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浏览新闻的时候,看到了一件事,湖南的某女士因为失眠,服用安眠药20年之久,结果出差的时候忘了带药,当场就不省人事了。

好友把她送到医院后呢,还出现了幻听、幻视的现象,在急诊室里大喊大叫,后来医院诊断大姐服用安眠药成瘾,出现了戒断反应,接而导致癫痫和精神障碍现象的出现。

就在前段时间,我面诊的时候也碰到了类似的患者。一位四川大哥说自己晚上睡不着觉,心烦意乱,感觉有小蚂蚁在心口挠,在当地医院看了又看,后来只要有治疗失眠的方子,都会拿来尝试,但因为瞎尝试,久而久之症状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到后来大哥只能依靠安眠药来入眠,但是安眠药的危害大家又有所耳闻,所以今天大哥就抱着试试的心态,来到中医门诊看看有没有办法调理一下。

内心焦虑不安失眠多梦怎么调理(心烦失眠该咋办)(1)

事实上,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有失眠这个问题。白天忙碌一天,晚上想睡个好觉,偏偏翻来覆去睡不着,要么就半夜经常醒来而且醒来的次数会超过两次或者三次,甚至更多,还有甚者是常常做噩梦,噩梦的情节就像电视连续剧一样,除此之外伴随着失眠的同时还有心悸、焦虑、浑身乏力、精神萎靡不振等等,下面我就从中医的角度来带大家认识失眠的原理,告诉大家治疗的良方,希望可以解决你的困扰。

首先在中医里面,失眠是一个整体性问题,并非你某个局部器官出现问题,换而言之,你的脏腑中任何一个出现问题,或者气血失衡,都有可能导致失眠出现。

有医生说,你失眠是因为心出现了问题,因为心主管神志。

还有人说,你脾胃是出现问题才导致的失眠,因为有句话叫作:胃不和则卧不安。

还有人说,你是身体有内热,是心脾两虚,是肝肾亏虚。

以上这些说法没错,但不够全面。

中医讲究阴阳平衡,人在白天工作晚上休息也是暗含了这一道理。白天精气充足,可以充分活动,晚上休息恢复精力,好继续第二天的工作,但失眠的人,晚上没办法休息,第二天自然就萎靡,这就是失眠的原因——阳不入阴。

这一概念正出自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中对失眠的一种病因归纳,原文为:“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

内心焦虑不安失眠多梦怎么调理(心烦失眠该咋办)(2)

就好比人的身体内有个小太阳,白天为你发光发热,晚上落日用以修养,东升西落生生不息。失眠就好比,你的小太阳无法下落,后果就是你会很亢奋,晚上夜不能寐,心神困扰。

要想治理好失眠,一定要知道“阳不入阴”的原因。大体上可以分为3个:第一,是阳太多了。第二,是阳入阴的通道不通了。第三,是阴太少了。

这时候就很明显了,如果阳气太多我们就削阳,如果通道有问题我们就清理打通,如果阴少我们就补充阴份。

通俗点来讲,就是你身体的里面的小太阳,如果功能太强,我们就稍微降点功率,如果是小太阳下沉的道路堵塞了,我们就疏通一下,如果水分不够,我们就加点水分。

第一种情况,阳气过于旺盛。

我前面提到远道而来的四川大哥,就是这种类型。当时看他的舌诊,火红火红的舌头,舌头上没有一丝舌苔。

这代表着患者的舌苔已经被烧没了,整个人津液极其缺乏,后来询问患者的饮食状况,果然是喜欢吃辣,顿顿少不了辣椒,自然就形成了舌红无苔,心烦难眠,虚火上升,搅得心里不得安宁。

看到这里,心里大概有数了,就开了医圣张仲景的《黄连阿胶汤》:黄连20克、黄芩10克、白芍10克、鸡蛋黄2枚、阿胶15克。

张医圣的方子可谓是中医瑰宝,只要病症对了,效果绝对是立竿见影,而这个方子就是专门针对气旺血虚,气为阳,血为阴,气太多了血太少了,气不能归藏于血,阳不入阴,从而出现失眠症状的患者。

这道方子的煎煮颇有讲究,:阿胶要单独拿水蒸,直至化成液态;而黄连 黄芩 白芍这三味药按照正常方法煮好,再把液态状的阿胶,加进去,最后再把两个蛋黄打在汤药里面,用筷子朝着同一个方向搅拌均匀,做好之后,睡前一个小时服用,如果是症状特别严重的患者,可以一日服用三次。

