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三个儿子的妈妈结婚(腾讯同妻报道中都指责了谁)(1)

文/公民与性别

citizens-gender

腾讯网《活着》栏目刊发了报道《揭秘同妻群体的空壳婚姻》,晚上19点17分,微信腾讯新闻以头条的规格转发了这篇文章,想必此刻,数以亿计的微信用户都已经看到了这篇文章。然而,同妻之痛能因此受到足够的重视吗?

1个小时之前,我看到这篇报道,除了“欣喜”媒体关注性少数议题外,最担心的就是这种“关注”给性少数群体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比如下面这些评论:

@陶宝:同性恋我不歧视!但是,你不喜欢女人,还娶人家,还家暴,这我就要骂你们了,你们知道现在有多少娶不到媳妇的吗?

@段皇爷:上次碰见个小伙搭讪,一接触就觉得不对,后来干脆问我:不试一次你怎么知道是直是弯?艹你妹的!老子提了个棍子追了他两条街!

是的,这篇报道在塑造了同妻的悲惨境遇的同时,也成功地把男同性恋群体再度推上道德审判台,至少涉及“欺骗”“家暴”“不负责任”“花心”等负面评价。

尽管原报道最后借用小德兰的话“同妻群体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社会和家庭的传统观念”“希望大家可以互相帮助,而不是成为敌人”,为同妻问题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性的解决思路,但从评论来看,效果并不怎么好,相当多的人,并没有get到这么多的意思,而只是简单地用新的案例来对同性恋群体进行指责。

本文无意为步入异性婚姻的同性恋辩驳,毕竟欺骗,无论出于自己什么苦衷,都是不当的。这是一种伤害。但更愿意通过对该报道的分析,探究包括结婚同性恋在内的导致同妻困境的责任主体,看看腾讯网这篇同妻报道都指责了谁,以便更好地解决同妻问题和改进相关报道。

以下按照文章报道的先后顺序来总结,形式为直接引用原文加《公民与性别》点评。

1.据保守估算,中国大陆已有1600多万女性嫁给了同性恋或者双性恋的男子,但大部分保持沉默。

《公民与性别》:同妻问题最紧迫的在于不仅数量多,且大部分仍然处于痛苦的沉默中。似乎看不到转机?

2.丈夫曾把同性恋人带回家后,她近乎崩溃。

《公民与性别》:丈夫的同性恋伴侣和同性行为是对同妻更深的伤害,将同性行为针对同妻公开化,其实是一种完全不在乎“妻子”的表现了。

3.在家中,夫妻两人形同陌路,几乎没有任何交流。

《公民与性别》:同妻在婚姻中遭受冷暴力,有夫妻名义,却得不到“爱”。

4.中国80%的男同性恋者会迫于传统婚姻,或者是传宗接代的压力而选择结婚,并且大部分在婚前不会告知自己的性取向。

《公民与性别》:同妻问题源于中国传宗接代的家族文化,一些男同性恋者在此驱动下“欺骗”了“妻子”。传宗接代文化和骗婚男同性恋的个人抉择是问题的关键。

5.王玉梅个性强悍,曾抓起切面的刀子与丈夫争吵,丈夫力气更大些,夺刀,拽着王玉梅的头便往墙上撞去,两人厮打在一起。

《公民与性别》:一些男同性恋容易成为家暴的实施者,同妻还要忍受身体伤害。

6.王玉梅回忆。为了孩子的名声,她选择不离婚。等孩子上高中或者上大学之后,她一定要离开这个地方。

《公民与性别》:孩子的存在解释了同妻们的沉默。孩子的年龄记录着同妻们遭受的痛苦。既为了孩子的名声,也为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完整的成长环境。

7.每到深夜,姚青便经常因微小的声音从床上惊醒,醒了之后便在房间里踱步到天亮。

《公民与性别》:同妻精神状况极差,容易失眠。

8.“他就是脾气好,不管我说他什么他从来不做声。有次我实在受不了了,要跟他离婚。他就跪下来求我,还给我写了一份保证书,承诺以后再不出去鬼混。”

