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使大自然的万物充满生机,

山水画中更是有山有水方显意境清新。

我国古代绘画界中,

不少画家因画水巧妙而闻名,

吴道子画大同殿壁上的江水,“终夜有声”;

许道宁画水,使一轴山水画图“终年潮湿”;

马远画《十二水图》,尺幅之间“大水生焉”。

他们对于表现水的变化都有自己的独到本领。

山,无水不秀。在山水画中,山为骨架,水为血脉,有山有水则画面丰富生动。水的种类很多,有江、河、湖、海、塘、泉、溪涧、飞瀑等。就水的形态讲,又可分为平静的、微波的、激荡的、汹涌的和飞流直下的泉瀑、水石交错的溪流等。水的种类、形态不同其画法也各异。水的画法同画云一样也可分为勾、留、擦、染几种。

1、勾水画法

此画法多用淡墨顺锋根据水的不同形态勾勒出水纹,用线要流畅、舒展,具有动势,不可板、滞、僵硬,要注意勾水的整体和空隙。为使水波或泉瀑的生动,勾线后可用淡墨侧锋加强其层次。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1)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2)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3)

2、留白画法

即先画出山体、坡岸,留出水面的空白,不加线条勾勒。由水滨的实画衬出空白的水面,或带状的流水,要注意计白当黑,把握留白为水的位置、形状以及与周围物象之间的关系。平静的空白水面,有时可画出水中倒影。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4)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5)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6)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7)

3、勾皴并用法

用勾线和皴擦的方法,画出水的波浪,用笔要中、侧锋交叉变换,笔势要自然、利落,有虚实变化。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8)

4、色彩染水法

有些画可用色或墨染出水面,以增加画面的色彩效果和整体性。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9)

5、泉瀑的画法

先画山体,留出瀑布的空白,再加以点线,表现出水口、飞瀑的动势。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10)

6、涧溪的画法

先画溪岸,留出溪水,溪水要有曲折转回和掩藏呼应。再用墨块点出水中乱石,石块要有大小、浓淡和聚散的变化。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11)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12)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13)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14)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15)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16)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17)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18)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19)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20)

“古人说‘远水无波’,是远了看不清楚的意思,所以勾水纹,越远越淡,淡到了无为妙。画水在岸边留一道白线,看起来就特别精神。画要有气韵,一落板滞,就不入鉴赏。此中要点,不仅要把画面的宾主虚实,前后远近弄清楚,而是在用笔用色用水的灵活生动。”

——张大千论说工笔山水

1、东晋顾恺之 《洛神赋图》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山水画的最早雏形——“山水相依”。顾恺之把水流与波纹的形状用细致、流畅的线条一丝不苟地刻画出来,使水的波纹充满了动感和变化。但顾恺之仅仅使用了线条,并没有用水墨或者颜色来渲染水面。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21)

《洛神赋图》局部

2、唐代王维 《江干雪霁图》

文人画始祖王维的山水画《江干雪霁图》,用到了典型的“借物画水”的方法,通过对河岸的刻画绘制河流形状。画面中开始使用“淡墨渲染”的技法来表现河流中水的光泽与倒影,技法的变化使绘画的表现越来越丰富。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22)

《江干雪霁图》局部

3、马远《水图》

《水图》,南宋,马远,绢本设色,纵26.8厘米,横第一段20.7厘米,第二段至第十二段41.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水图》是一部由十二幅画合裱为一卷的长卷。除第一幅外,其余十一幅的画面上都写有图名。

《水图》生动地描绘出湖水烟波浩渺、江涛汹涌奔腾、沧海咆哮怒吼等多种情势,真可谓曲尽其态,同时还表现了浮云掠过水面的阴影感和阳光照射水浪造成的光感,这种追求光影感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并不多见。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23)

《水图》第一幅缺一半,无图名,画面上是密密的尖小细浪,远处的水波舒缓而轻淡,这是金秋季节里静谧的湖面。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24)

洞庭风细。起伏的线条组成细密柔婉的波浪,渐渐向远方淡化,最后虚幻成水天一色。湖面轻风习习,波浪如鳞,万顷碧波,浩渺无际。这是春明景和的洞庭湖。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25)

层波叠浪。大幅度起伏的波浪用粗重的颤笔画出,浪谷间卷起浪花。这是汹涌澎湃、向前奔腾的巨流。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26)

寒塘清浅。稀疏的线条回旋起伏,水边三两石头,水面流动感很强,显然这是溪流,而非清浅的池塘。画面上的水纹,让人联想到马远的另一幅佳作《梅石溪凫图》。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27)

