可达主峰山顶。山顶有亭,凭栏可鸟瞰全城,也可远眺九架孤山,紫、塔、独、蒲(皆山名),皆历历在目。

揭秘朱元璋26个儿子的最终下场(你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有几个儿子分封到河南吗)(6)

揭秘朱元璋26个儿子的最终下场(你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有几个儿子分封到河南吗)(7)

三:伊王:这个不太有名哈,明太祖第二十五子㰘,其实也是太祖最小的儿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伊王,永乐六年(1408年)就藩河南洛阳,永乐十二年(1414年)卒。伊王传五世,共六王。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嗣王典楧因过被废。伊王一脉给后来就藩洛阳的福王一样,除伊定王外,多有恶名,最后被废除封国,未得善终。

今天的洛阳关于伊王的遗存不多,有一个老洛阳人口头习惯叫“九府门”的地方,位于老城区现今老集南与西大街交叉口的位置,“九府门”实际叫“旧府门”,原是伊王府南大门。伊藩被明世宗嘉靖削去爵位,终结王国。之后伊王府被修佛寺为名逐渐拆毁。“旧府门”原有的门楼建筑1991年在城建改造中被拆除。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也木有找到,放两张福王府的狮子吧[捂脸]

揭秘朱元璋26个儿子的最终下场(你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有几个儿子分封到河南吗)(8)

揭秘朱元璋26个儿子的最终下场(你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有几个儿子分封到河南吗)(9)

以上是分封在河南的三个藩王的简单概况和他们在封地的王府遗存。

坠欢莫拾,酒痕在衣。历史就像那滚滚洪流,冲去往昔的繁华,只剩下今人的叹息。这就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经典不衰的经验,强汉盛唐如此,大明亦是如此。

文中提到了,明朝分封在河南的是十一个藩王,今天只介绍了跟电视剧相关的明太祖的三个儿子,还有八位亲王,后面一期一并给大家介绍了。

感谢大家的阅读,有好的建议或者想交流的可以在评论区见。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