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河 原创作品

淮南家乡美食 故乡在淮南美食记忆(1)

天然食材

巍巍八公山,悠悠淮河水。千里淮河孕育出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自古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名风淳朴。当地流传了上千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谚语让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引以为豪。这里四季分明的气候,丰富的水资源既盛产南方稻米,又盛产北方麦黍,还是天然渔场。素有北方“鱼米之乡”的美誉。史书记载淮南古称“州来”,最早可追溯到夏商时期的淮夷之地,形成于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汉高祖刘邦封战将英布为淮南王设立淮南国,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这里是我出生的故乡,也是我二十多年前一直未曾离开过的地方。如今虽已离开多年,但我每年还是会回到这里看一看年迈的父母,聚聚亲情,品一品故乡的老酒,尝一口童年的味道。

对于一个熟悉这个城市的人来说,寻找记忆的最好方式就是那些散落在街头巷尾的地方小吃,每一种街头小吃都自带有浓浓的烟火气息,简单又淳朴,像极了当地人性格。

我常记忆的是淮南遍布街头的牛肉汤馆,老板热情而厚道,凸显出典型的北方人特征。食客落座后一声“老板来碗牛肉汤俩烧饼”,“好嘞”,随着老板一声应和,顷刻间老板取一盘大的瓷碗,从滚烫的牛骨汤锅里盛上半碗汤,再放入当地的豆饼粉丝面筋熟牛肉撒上香菜淋上香油辣酱,瞬间呈现在你面前的就是一道地方美味。就着刚出炉金黄酥脆的烧饼咬上一口,再趁着热气喝口汤那种热乎乎的感觉瞬间能传透全身,连着几口已能感觉到微汗顺着毛孔倾出。喝完了汤若是你觉得不过瘾,热情厚道的老板还会免费继续给你添加,直到你吃饱喝足满意为止。寒冷的冬天来上一顿那可是最佳的暖身方案。

淮南是豆腐的发源地,豆腐美食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如今的吃法也是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蒸焖烧卤炖如今又衍生出更多做法,其中豆腐脑是最受欢迎最地道的街头小吃,是足以可以和淮南牛肉汤媲美的另外一种淮南名吃。豆腐脑不同于豆腐,完全是由豆腐花凝结而成,工艺比豆腐还要精美,细腻爽滑晶莹剔透是它的显著特点。尤其是夏天花个一两元钱来上一碗,喜欢甜味的撒上白糖,喜欢咸味的浇点陈醋配以腌花生豆丝海带,那种感觉是入口即滑,清凉爽口瞬间沁入心脾,真是淮南人的最爱。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豆腐脑不耐饿,有种吃再多都不饱的感觉,所以一般还要外加一碗淮南人所说的辣糊汤配油条。那种盛辣糊汤的长嘴铁皮桶只有淮南本地才有,为了保温壶身都会用隔热棉包住,只露出长长的壶嘴。老板手握壶柄对着碗口一掀即倒满一碗,食客就着汤再撕上两根油条泡入汤内连吃带喝。爽得全身有种想飘的感觉,即便已经吃饱到最后甚连碗底都有想再舔一下的依恋。

以上这些关于淮南小吃的生活记忆,今天就记到这里,如果你喜欢请到我的故乡来我一定请你尝个够。

作者简介:刘航,笔名山河,现居深圳,自媒体从业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