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对他的书法十分推崇,曾说:“余与伯机同学草书,伯机过余远甚,极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机已矣,世乃称仆能书,所谓无佛出称尊尔。”同时代的袁褒说:“困学老人善回腕,故其书圆劲,或者议其多用唐法,然与伯机相识凡十五,六年间,见其书日异,胜人间俗书也。”(《书林藻鉴》)而书法家陈绎曾也说:“今代惟鲜于郎中善悬腕书,余问之,嗔目伸臂曰:胆!胆!胆!”鲜于枢代表作有《老子道德经卷上》、《苏轼海棠诗卷》、《韩愈进学解卷》、《论草书帖》等。

在鲜于枢存世墨迹中,所书《苏轼海棠诗卷》堪称代表作之一。这一行草纸本纵34.5厘米,横584厘米,系书录苏轼咏海棠七言长古,卷后有元、明以来诸多书家题跋和收藏印记。元秋桂跋曰:“鲜于翁草书修‘六义’(笔者注:“六艺”即指《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无一笔苟置。人皆知其豪健遒劲,而不知其备六义于中也。”明董其昌云:“盖东坡先生屡书《海棠诗》,不下十本,伯机意欲附名贤之诗以传其书,故当全力付之也。”

此卷系鲜于枢运用极富弹性的硬毫写成,以行书为主,兼用草法。其用笔多取法唐人,正如元人袁袖所言:“善回腕,故书圆劲,或者议其多用唐法。”而清人阮元亦谓鲜于枢“字迹活泼而有力,在孙过庭、李北海(邕)之间”。细察此卷,与颜氏《祭侄稿》、《刘中使帖》及《争坐位帖》多有契合之处,笔法纵肆,欹态横生。通篇约二百余字,“全力以付”,“无一笔苟置”。从用笔力上看,锋敛墨聚,圆劲有力,每一笔画的起收、顿挫、使转……均从容不迫,却又变化万千。比如聚墨成“点”,有正点、侧点、挑点、连势排点等,或大或小,或轻或重,结体妥帖,浑然无间。举凡横、竖、撇、捺各种构字“元素”,均能曲尽其妙,如“瘴”、“荐”、“华”、“长”诸字,横画虽多,却“燕不双飞”,因势生形;“瘴”、“草”、“华”、“晕”、“中”字中的竖画,多取“悬针”状,行笔劲利,挺拔有力……结体略呈右上取势,宽博宏肆,纵敛有度;行书中间杂草书,规整中有变化,益增活泼生动之趣。此卷章法近乎上下齐平,行距均匀,不激不厉,自然畅达。而字与字之间起承转合偶以“牵丝”相属,更多是以内在笔势使上下呼应自如、左右揖让相得。通观全卷,正如刘欣耕先生所言:“结字严谨而纵肆,点线爽健而富有立体感,挥运之中意气雄豪而出入规矩。他以深厚的功力表现出了对书法形式美的追求和创造力,从而也表现了自己的气质、人格。”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

苏轼经典诗词临摹硬笔行楷(元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书法碑帖)(1)

有名花苦幽独。嫣然

苏轼经典诗词临摹硬笔行楷(元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书法碑帖)(2)

一笑竹篱间,桃李漫

苏轼经典诗词临摹硬笔行楷(元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书法碑帖)(3)

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

苏轼经典诗词临摹硬笔行楷(元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书法碑帖)(4)

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苏轼经典诗词临摹硬笔行楷(元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书法碑帖)(5)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

苏轼经典诗词临摹硬笔行楷(元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书法碑帖)(6)

待金盘荐华屋。朱唇

苏轼经典诗词临摹硬笔行楷(元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书法碑帖)(7)

得酒晕生脸,翠袖卷

苏轼经典诗词临摹硬笔行楷(元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书法碑帖)(8)

纱红映肉。林深雾暗

苏轼经典诗词临摹硬笔行楷(元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书法碑帖)(9)

晓光迟,日暖风轻春

苏轼经典诗词临摹硬笔行楷(元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书法碑帖)(10)

睡足。雨中有泪亦凄

苏轼经典诗词临摹硬笔行楷(元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书法碑帖)(11)

怆,月下无人更清淑。

苏轼经典诗词临摹硬笔行楷(元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书法碑帖)(12)

先生食饱无一事,散

苏轼经典诗词临摹硬笔行楷(元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书法碑帖)(13)

步逍遥自扪腹。不问人

苏轼经典诗词临摹硬笔行楷(元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书法碑帖)(14)

家与僧舍,拄杖敲门

苏轼经典诗词临摹硬笔行楷(元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书法碑帖)(15)

看修竹。忽逢绝艳照

苏轼经典诗词临摹硬笔行楷(元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书法碑帖)(16)

衰朽,叹息无言揩病

苏轼经典诗词临摹硬笔行楷(元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书法碑帖)(17)

目。陋邦何处得此

苏轼经典诗词临摹硬笔行楷(元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书法碑帖)(18)

花,无乃好事

苏轼经典诗词临摹硬笔行楷(元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书法碑帖)(19)

移西蜀。寸根千里

苏轼经典诗词临摹硬笔行楷(元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书法碑帖)(20)

不易到,衔子飞

苏轼经典诗词临摹硬笔行楷(元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书法碑帖)(21)

来定鸿鹄。天涯

苏轼经典诗词临摹硬笔行楷(元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书法碑帖)(22)

流落俱可念,为饮

苏轼经典诗词临摹硬笔行楷(元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书法碑帖)(23)

一尊歌此曲。明朝

苏轼经典诗词临摹硬笔行楷(元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书法碑帖)(24)

酒醒还独来,雪

苏轼经典诗词临摹硬笔行楷(元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书法碑帖)(25)

落纷纷那忍触。

苏轼经典诗词临摹硬笔行楷(元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书法碑帖)(26)

元 鲜于枢 行草《苏轼海棠诗》局部

苏轼经典诗词临摹硬笔行楷(元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书法碑帖)(27)

元 鲜于枢 行草《苏轼海棠诗》局部

苏轼经典诗词临摹硬笔行楷(元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书法碑帖)(28)

元 鲜于枢 行草《苏轼海棠诗》局部

释文: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

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到,衔子飞来定鸿鹄。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尊歌此曲。

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