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我怎么样我心里有数(我怎么样都无所谓)(1)

你是不是从小到大听了无数次:“只要你过得好,妈妈咋样都无所谓”,“只要你觉得幸福,妈妈一辈子这样过都行”。

然后,你心理像堵了一块石头,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但最后还是按妈妈的意思来做?

你是不是也对爱人这样说:“你看吧,你觉得好就行,我无所谓”

爱人不是以沉默回应了你,就是按照你的想法来,最后还死不情愿的给你一张黑脸?

以前的你,不知道妈妈给你的爱像一把钝刀子,无形的伤害了你;

现在的你,延续那样的方式,对你的爱人、孩子也在实施无形的伤害。

也许你还没有意识到那是什么样的东西,把你的爱变成了一把刀,让你和亲人之间互相伤害。

那么,让我告诉你,那是“善意的操控”:

以善意为名,操控对方的内心;

它是情感上的暴力。

你对我怎么样我心里有数(我怎么样都无所谓)(2)

01 善意的操控是情感暴力

人与人的关系,有时单纯,有时复杂。

有一种人,他们生气了会直击攻击你。

比如,你小时候考全班倒数,你妈看见气不打一处来,不分青红皂白,会直接给你一顿暴揍,并指着鼻子警告你:下次再考这么点儿,看老娘怎么收拾你!

这种人也对你实施了暴力,虽然身体上和情感上都有,但是是直接的,把不满直接表现在情感上和行动上。

这种人,我们称之为攻击性人格障碍。

我们对这种人的伤害,是能清楚的知道的:

我妈是暴脾气,生气是会动手打我的;

我也知道该怎么反抗,要么躲,要么跑,要么直接顶嘴......

可还有一种人,会隐藏敌意和攻击性,用爱的语言去束缚、虐待、折磨你。

比如,还是考试砸锅,你妈看着跟零蛋差不多的分数,啥也没说,一脸阴霾地走了。

你小心翼翼地偷看妈妈的脸,手足无措,欲言又止,心里比挨一顿骂还难受。过了一会儿,你胆战心惊试探地跟她说:妈妈,我想出去玩一会儿,行不?

你妈眼皮都没瞭你一下,说:随便你,想做什么做什么去。

可心思敏锐地你感觉到,妈妈其实是超级生气的,而且她似乎不愿意我出去玩儿。于是你怕妈妈难过,不得不又坐在了桌子边,心里无比委屈,悄悄地抹了眼泪。

结果,过一会儿妈妈过来却说:想玩就玩呗!

听到这样的话,你是不满的,心里堵得慌,甚至是愤怒的,但是又没理由说什么,只能默默地化解心中的不快。

其实,妈妈对你实施的是情感操控,是情感暴力。

她们隐藏了自己对你考试成绩的不满,假装没有生气,显示自己大度,可用脸上的阴云来让你心怀愧疚,用“随便你”来不承担责任,用“想玩儿就玩儿”来掩饰自己的虚伪。

我们将这种人称之为迎合型人格障碍的情感暴力。

你对我怎么样我心里有数(我怎么样都无所谓)(3)

对于这种人给我们造成的伤害,往往无法分辨:

总以为是她们的爱,但不愉快的感觉却常常萦绕在心头,想反驳、逃离他们的时候,却又有深深的负罪感。

于是,慢慢的,无法了解自己的感受了:是爱他们吗?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爱,是因为他们是至亲,应该爱。

不爱,是因为总想躲着点儿,却愧疚,却亏欠。

你对我怎么样我心里有数(我怎么样都无所谓)(4)

02 情感暴力是亲密关系的隐秘“杀手”

情感暴力是非常难以分辨的。

这里我举几个常见的例子:

孩子不学习,成绩不好,有的妈妈会说:你这样,我特别痛苦!

这个孩子就觉得很对不起母亲,于是跟妈妈说:对不起,我会好好学习的,不要难过了,请你原谅我。

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有多少个孩子曾经是为了让妈妈多笑一笑而学习的?

反正我是这样的孩子。

可还有更恶劣的,有的妈妈会说:看着我为难,没面子是不是很有意思?你是故意这么做的吧?

或者,有的妈妈会说:你这样,妈妈好害怕呀,随后给你哭的稀里哗啦。

遇到这些戏码的妈妈,你会是什么感觉?

心里有一万个冤,可是能说出来吗?

你妈都那样了,你能跟她说,我就是学不会,不想学吗?

说出来我就是个不孝的孩子,就是个坏孩子,就是个被妈妈讨厌的孩子啊!

