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秋臣
【电视剧 长安十二时辰 1-10集剧评】
雷佳音和易烊千玺主演的《长安十二时辰》口碑爆了,全网都在激烈讨论,叶秋臣也被强烈推荐去看了此剧。近些年来,国产电视剧已经很少出现8.5以上的高分了,但《长安》硬是凭借考究的台词、演技、布景和剧情,成功脱颖而出,获得无数褒奖。
虽然几乎是人人点赞的程度,但《长安》却是一部并“不好看”的剧,“不好看”也就是“不容易看懂”的意思。其中有些设计的台词藏的意义实在太深,可谓细思极恐。
因为叶秋臣并没有追上最新的进度,所以这一篇只写给1-10集中我印象最深刻的15句台词,后续有机会再补上10集之后的其他金句。
1.张小敬:多数男人所说的和所做的,都不一样。
这句话本来是一种贬义的表达,暗指心口不一。但自从郭利仕给李必解读了圣人话中的另外一层意思后,叶秋臣就发现这部剧的台词不能只是仅仅剥开洋葱最表面的那层皮这样简单。
张小敬这个前长安不良帅看似放浪不羁,但其实身体里却藏着一颗最柔软的心。他可以为了给小乙留个全尸而砍掉自己的手指头,还会不顾自身安危去调查凶狠的狼卫,这一切都是在他已知自己死刑难以更改的前提下做出的,他本质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
张小敬作为《长安》的男主角,他的个性和人格奠定了整部剧的基调。虽然李必骗了他可以撤销死刑的事,但张小敬最信任的人其实就是这个靖安司司丞。也正如徐宾所说,他深爱长安的百姓,因为相信李必会成为带给他们幸福的人,所以才会拼死卖命。《长安》里与张小敬有接触和交手的人颇多,看尽人情冷暖的他早已内心通透,也只有李必能够让他说出“很多人说的和做的不一样,希望你不是”这种话,代表着李必是他相信的大唐未来。
2.何监:穿对了皮,才知道你是谁。
这句话的讽刺意味很重。
剧中的意思是何监告诉张小敬需要“人靠衣装”,但其实他想要表达的远不止如此。
这层皮,并不只是衣着光鲜才能被人看得起的意思,还暗含着如何去伪装一层“皮”保护自己。
张小敬看似粗犷放浪,但他所作所为实际上却是最细腻的人,他用一层“粗”的皮掩饰了“细”的内心。
李必看似十分安分守己,但实则内心藏着很深的宏图野心,他在用“静”去隐藏内心的“动”。
3.曹破延:太阳升到最高,就该落了。
这句话既说了未来的长安,也说了所有人即将到来的命运。
事事如此,人人如此,达到顶峰,必然会有所回降,任何人和事物都需要面临从顶点坠落下来的落差。
曹破延的这句话,与之后太子和李必的一段对话,寓意多有相似。
4.太子:世人为何觉得夕阳美?
李必:不再刺目。
太子:但也落了,虽然第二天还会升起,但新阳和旧阳却早已不同。
许多看似和曾经相同的东西,其实内质和属性早就变了,只不过披着相似的皮囊,混乱了观察者的视线。
5.张小敬:你今日没见过,往日也不记得。
看到这句话时,叶秋臣才明白什么叫做“把秘密烂死在肚子里”的真正意义。
最可怕的并不是说出秘密这个行为的本身,而是这个行为难以预测的延续性。
6.朝堂之上,处处伏兵,要惜身。
很多人说,年轻人才有犯错的资本,因为他们还拥有能够通过吸取教训而改变的未来。
但这部剧里只有二十三岁的李必,却并非如此。他为了办案选择剑走偏锋,心里是为了大唐百姓和太子荣耀,但形式上的确存在错漏。何监说自己早已不在乎这些错误,是因为他年纪已大,未来晋升空间极为有限,大概率就此终老一生了。但李必尚且年轻,希望他大好的仕途不要因一时的错误选择而葬送。
李必的年轻,其实没有犯错的成本。
7.程参:我还要赶到李太白那儿拜会献诗,他今日喝了大酒,看什么都美,让他一传扬没准就能红遍长安城。
这代表着那个时代中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们,一种迫切渴望幸运的心境。
有时候“怀才不遇”和“泯然众人”,只差“李太白”的一句话而已。
8.右刹:我说,你听,没有问。
面对曹破延关于崔六郎是暗桩的质疑时,右刹只用了以上七个字就打发了这个忠心的属下。
所处的位置越高,其实越是不必去解释太多。
属下遵守领导的命令,靠的不是你讲的道理本身,而是因为忌惮你的权力。
9.何监:我也想知道自己是善是恶。
大司仪:善恶的判定由不得吾等。
这句话告诉你,在《长安》这个故事里,没有人是绝对正确或是绝对错误的,大家全部都有自己的立场,都是在自己的立场上做事。
不同立场下的交涉,其实活在夹缝里的人才最难。