针对这个药方,我们可以辩证看待。

我们前面说到阳气过于旺盛,心火就下不来,一直往上烧,心肾不交,就睡不着。基于这点,我们再看这个方子。

首先是黄连 黄芩这么一个组合,黄连性寒配合黄芩直扑心火,两者都是清热药,黄连负责把心和胃的热清掉,黄芩负责把胆和肺里的热清掉。黄连和黄芩配在一起,把中上焦多余的阳热全部清掉。

黄连和黄芩都是苦药,而 阳入阴的需要的动力就是要祛除火热,这两味药可谓是用得非常巧妙。

再看白芍和阿胶,白芍是养血柔肝,补充肝血的重要药材;阿胶就不用多说了,在生活中已经非常普遍,可以补充血液里的血浆。

内心焦虑不安失眠多梦怎么调理(心烦失眠该咋办)(3)

为什么要补血?前面我们说到阳气挂在空中无法下沉,实际上是气旺血虚的状态,在汤药里加入白芍和阿胶自然就没有问题。

最重要的,也是患者看来最摸不着头脑的就是鸡蛋黄这一药引子。

从形上来说,蛋清包裹着蛋黄,鸡蛋属阴,蛋黄是阴中之阴,善于滋肾水。

很多人不理解,这鸡蛋黄为什么还可以当成中药来入药?在中医理念中,世上万物都可以入药,就看你能不能捉摸清楚它的属性以及特点,其实鸡蛋黄在我看来是引阳入阴的重要组成。四川大哥用完药之后,很快就和我反馈,当天睡得很香,往后的一周时间内,除了和老婆吵架那晚没睡好之外,其他时间睡眠质量都不错,这就代表对症下药这一步是走对了。

第二种情况,阳入阴通道堵塞。

可能有人会问,身体里面有这么一个通道吗?我怎么不知道。如果把身体看为上下两焦,上焦为阳,下焦为阴,那阳入阴的通道就是这个承上启下的中焦。

所以,中焦不通的人会失眠,就是大家常说的:胃不和则卧不安。

这时候就不得不说起半夏秫米汤了,它是《黄帝内经》里为数不多的珍贵名方,流传了很多年。

这个方子非常简单,只有2味药:一味药是半夏,一味药是秫米,秫米就是高粱米。

用半夏10g,高粱米15g,加水正常煎煮,睡前一小时左右服用。

这两味药都是引阳入阴的,清通了中焦的通道,把上部的阳引入到下部的阴里面去。

在这里稍微说点题外话,如果把心神理解成阳,心体理解成阴,阳入阴的通道就是心。如果总想着外面的事情,漫游天际心神不宁,也同样会失眠。

解决这种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抽离出来,静下心,无事听听舒缓的音乐,自然会有一个好的睡眠。

第三种情况,阴不足。

其实这种类型症状的人群是最为庞大的,常见的是中老年人和阴虚体质的人。

阴血不足,小太阳无法冷却,导致亢奋难以入眠,而事实上这类人除了失眠,往往还会晚上盗汗,全身发热,心烦,这些都是因为身体里阴血不足的缘故。

针对这种情况,最推荐的方子是酸枣仁汤:

炒酸枣仁30克,知母10克,茯苓10克,川芎3克,生甘草5克。

只需正常煎煮服用,每天3次,就可以有效改善体内阴血不足。

酸枣仁汤显示重用炒熟的酸枣仁来补肝血,酸枣仁,就是枣里面的种子,种子最具精华,可以大补肝血。

另外,酸枣仁在中医药材里面擅长收引,能把心神收回来,助于睡眠。

其次是知母 茯苓,这个组合大家都很熟悉了,这两味药是发挥本身特质,补充血管里的津液,也就是补充阴血。

最后川芎 生甘草也有说法,川芎是一味行气活血药,用来顺肝性。肝最郁结、堵塞,所以稍加一点点川芎,能够让气血流动起来。生甘草有甘缓作用,让药性走得持久一些,同时还可以生津。

基本上常见的失眠,就这3种类型。如果有失眠症状的朋友,一定要先判断自己属于什么类型,其次再对症下药,当然还是建议去找医生问诊,千万不可盲目吃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