我好愧疚,不希望妈妈这么说,看来都是因为我,哎!

总结一下,妈妈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我好“,”都是因为我“,我应该感到惭愧甚至是羞耻!

恭喜你,你妈成功了,成功地“以爱为名“操控了你。

沉重吗?

沉重!

明明是你受到了妈妈的攻击,可为什么却难以反抗,只是觉得沉重呢?

这就是情感暴力!

外在是“爱“,内在是“杀手“。

你对我怎么样我心里有数(我怎么样都无所谓)(5)

我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士来访者,在向我诉说她与老公之间的困惑时,这样描述的:

“我老公跟别人借了10万块钱的借条被我发现了,我追问了几次,他只是说替别人借的,之后就成了哑巴,什么也不说了。”

“他平时可是没有小金库的,他的零用钱都是我给的,我是很大方的,每次都给很多呢。”

我问她:你老公是不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才不愿意跟你说实话呢?

“怎么可能,他爱喝酒,我就让他去,我平时都随他的性子呢,哪能还有不开心、不自由的?“

可之后,又不满地补了一句:“每天晚上都去喝,也不怕喝死!“

我又问:他是不是故意躲着你?

她回答:怎么可能?我可是跟他说,给他自由的。

“表里不一”这个词用在她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虽然说给老公自由,可是脸色和语气上却传达出限制、厌恶和抗拒。

嘴上是“自由“,言语之外却是”捆绑“。

她老公感受不到么?怎么可能!

每晚喝到酒醉再回家就是对这种“捆绑“的抵抗。

这种类似的情形在我们中年夫妻的家庭中很多见吧?

所以说,看得见的爱底下却传递着看不见的束缚和操控,这种情感暴力使我们原本亲密无间的关系变得疏远,甚至是逃离。

所以,隐形“杀手“名副其实。

你对我怎么样我心里有数(我怎么样都无所谓)(6)

03 学会用心去看,别让自己的爱变成刀子,也别让别人的爱伤害你

伟大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愤怒很善于伪装。

的却,这个世界上可能最难分辨的就是“变装后的愤怒“了。

比如,前面说到的那些妈妈们,孩子学习差,她们是生气的,愤怒的。

可她们真正接受不了的是”孩子学习不好”的这个事实么?

当然不是!

她们真正接受不了的是“孩子没有满足她们的期待”。

所以,她们用“爱你“”为你好“”都是因为你“来伪装自己的愤怒。

而那位控诉丈夫的来访者,她的愤怒是因为老公借钱,酒醉吗?

有这个原因,可真正愤怒的原因是“老公对她的爱视而不见”。

她不想告诉老公自己的真实想法,就用所谓的“给你自由“却“不自由”的控制来掩盖自己的愤怒。

更可悲的是,无论施加情感暴力的人还是受其虐待的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些伤害。

也就是说实施情感暴力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控制别人、拒人于千里之外,意识不到自己正在用“爱”束缚对方、伤害对方。看上去是为了对方好,实际上却在慢慢折磨对方,最终同归于尽。

而被虐待的人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被虐,只是觉得常常怀有负罪感,总是畏首畏尾,身心无法伸展,慢慢的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想要做什么事、不想要做什么事,最后变得踌躇不前,对生活绝望。

所以,心里“杀亲”,我们都是局中人。

想要逃离情感暴力的施虐者,避免自己也成为那样的人,就一定要学会用心去看,并养成习惯。

与人交谈过程中,不要只专注对方说了什么,更要专注对方的表情。

当表情与说的话出现矛盾时,真相一定是表情背后想表达的内容。

也就是说,此时说的话都可以不听,要用眼睛去看,用心去体会对方想传达的信息。

同样,我们也不要变成情感暴力的施虐者,与对方交流时,要表里如一,不满可以用非暴力的语言表达出来,自己的需求也可以直接告诉对方。

最后,把那些“只要你好,我怎么都行”的说法从你的世界里抛弃吧!

别让自己的爱变成刀子,也别让他人的爱伤害你。

人,只有自己好,自己幸福,才能带给别人幸福;

人,只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不会索取别人来替自己分担;

人,只有正视自己心中的脆弱,才不会要求别人强大来满足自己的脆弱。

PS:情感暴力是我们亲子关系、婚姻关系中最隐秘的刀子,情感暴力的表现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会在今后的文章中系统地为大家描述,欢迎亲们关注和阅读。

作者:心语|情感咨询师,擅长社交、婚恋、亲子、情感心理咨询和答疑解惑。期待和你一起探讨,共同寻找生命密码。心有灵犀,在一起,不孤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