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这是教学大纲中对文言教学的要求那么,怎样来按要求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呢?本文就从诵读、翻译、中心把握三方面来浅谈文言教学的一些体会,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究?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究(浅谈文言教学的几点体会)

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这是教学大纲中对文言教学的要求。那么,怎样来按要求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呢?本文就从诵读、翻译、中心把握三方面来浅谈文言教学的一些体会。

众所周知,我国拥有无与伦比的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记录,走向未来的借鉴,而这些文化遗产绝大多数是靠历代的文字记载而延续下来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文言文。因此学习文言文,懂得一些文言知识,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仅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还能够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和表达能力。本篇文章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关于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一、 文言诵读

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重要的手段。学生在诵读中,对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会逐渐感到习惯,会逐渐积累若干词汇和句式,会逐渐加深对文章的内容、情感和章法和理解和体会,从而达到领悟的目的。

学习文言文的主要困难是词句古奥难懂。文言远离我们的时代,许多词语的意义、语法特点,我们感到陌生;记载的历史文化、典章制度,我们又不熟悉,或者从来没有接触过。解决的办法就是去理解它,熟悉它。要多朗读,多背诵,多理解。

首先学习文言文要多朗读,多背诵。要在初步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反复朗读课文,读流畅,读出语感来,要读到流利上口,一直到读熟。熟到什么程度?一般说来,提出某一段或某一句,就能知道出自哪一篇,是什么意思。朗读时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随着理解的加深,要读得抑扬顿挫,读出感情。只有熟悉了古文句读,才能够理解语句含意,才能加强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如《史记》中《鸿门宴》一课情节跌宕起伏,波谲云诡,读来扣人心弦,利用此特点,引导、点拔学生多读,以此来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把握来带动对疑难语句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语感来推断疑难语句的能力。 有些篇目要熟读成诵。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以学习文言词语为例,整篇文章记熟了,其中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也就都记住了;记得越多,越能够触类旁通。要注意的是,背诵应该是经过多遍朗读后,边体会,边记忆的自然结果,而不是单纯地机械地死记硬背。

其次要学会积累,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的词义和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然后,在熟读和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文意,了解各篇的文体特点和创作风格。

二、文言文的翻译

高考中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考查,也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检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由于这类题有沟通古今的作用,学生在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既要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因而在翻译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文言翻译的原则

第一,翻译文言文要讲求“信、达、雅”三个基本原则。

⑴信。即对于文言词语的解释、翻译要正确无误,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异,最忌望文生义,穿凿附会。如贾谊的《过秦论》中“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中的“于是”,出现在现代文中通常是一个连词,而据语境应解释作“在这时”或“在这种情况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佘烈”语句中的“奋”应释作“发展”而不是而今常见的“振作”“奋力”“奋勇”之义。文言文词语的释译要做到“信”,一是要根据语境加以推敲,使词语的解释恰切入理;二是多查阅古汉语字典、词典,寻求释译的依据;第三是不要一味迷信有关参考书的注释,包括语文课本的注释,要敢于质疑,勤于思考,使解释精当无误。如《过秦论》中“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文中“橹”,注:“盾牌”,全句意为“血流成河,可以漂浮盾牌”,此注不切实际,字典中“橹”有两条注释:(1)使船前进的工具,比桨长大,安在船梢或船旁,用手摇;(2)〈书〉大盾牌。资料显示,盾牌乃古代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箭的武器。兵士作战时一手持盾牌以遮挡刀箭、防护身体;一手持刀箭以刺杀敌人。据此可推断盾牌是质地坚硬、一平方米见方的板块状金属,这样的金属是不可能浮于水面的。结合文章内容看,在第二作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天下诸已困的惨败画面:数百万的士兵倒下了,他们的鲜血流成了河,在血流成的河流之上,简直可以摇橹行船了,以此突出九国丧亡流血之多的惨败局面。所以,“橹”释为盾牌,与客观实际相悖,且有碍于文章内容的表达。正确的注释应该是:“血流成河,可以荡桨行船。橹,船前进的工具,指代船。”这一解释无疑更为恰切入理。

⑵达。即文言语句的翻译要做到通顺流畅。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把简要的语句中省略的字眼补出来,而后译。如“沛公军(于)霸上”(《鸿门宴》),“没死以(之)闻;诸侯(之子孙侯者,其继)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等。二是要把特殊的文言句式(如宾语前置、介词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按照现代汉语习惯进行语序调整,使之翻译起来“顺溜”。如“何陋之有?”(《陋室铭》),译时要按“有何陋?”的顺序来译;“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要调整作“忌自不信”来译;“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要按“大王来操何”的语序来译。三、对于某些文言语句的翻译须用“被字句”、“把字眼”来译。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一句,要想通顺须译做:我将长久地被修养很好的人耻笑。

⑶雅。即文言语句的翻译要富有文采,要译出原作的意蕴美质。这也是文言文翻译的最高要求和最高境界。如文言名篇中《陋室铭》的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蛟龙就会显灵。这是一座简陋的房屋,(值得骄傲的)只有我高尚的德行。鲜苔的痕迹蔓延上台阶绿油油,绿草的颜色映进了帘子青葱葱,谈笑有着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不识字的百姓。可以调弄古朴的琴,恬然自在读佛经。没有喧嚣的乐章扰乱我的耳旁,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忙个不停。正像是: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小亭。孔子说得好,还有什么简陋不成?——以上译文,既做到了“信”,“达”,又保持了原文的文辞美,音韵美,做到了“雅”。

第二,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直译”就是从词语到结构接对译。“意译”就是着眼于表述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句子的结构。需要意译的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1)将词语的“解释”简单地“搬进”译文不够恰当的地方。如“履至尊而至六合”中的“六合”,当解释为“天地四方”,但直接写进译句,很费解,就应根据这个词在句中的意思,译为“整个天下”。