长江万顷。流利的线条勾出的浪尖,都指向同一方向,远处的浪尖渐渐虚化。显然这是长江下游开阔浩瀚的江面。江水浩荡、平稳而又从容,有一种兼收并蓄的雍容大度,正顺着江风的吹拂,朝向大海奔涌而去。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28)

黄河逆流。粗重线条勾出的巨幅波浪,浪间卷起的浪花,都向前作奔涌抬升运动,又呈现向后逆涌之势。这是壶口那段的黄河水,浑浊、奔腾、激荡、咆哮,带着原始粗犷的生命力,挟雷霆万钧之势,正要冲破障碍向前倾泻。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29)

秋水回波。柔婉的双勾线波纹,贴水飞翔的白鹭,澔渺无边的湖面,袅袅兮秋风,湖水清兮波浪细。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30)

云生苍海。浪峰向前倾斜,后浪紧推前浪,云遮雾锁,涛声如潮。这是涨潮时的海浪。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31)

湖光潋滟。轻快的线条,画出无规则跳动的水波。春风细细,湖水盈盈。晴光下的山色,明镜里的波光,都在游人的桨声笑语里微微荡漾。这是西子湖醉人的柔波。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32)

云舒浪卷。云雾弥漫下的海面,前后都是涌动的波浪,中间用粗重凝涩的颤笔,画出一个抬起的浪头,正在发威咆哮。这是沧海中的洪波。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33)

晓日烘山。红日、远山、晨雾。朝晖下的湖面浮光跃金,一片清新宁静的气氛。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34)

细浪漂漂。鱼纹状的线条组成细密波纹,向远处渐渐虚化,几只海鸥在海面上飞翔,海面风平浪细、安静祥和。

4、南宋夏圭《钱塘秋潮图》

《钱塘秋潮图》为团扇,绢本设色。此图绘钱塘江秋潮初至时翻滚奔腾的景象。整幅画面色彩鲜丽。远处峰岫,黛青隐隐,近景崖石,杂树交织,中间则白浪滔滔,气势磅礴。图中的树、石、浪潮全用中锋勾勒,跳跃有力,且富节奏感,是马夏画派的典型代表。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35)

5、南宋赵黻《江山万里图》

《江山万里图》以长卷形式描绘长江景色。画面由虚而实,由远而近,由大而小,烟雾弥漫,烟波浩荡,层峦叠嶂,惊涛拍岸,风雨交加,小船逆浪而行,险象环生,构成一幅惊心动魄的壮丽场面。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36)

《江山万里图》局部

展开画卷,云遮雾掩,崇山连绵,数尺之后方现曲折的江岸,三两旅人沿路缓行,航船数只待客于山脚渡口。随之则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继而孤岭突起,峰回路转,茅舍村屋,行旅往来。最后用茫茫无际的大海终结画面,水天一色,气势磅礴。拖尾上有明代钱维善、张宁、陆树声等人的诗跋。

下面展示的是截成段的《江山万里图》。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37)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38)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39)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40)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41)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42)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43)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44)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45)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46)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47)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48)

6、明代陈洪绶《黄流巨津》

《黄流巨津》为绢本设色,黄河卷浪,激流汹涌,水纹细致而生动,线条遒劲有力。设色清雅,富有装饰美感。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49)

7、明代谢时臣《巫峡云涛图》

《巫峡云涛图》为纸本,淡设色,242.cm x 89.8cm,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山峦重叠,高耸险峻,飞流直下,白浪滔天,气势磅礴。笔墨或细密苍劲,或劲健沉郁,或纵横纷披,富有变化。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50)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51)

8、清代爱新觉罗· 溥儒论画水

溥儒(1895-1963),出身清皇族,姓爱新觉罗,字心畲。其山水以“北宗”为基,润以南宗笔法,书法以草书见长,昔时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

画水之法,转笔为波,折笔为浪。折,刚也;转,柔也。

画涧水绕石,折曲成文,笔若游丝,不可妄生圭角,需提笔轻运,使转虚灵。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52)

悬岩飞瀑,积碎石为泻而下,上隘而下广;瀑之中间,一二笔写岩石水影,笔用悬针,上欲重而下欲轻,其轻处欲淡而无痕,乃为入妙。太白诗曰: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画飞泉,宜施岩峦凹处,两岩相夹,茂树翳之。近则飞湍有影,远则穿云直下。

国画水的画法初学者(水的画法及步骤)(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