《公民与性别》:一些男同性恋的求情成为牵制同妻抉择的因素之一,残存的“转变”的可能仍然给一些同妻以“希望”。

9.因为丈夫的军人身份,加上取证困难,她始终无法离婚,

《公民与性别》:特殊婚姻关系使得在法律上离婚的困难。同妻要离婚若男同性恋不同意,还有取证的困难。

10.婚姻法尚未出台对同性恋者进入异性婚姻及其离婚的相关规定。同妻不能受到法律保护。

《公民与性别》:同妻困境与同性恋立法的缺失有关系。

11.但她跟父母如实倾诉丈夫的情况后,父母并不支持她离婚,反而认为她是因为跟丈夫经常吵架所以变得疯疯癫癫。

《公民与性别》:父权制,家长的控制与无知使同妻处于孤岛,无法从家庭内部得到支持的力量。

12.同妻身份所带来的情感伤害是对其造成的最直接、最猛烈的冲击。据统计,90%的同妻出现了抑郁症的症状。

《公民与性别》:同妻遭受的心灵创伤最严重,无处解决,产生抑郁。

13.两个人在家中已经分床睡了多年,车建宇下班后回到家便坐在床上盯着手机。

《公民与性别》:同妻在婚姻内面临着性的剥削,无法在婚姻内得到性的满足。中国的性别文化客观上更大程度地约束了同妻的性。

14.如果早知道自己是同志,就不会跟她结婚。

《公民与性别》:性别知识普及不够,男同性恋和同妻都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

15.大部分同志通过社交网络约会见面,很多群在网上便能搜到。

《公民与性别》:同性恋社交网络使得更容易建立同性之间的联系,这更容易让同妻感觉自己受到伤害。

16.车在激情过后显得很沮丧。“同志的圈子是很现实的,很多人都喜欢年轻的小伙子,这个圈子里也没有什么感情,都是为了追求刺激和身体上的快感。”

《公民与性别》:结婚男同性恋备受精神摧残,既感到内疚,但又没有寻找理想同性爱情的希望。以至于只能活在悲哀的现状下。

17.朱兰发现丈夫的同志身份,感觉自己被欺骗,并向法院提起诉讼。

《公民与性别》:通过法律途径是同妻捍卫自身权利的选择之一。

18.婚前曼青知道丈夫的同志身份,两人协商结婚,婚后生活互不干涉,目的是给双方家里一个交代。

《公民与性别》:同妻中有一部分人属于形婚,这部分同妻相对来说不认为自己受到太大伤害。

19.她们在婚前就知晓丈夫的性取向,但是出于侥幸心理和对爱情的向往,她们认为男同在婚后可能会转变性取向,抱着这样的希望走进婚姻。

《公民与性别》:一些同妻缺乏对性取向的正确认识,还认为性取向可能改变。

20.尽管是同志身份,但他曾说过自己很爱他的老婆,因为有了孩子。

《公民与性别》:同妻家庭虽没有爱情,但可能衍生出亲情这种东西。

21.同妻属于艾滋病感染高危人群,小德兰在朋友的帮助下一起从事同妻和同性恋者艾滋病干预方面的工作。

《公民与性别》:同妻属于艾滋病感染高危人群。

综上。腾讯网通过该报道至少指出了同妻问题所面临的21个方面的困境和路径。同妻被塑造成完全的受害者,结婚男同性恋被塑造为可耻的加害者,道德残疾人,以及受害者。

腾讯三个儿子的妈妈结婚(腾讯同妻报道中都指责了谁)(2)

只是这只是某个层面的结婚男同性恋困境,对于还没有结婚,或者不准备和女人结婚的男同性恋呢?他们是不是有着更多的困境呢?他们又该指责谁呢?

其实,正如小德兰所说,同妻问题不该变成与男同性恋两者之间的敌对,应该从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的层面去寻求突破。当然对男同性恋骗婚,一如既往该谴责。这是腾讯网这篇报道的最大的意义吧。但愿该文没有给男同性恋带来更多的歧视。

腾讯三个儿子的妈妈结婚(腾讯同妻报道中都指责了谁)(3)

腾讯三个儿子的妈妈结婚(腾讯同妻报道中都指责了谁)(4)

腾讯三个儿子的妈妈结婚(腾讯同妻报道中都指责了谁)(5)

腾讯三个儿子的妈妈结婚(腾讯同妻报道中都指责了谁)(6)

腾讯三个儿子的妈妈结婚(腾讯同妻报道中都指责了谁)(7)

腾讯三个儿子的妈妈结婚(腾讯同妻报道中都指责了谁)(8)

#我是同性恋,我不会和异性结婚# 昨日,腾讯新闻发出专题《揭秘同妻群体的空壳婚姻》后,引来了社会新一轮对同性恋话题的讨论,但更多的是对同性恋者的指责和批判,因此我们需要站出来,让社会大众看到还有很大一部分同性恋者是拒绝走入异性婚姻的。

你站出来的方法可以是:

1、拿一张纸,写上:我是同性恋,我不会和异性结婚、我是同性恋者我不会走入异性婚姻、我是同性恋,我不会去骗婚或者其他你想说的话;

2、发送微博话题#我是同性恋,我不会和异性结婚#,并@同性恋亲友会 我们将会全部转发,让公众看到更真实的同志群体。

如果你没有微博,可以把照片发送至997652023@qq.com,小编会替你发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