(2)运用借喻、借代、委婉、互文、用典等修饰的语句。这些句子,若拘泥于直译,本来的意思可能表达不清甚至错误。比如“振长策而御宇内”只能意译为“用武力来统治各国”,而不能直译为“挥动长鞭子来控制天下”。

(3)省略句、倒装句及一些需要浓缩或扩展的句子。这些句子在翻译时,在不失原意的前提下,必须作必要的补充和改变,使其合乎现代语法与文理。比如“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这句话在翻译时,如果不把省去的两个“于”补充翻译出来,就不是通顺的句子;“求人可使报秦者”中,若不把后置的定语“可使报秦”移到“人”的前面,译出的句子就别扭不通;“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方之心”,如依次逐一直译,不加以浓缩,就显得十分啰嗦重复;“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必须将句中“先后生于吾”予以扩展,译为“比我大还是比我小”。

(二)、文言翻译的基本技巧

1、“留”。即保留文中不必译和不能译的词语,如:时、地、人、事、官职、书名等专有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和习惯用语,一般人都理解,可保留不译。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本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可以不译。

2、“换”。在翻译时用一个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说法不同、音节不一的词,如:“吾子久淹于敝邑”(《肴之战》)。“吾子”是敬词,即今天的“先生们”;“淹”可用“停留”或“留守”换译;“敝”是谦词,“敝邑”即“我们的国家”。

3、“删”。删除可不译的发语词、句首助词、句中起衬音等作用的虚词等。如:“夫战,勇气也”可译为:打战凭的是勇气。“一夫不耕,或受之饥”可译为:一个成年男子不耕种,有的人就要受到饥饿。

4、“补”。将原句省略的内容适当补出来。使句意完整通畅,如:“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将“焉”后省略的“而未至”(有能力到达却没有到达)补进去翻译才连贯,否则义脉不畅通(“足以至焉”,怎么会“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呢)。词类活用的翻译,要补上相关语,如:“使……”“以……”“用(拿)……”。

5、“调”。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将倒装(如:“主谓倒装”“动宾倒置”“介宾短语后置”等)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如:“亦雁荡体而微者”,要将定语移到中心前面去,译作:也就是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的雁荡山。文言中表达语气的助词,也应根据今人表达的习惯进行调换,如:“乎”“哉”“焉”等用在句末,可用“啊”“呢”等调换。

6、“选”。选用恰切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已成为文言文的难点。如:《五人墓碑记》中有一句“(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顾”就是一个多义词,它的义项共八条:A、回头看;B、看;C、探问;D、拜访;E、顾念,顾惜;F、考虑;G、但,只是;H、反而,却。在这个句子中,选用E项(顾念、顾惜)最恰当。

7、“译”。译出实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等。例如:“秦外连横而斗诸侯”一句如果翻译成“秦国对外采取连横的策略而同诸侯争斗”就错了,“斗诸侯”应译成“使诸侯之间互相争斗”。“斗”是使动用法。再如“至莫夜月明”如果翻译成“到了没有夜晚明月的时候”也错了,因为“莫”在这里是通假字,通“暮”。

8、“固”。固定的格式要采用固定的译法。例如:“岂……哉”可译为“难道……吗”;“得无……乎”可译为“恐怕……吧”“莫非……吧”等。

9、“意”。即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义,直译会不大明确,甚至很别扭,应用意译。例如:《鸿门宴》中“秋毫不敢有所进”,直译为“连秋天鸟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意译为“连最细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当然是意译为佳。

10、“辨”。文言文中常常牵涉到古代礼俗、天文、地理、典章制度等文化常识,在翻译时要留意辨别,以免出错。如:曾有的考生将“(燕)惠王即位”译为“惠王做了皇帝”,这就弄错了,因为在秦始皇之前的战国时代,还不存在“皇帝”这一称谓。

三、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这是考查学生是否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分析能力,其难度比理解文句又高了一层。就是说既要能准确理解句、段的内容,又要归纳整理、把握全篇的内容要点。这个工作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程上来说,要微观到宏观相结合,先从微观到宏观,再从宏观到微观。所谓从微观到宏观,就是说要以把握句意为基础的把握段意,再以把握段意为基础把握篇意。其中,“把握句意”又是关键的一环,是“基础”的基础。这句意、段意、篇意三者之间,后者对于前者,依次为综合归纳的结果。当然,综合归纳并非简单的相加,因为一段中的句子或一篇中的段落并非都同在一个层次上。因此要特别注意,找关键句子或关键段,在此基础上,体会分析它与句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这样才会做到准确归纳内容要点,恰当概括中心思想。

2、文体上说,要注意文体特点。对于记文,首先要弄清写了什么人、什么事,人物关系怎么样,事情的原因、过程、结果怎么样;然后进一步思考探求人物活动和事件表现出的思想意义。对于文言文来说,由于文化景和行文特点的隔膜和差异,弄清其中的人和事,有时也并易事。如古人称谓复杂,同一个人物在一篇文章中可能有多种称呼,如不了解,很可能把一个人当成两个人或几个人,以致把内容理解偏了。对议论文来说,首先要弄清文章的论点,并要理清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使用了什么论据和方法。文言文中的一般性议论文,结构比较单纯,论点论据也比较明显,弄懂文句之后,把握内容,概括中心思想并不难。

3、扩展视野,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分析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就文章本身分析固然是重要的、基本的方面,但是要全面、深刻地把握,还应扩展视野,充分注意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的出处、作者的情况等材料,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作综合分析。

此外,还可以从文章的写作特点,如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来考虑,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由于本人参加工作的时间较短,在文言文教学方面的经验也不足,因此本人就只能谈这三点体会,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