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根据湖泊进、出水口最高水位和最大流速,在湖泊进、岀水口建立栅栏作为防逃设施,栅栏高于湖泊历史最高水位,并在较大的进、出水口靠湖内侧距栅栏20~50米处设置防逃网。

②鱼种下湖前仔细检査栏栅、涵闸,修复防逃设施。根据冬季捕捞实际情况,及时清除大口鲶、鱸鱼、乌鳢等凶猛鱼类。

花鲢是不是养殖户心目中的白月光(花鲢是淡水鱼品种)(1)

③测水施肥:保持水体中氮与有效磷的比例为3.6:1,促进浮游生物的有效生长。阴雨天和水温、水位变化幅度大时,不宜施肥。施肥面积一般占总水体面积的1/3左右。

④生长检查:定期对鱼体抽样,用网捕10~20尾,检查鱼体的长势情况等,根据长势调整生产饲养管理方案。

⑤巡湖检查:每天巡湖1次,观察湖水水色、水位变化及鱼类摄食活动情况,有无发病情况,检查栏栅设施是否完好,发现情况及时处理。每周清除1次湖边漂浮物、腐败物等杂物。汛期密切注意水位上涨,及时加固栏栅撑物,捞取漂浮水草,以防栏栅的水阻与压力过大。做好生产档案记录。

花鲢是不是养殖户心目中的白月光(花鲢是淡水鱼品种)(2)

⑥防盜:搞好湖泊四周的治安联防,设点守湖,不定时的沿湖四周进行检查。

⑦防洪防逃:洪水季节,在栏栅靠湖水一侧距栏栅20~50米、主闸2~10米处,增设网孔为4.5厘米×5厘米的防逃网。

花鲢是不是养殖户心目中的白月光(花鲢是淡水鱼品种)(3)

⑧病害防治:一是病害监测。每年的4~10月,依据水产养殖动物病害测报规范对鲢鳙鱼的主要病害进行监测。二是病害防治。按《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规定执行。湖泊养殖鲢鳙鱼一般难以发病,一旦发病较难控制,各湖泊养殖企业可在每年的5月、8月,每立方米水体用15克生石灰投撒,以改善水质环境。

记好日志:包括养殖证编号,品种放养、饲养、生长收获,水质变化,病害发生发展,药物来源及使用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