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塞翁失马(丧马勿逐见恶人)(1)

《睽》初爻为阳爻,故题“初九”。文王所系爻辞为“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

“悔”,灾患。

初九体兑,兑为毁折,兑口六三互坎,坎为陷,其象有悔;阳居阳位,当位,兑伏艮为止,故曰“悔亡”。

初与四都是阳爻,失应,四当互坎,坎于马为美脊,故曰“丧马”。

兑伏艮为止,不与四应,故曰“勿逐”。

九四体离,离伏坎,离为日,坎为月,日往则月来,故曰“自复”。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塞翁失马(丧马勿逐见恶人)(2)

《说文》:“恶,过也。”无心为非谓之过,有心为非谓之恶。

诸爻皆失位,唯初九当位。三四五互坎,坎为盗,二三四互离,离为目,故曰“见恶人”。

朱骏声说:“见恶人,亦来者不拒之义。己遁则小人当远,人睽则恶人可见,子见南子阳货而接互乡是也。”

初九不应九四,非不与往来,不与同流。见者,非往见,来而不与之绝也。为何不与之绝?相信人都是可以教育好的。与人为善,既往不咎。

程颐说:“古之圣王所以能化奸凶为善良,革仇敌为臣民者,由弗绝也。”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塞翁失马(丧马勿逐见恶人)(3)

“咎”,灾祸。

去者不追,来者不绝,故“无咎”。

来知德说:“时正当睽,不可强求人之必合,故必去者不追,惟听其自还,来者不拒,虽恶人亦见之,此善于处睽者也。能如是,则悔亡而无咎矣。”

《象》曰:见恶人,以辟咎也。

“辟”同“避”。“咎”,仇怨。

爻辞言“见恶人”,目的是避免灾祸仇怨。

王弼注:“时方乖离,而位乎穷下,上无应可援,下无权可恃,显德自异,为恶所害,故见恶人乃得免咎也。”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塞翁失马(丧马勿逐见恶人)(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