在相似的立场下可以容忍同盟者的错漏,在相悖的立场下不论对方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预期,都要进行干涉和阻拦。
右相有他坚持的“对”,张小敬也有他不得已所以必须犯下的“错”。
10.何监:诗文如刀,握不住便不该肆意而作。
正如我们熟知的《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看《长安》都有自己对这部剧的独特理解,它的深度是随着观影人群的阅历和层次来区分的。
正如叶秋臣解读的这15句话一样,文字的力量在于作者在创作时隐藏的深意,以及如何去掌握“词不达意”和“词能达意”之间的微妙差别,甚者可以站在一个“词超达意”的境界上。
文字最可怕也是最难以预测的,就是旁人对其进行的解读。
要知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句话其实是在告诫写字儿的人,若是难以掌控旁人的解读,就不要太过随性地创作,否则总有一日会自食“恶”果。
11.张小敬:他们在泥地里,你在庙堂上,还不是因为你们生下来,怀里揣的本钱不一样。
曾经很多人觉得,有些人不够成功,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
直到看了这个完整的世界后才发现,其实“竞争”这个词,本来就是给相似起跑线上的人而准备的。
那些落在起跑线之后的,怀里没有那么多站在起跑线上的本钱。
12.葛老:我喜欢看人做选择,究竟是保住最宝贝的东西,还是去做个好人,你常常能看到有趣的结果。
许多事情在还未经历到自己身上时,往往都能做出最符合道德标准的决定。
很多人在做错事之前,也都明确知道正确的答案是什么。
但许多的选择,可能两边都是“错”,你只能舍弃那个“更错”的选择。
小乙是一个忠心的手下,但长安是许多人的未来。
张小敬若是不选择后者,那么前者也会被这一场浩劫吞噬。
张小敬如此,所有人也都是如此。
13.瞳儿:我是不是傻子?
张小敬:因为你只选择看美的东西。
瞳儿当初被负心汉卖身青楼,如今再次被男人伤透了心,她喃喃自语反问自己是不是个傻子。
有时候很多女人可能并不是看不懂眼前的男人,她们只是不愿意去相信。
像瞳儿一样,她们只选择看到美的一面,而刻意忽视了丑的本质。
故而,自己骗自己罢了。
14.熊火帮:张小敬不怕死,你们只要让他在死之前明白,活着有多难受就行。
在《长安》里,叶秋臣发现很多人都不怕死。
与其说是不怕,不如说是早已经看得淡然,譬如张小敬、小乙和曹破延等等。有些人是因为命好像本来就不属于自己,有些人是知道自己的牺牲才能换来关切之人的平安。
没有人是真的“不怕死”,而是他们更在乎其他人的生命。
张小敬不怕死,他怕的是自己在乎的人因他而死。
15.右相:话不是说出来就有用的,要看听话的人愿不愿意听。
右相是这部剧里面,城府最深的人。
他可以用一堆破口的碗碟让郭利仕从此失宠,对所有的盟友和对手的弱点也都了如指掌。
右相这句话其实揭示了许多潜在的规则,有时候并不是看你说的道理是否正确,而是看听话的人是否想听。若是想听,错的也能变成对的。若是不想听,道理再正确也没用。
除了以上这15句台词之外,许多情节的设定也都是寓意颇深,譬如闻染的爹当初捉狼给大家一饱口福的时候,狼在捕兽钳里伤了一条腿,而他也是此时被敌人弄残了一条腿,这种相似性引发了更加深层次的思考。于是观众们便不再只是看着稀里哗啦打打杀杀的画面感觉挺热闹,反而让很多人觉得如果没有把这些道理发现并读懂,才是追这部剧最大的遗憾。
《长安十二时辰》是近期叶秋臣看得速度最慢,也是看得最认真的一部剧。其中有好多片段都是来回拖动进度条,截图无数张,反反复复琢磨很多次,直到彻底认为自己粗懂皮毛了,才肯挪到下一幕。并不是因为里面大多数的台词偏古文所以难懂,而是因为这些设计总是话中有话,往往藏有很深的伏笔,遂不肯错过所有的细节,只得放下赶进度的节奏去缓慢追剧。然后你就会发现,这部剧若是仔细品鉴,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不说了,继续追剧去。
文/叶秋臣
———————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叶秋臣)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