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莫高窟的起始,学界一般将其定为公元366年。相传高僧乐僔,在鸣沙山山上看到“忽有金光,状有千佛”,于是就在山上“架空凿岩”,修建了敦煌莫高窟第一座石窟。在乐僔建窟之后,又有法良禅师云游至此,在乐僔窟旁边也建造了石窟。如今乐僔和法良的禅窟现已不存。

今天,莫高窟建造最早的石窟是三个,分别为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被人们称为“北凉三窟”。

(一)

莫高敦煌骑龙袍(莫高飞天衣裙飞扬)(1)

▲莫高窟北凉272窟

第272窟,它的主室近乎正方形,覆斗顶,西壁中央开龛,龛内塑倚坐佛像一身。主室南北壁画千佛和说法图,西壁龛内外画供养菩萨,姿态各异,扭腰屈腿颇具印度风格。

在莫高窟,这种最早就出现于北凉时期的覆斗顶洞窟,隋唐之后的石窟多沿用它,是莫高窟中最多见、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石窟空间形式。272洞窟虽然只有近5平方米的面积,但给人的感觉空间却宽敞明亮。

窟顶的藻井浮塑着莲花火焰飞天图案,四坡绘有千佛和飞天等。千佛以白、青、绿等冷色调绘制,五组交替出现,形成极具装饰性的道道色光,表现了佛教的“佛佛相次,光光相接”的意境。飞天双腿伸展、衣裙飞扬,极具动感。

莫高敦煌骑龙袍(莫高飞天衣裙飞扬)(2)

▲莫高窟北凉272窟龛内·佛光

在四壁和窟顶连接处,绘穹窿宫楼,内有天宫伎乐在演奏横笛、琵琶、腰鼓和海螺等乐器。

莫高敦煌骑龙袍(莫高飞天衣裙飞扬)(3)

▲北凉-272窟西壁正中穹隆顶佛龛

从北凉三窟可以看出,由于北凉国力所限及佛教并未完全普及等现实原因,此时敦煌洞窟比较小,窟形较为简单,主要是僧侣坐禅、观像、礼拜、生活兼用的场所。但洞窟中的北凉壁画,已成为敦煌佛教壁画的发端。

壁画的情调显得阴郁、沉重,原来印度、西域那种明快、欢愉的气氛受到了抑制。这是因为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西北地区长期战乱,民生困苦,这些景象也反映到壁画之中。

这种飞天受印度、西域地域的影响很深,格调较后代中原式的飞天要沉重得多,被人们称为西域式的飞天。

(二)

不同于人们印象中轻盈飘动、凌空飞舞的优美飞天形象,北凉飞天的壁画无论在线描、设色、晕染、造型以及神情、意态等方面都给人以“朴拙”的感觉。

莫高窟272窟的飞天数量很多,不仅在佛龛及背光皆绘有飞天,藻井、平棋四角也绘飞天,这些飞天的头光、衣裙色彩为有间隔的搭配,有强烈的装饰性效果。用粗而重的线条勾出椭圆形,表现人体的构成,如头、腿、胸、肚,拙而不俗,身体扭曲,富有动感,特别是手势的变化很多,显得生动有趣。

西壁佛龛两侧的供养菩萨也是这一洞窟一大看点,其布局为佛龛两侧各画四排小菩萨,每排有五身。

272窟的供养菩萨的姿态有持花、徒手或坐或跪于莲台之上,并都作舞蹈状,以表示听佛说法时产生的欢欣鼓舞的热烈场面。其特点是40个小菩萨的舞姿竟无一雷同,从而保留下来了古代的四十个舞蹈动作。由于日久年深,人物身上的晕染、线条都发生了变色反应,使其更显得粗犷豪放。

莫高敦煌骑龙袍(莫高飞天衣裙飞扬)(4)

▲莫高窟272窟北凉壁画

这些供养菩萨婀娜多姿的身体语言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多数人认为她们是在表演印度的舞蹈;一些人认为她们是在练气功,被称为“敦煌脐密功”;还有人认为她们的招式更像是一种来自印度的武术……

众说纷纭,这些身体语言到底代表什么,仍是一个谜。

(三)

在武威天梯山石窟,也有着北凉壁画的魅影。

从武威市区出发,沿着城南方向前进,途经40多公里后止于黄羊河水库处,水库的北岸便是天梯山石窟。

莫高敦煌骑龙袍(莫高飞天衣裙飞扬)(5)

▲天梯山石窟

它是由北凉王沮渠蒙逊开创的,是我国最早见于史册记载的第一个由一国之君直接开创的石窟。其在我国石窟发展史乃至整个佛教发展史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天梯山石窟大佛窟主尊释迦牟尼造像高28米,大佛巍然端坐,有气吞烟霞、挥斥乾坤之势,现在的天梯山大佛左右两侧有迦叶、阿难、文殊、普贤、多闻、广目天王6尊造像,神态逼真,形象各异,塑造精致。窟前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

从天梯山石窟第4窟中文物专家成功剥离出北凉壁画,在时间上还要早于人们熟知的敦煌壁画。

莫高敦煌骑龙袍(莫高飞天衣裙飞扬)(6)

▲天梯山石窟的北凉壁画

这幅壁画面积约为0.6平方米。壁画中自下而上共出现了三身人物形象:最下面一身残缺,仅存双眼至头顶部分;中间一身为胡跪式供养菩萨形象;上层为完整的横式飞天形象。此身飞天的发式、五官、面形、胸饰、璎珞、披巾、长裙等披戴穿着,给人以粗犷的感觉。

整幅壁画的绘制风格,采用了“凹凸之法”。其眉骨及上眼睑,均加白色点染,从而形成了明显的立体效果。

从壁画的绘制技法来讲,无论是人物脸面肌肤的用色和晕染,还是表现身体轮廓和衣着褶纹的铁线描,均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四)

公元439年,也就是在沮渠蒙逊死后仅6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就率大军灭了北凉。

北凉末代国君沮渠牧犍宗族及吏民三万户(一说十万户)被迁至北魏的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其中有部分人的职业是僧人、艺人和工匠。由此,河西文化和凉州佛教对北魏的典章制度、佛教发展和石窟开凿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北魏政权统治者主持开凿的云冈石窟,集国内外佛教艺术之大成,其中,名闻遐迩的“昙曜五窟”便是由凉州僧人昙曜主持开凿修建。

天梯山石窟的开凿对同时期周边或更远地区的石窟开凿具有示范和启蒙作用,形成了我国佛教石窟造像艺术史上有名的“凉州模式”。

毫不夸张地说,天梯山石窟乃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

莫高敦煌骑龙袍(莫高飞天衣裙飞扬)(7)

▲洛阳龙门石窟夜景

大量佛教典籍和西迁士人留下的文献经典经由河西的保存,在北魏灭北凉之后又重新输送到中原,又由于河西地区与西域的长期接触与交流,这些文化遗存又多多少少被打上了河西独有文化的烙印,使中原大地激荡起包含北凉在内的五凉文化的余波大澜。

正如学者陈寅恪先生所论:“西晋永嘉之乱,中原魏晋文化转移保存于凉州一隅,至北魏取凉州,而河西文化遂输入于魏,其后北魏孝文、宣武两代所制定之典章制度深受影响。”

这也是北凉为后世留下的最后遗产,又像是一种历史规律在冥冥之中的提示,沙漠中的风卷起裹挟其中的沙砾,掩盖掉旅行者过路的痕迹,沙砾本身却不死不灭……

来源|奔流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