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宋代〕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译文如今的世态人情淡淡得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明日一早,深幽的小巷便有人叫卖杏花。铺开小纸从容地写写着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品茗茶。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宋朝第一大诗人(宋朝第一诗人的一声轻叹)(1)

宋朝第一诗人的闲细之作,写尽世态变迁之中的风尘之叹。如果掩去作者的名字,读这首《临安春雨初霁》,很难想象她竟然出自“金戈铁马”“匹马戍州”的陆放翁之手。

公元1186年(淳熙十三年)春天,62岁高龄的作者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半生宦海沉浮,壮志未酬,又兼个人生活的种种不幸,这位命途坎坷的老人发出悲叹,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象半透明的纱,说出对世态炎凉的内心感受,此奉诏入京,被任命为严州知州。对于一生奋斗不息、始终矢志不渝地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的陆游来说,素志不合。

自“靖康之变”以后,南宋王朝偏安一隅,歌舞楼台之中粉饰太平不思进取,朝廷上下的日渐昏聩,世俗之人的逐渐麻木,严酷的现实使得壮怀激烈一生的诗人不再豪唱,也没有悲鸣,没有愤愤之言,也没有盈盈酸语,有的只是结肠难解的郁闷和淡淡然的一声轻叹。

宋朝第一大诗人(宋朝第一诗人的一声轻叹)(2)

集字 元赵孟頫行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