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见商场里有福特体验店,还挺新鲜的。”小张所说的,是位于北京西直门凯德MALL内的福特电马城市展厅,店面在汽车商超店中不算小,有汽车展区、工作人员的办公区域和两组会客桌椅,供顾客休息或商谈购车事宜。

  店内只有小张一位顾客,他告诉笔者,自己并没有买车的打算,纯粹是“瞎看”,不过工作人员很热情,看到有人进店迅速起身相迎,在介绍车辆和解答问题的时候也很有亲和力。小张表示,鉴于商超店看车、试驾都很方便,如果他有购车意向,比起去郊区4S店,他更愿意在商超店订车。

  汽车商超店也属于一种体验店,面积一般在200平米左右,它的功能主要是品牌展示、车辆讲解、试驾和接受订单,至于交付及后续环节功能则交由其他机构协同完成。

  现如今,不仅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热衷于“铺店面”,传统车企也将触角伸向全国各大高档商圈,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福特、凯迪拉克、比亚迪等企业的商超店陆续开业,它们究竟做的怎么样呢?

汽车行业该怎么洗牌(传统车企驶入商圈销售)(1)

  以福特电马商超店为例,笔者特意挑选周末前往,店铺所在商场客流量很大,且位置靠近电梯,周围的服装店、首饰店也为其吸引了不少潜在客流,但真正进店的人很少,来来往往的人只在外面瞥一眼展车。

  商超店通常走极简风格,毕竟面积受限,展车已经占据很大地方。福特电马商超店内摆放2辆展车,最显眼的一面墙上挂各种选装配置,如色板、轮毂等,另一边则陈列着滑板、书包、T恤等周边,用以展现Mustang运动、自由的精神,算是基本满足一家商超店的“标配”,没有更多拓展和亮点。

汽车行业该怎么洗牌(传统车企驶入商圈销售)(2)

  同一家购物中心内的凯迪拉克纯电IQ空间同样十分冷清,在笔者短暂停留的十多分钟内,除了听到远处有女生说了句“这车真好看”,并无顾客进店。

  店内,LED大屏播放着车辆宣传片,选色板、轮毂样式悬挂在测,但遗憾的是,没有其他能够代表品牌文化、传达品牌精神的周边供顾客欣赏,这样一来,也就丢失了开设商超店的一项重要意义,同时也让进店的顾客缺失了一些收获和乐趣。

  有顾客告诉笔者,即便像凯迪拉克这样的品牌已经被中国消费者熟知,但他仍然希望看到一些生活周边、趣味周边的展示,哪怕是一个杯子、一顶帽子。他认为,这些小物件也是展现品牌设计理念、甚至设计实力的一种方式。

  这让笔者想到了Apple Store体验店著名设计师Tim Kobe的一句话,成功的设计,往往基于对体验和人类行为的内在理解,着力于塑造品牌的独特性与情感价值。新势力显然深谙此道,大到风格统一的装修风格,小到印有Logo的一支笔,试图在每一个细节上与顾客连通。

汽车行业该怎么洗牌(传统车企驶入商圈销售)(3)

  笔者在工作日晚上和周末走访了位于北京各个方位的不同商圈,期间也发现了比较优秀的传统车企商超店,比如坐落在北京金源燕莎商场中的一汽-大众ID.HUB,不仅陈列着自家多种多样的周边产品,而且店内功能区域设置丰富,专门为小朋友准备了积木桌、小帐篷。笔者注意到,像这样的积木桌成本并不高,许多餐厅为吸引顾客也会在门口摆放,但由于不重视清理,积木凹槽大多很脏,一汽-大众店内的却很干净,细节令人满意。

  此外,笔者还从一家购物中心处了解到,商场出于对租约稳定性、带客能力和营业额的综合考量,更欢迎传统汽车品牌入驻。传统车企具备承租能力强、租赁时间长的特点,属于优质租户,且对于一些优质购物中心来说,对于入场品牌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比如品牌调性需要与商场定位一致,两者相辅相成,对商场标定高端化、打造数字化智能化标签多有益处。

  这也就意味着,传统车企在开设商超店时,对物业方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议价能力。在商圈场地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这是相当大的优势。

汽车行业该怎么洗牌(传统车企驶入商圈销售)(4)

  事实上,“体验店(或者叫城市展厅)”并非新势力首创,早在2013年,奥迪就在北京开设了亚洲首家“Audi City”,不仅展示车辆和奥迪最新的前沿科技,还会不定期举办一些活动与展览,只可惜,它已于2017年关闭,它所在的东方广场也迎来了新租客蔚来;还有位于三里屯的奔驰Mercedes me,也已在2020年6月停止运营……

  随着蔚来、特斯拉等进入商圈,新势力纷纷开始“跑马圈地”,可以说,传统车企是被“卷入”这场商圈争夺战的。一位资深营销顾问表示,以用户为中心的汽车新零售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传统车企迟早会去拥抱新零售业态,只不过如今在环境的推动下,更早一步做出了行动。 同时他也指出,商超店作为新零售的一种形式,照猫画虎没有意义,企业应认真思考本品牌潜在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和体验,甚至帮助用户发现自身需求,有的放矢,长效经营。(车讯网 沈丹发自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