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东南早报》报道了福建泉州一个真实的奇特现象:在南安市水头镇埕边村有这样一对清朝姐妹,她们去世200年全身完好,虽然有些地方稍有破损,但皮肤呈赤色,栩栩如生,肩膀处皮肉相连,头颅保存完好,头发还挽了一个发髻,特别整齐,手指头上的指甲没有任何的缺损,五脏六腑聚在,只是皮肤包着骨头,稍显干瘪。

200多年前的两位姐妹为什么肉身不腐?她们究竟是谁?肉身不腐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湖南探墓双峰 两姐妹坐化200年肉身不腐(1)

榜姑和瓜姑的人生经历

在清代光绪年间的《高氏族谱》上记载着两位姐妹的人生经历,高氏姑娘的父母是家谱中的第19世,生育有4男4女一共8个子女,肉身不腐的两位姑娘是她们的三女儿和四女儿。

在闽南地区,这些肉身不腐的往往出自修禅参道之人,也被尊称为肉身佛,这两姐妹就是肉身佛。

三女儿名为榜姑,生于乾隆辛丑年六月十四日卯时,成于嘉庆辛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子时,四姑娘生于乾隆癸卯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丑时,成于嘉庆甲子年三月初八日子时。

这两名女子排行第20世,在闽南古代的族谱中,一般只记录男子的名字,很少记有女性的名字,因此这属于家谱中为数不多的破例现象,也说明这两名女子的不凡之处。

湖南探墓双峰 两姐妹坐化200年肉身不腐(2)

两人生而不凡,敢于与世俗做斗争,当时榜姑就被指腹为婚,许诺嫁给后山的朱家,可是到了出嫁的时候,朱家来迎娶榜姑,榜姑却怎么也不愿意嫁给他了。

别人问她原因,她都只是摇头,说不出原因来,面对这种情况,榜姑的家人自然不会同意,毕竟都收了亲家的彩礼钱,于是强迫榜姑出嫁,此时的榜姑没有办法,只能通过节食来抵抗社会的风俗,榜姑整整47天没有吃饭,最终修成了正果,取了一个佛号,名为“真人姑娘”。

从此之后,榜姑开始了长达21年的斋饭,在她死后,很多人前来祭拜,捐了很多香火钱修了一座庙,名字叫“师姑港桥”,这座桥为百姓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加深了人们对榜姑更深的崇拜,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又为其送来了无数的牌匾,表达对榜姑的喜爱。

榜姑的妹妹瓜姑性格与榜姑相仿,同样被指腹为婚,许配给了山前的王家,可等到拜堂成亲的时候,瓜姑也跟三姐一样开始了节食,在苦苦熬了两个月之后,容貌没有任何的变化,同样修成正果,佛号“四姑娘”。

湖南探墓双峰 两姐妹坐化200年肉身不腐(3)

如今,两姐妹生前居住的房屋早已经倒塌,却未被拆除,在房屋旁边有个凉亭,高氏姐妹经常在亭子里面纺纱织布,亭子边上还有一口水井,一到夏天,两姐妹会用井水给村里的小孩洗澡,避免长痱子。

这口井当时很浅,用水瓢一舀就能够到,不过如今已经很深,再也不复当年的光景,村民们也不再使用,用一个大盖子盖住了井。

坐化后惨遭盗墓贼毁坏,经修复栩栩如生

两位姑娘生前医术精湛,经常做善事,一直帮助村民,口碑很好,因此坐化后受人敬仰,老人们对其评价都很高。

湖南探墓双峰 两姐妹坐化200年肉身不腐(4)

榜姑和瓜姑坐化后(修行有素的人,端坐安然而命终),村民们找到师傅为其进行雕塑,将她们的身体绑牢,一层层裹上丝线,给她们穿上袜子避免散开,手上还戴上了手套,固定其原有坐姿,然后在外面用泥土进行了雕塑。

完成这些步骤之后,两位肉身塑像被安置在了双灵寺中的一个佛龛里,世人将她们称为“双美绝粒登仙”。

两位姐妹同时被塑造成塑像,这在当地也是首次,她们的事迹一传十,十传百,引起了一位盗墓贼的注意。

盗墓贼认为这两尊肉身塑像价值不菲,动了邪念,于是偷偷将其盗了出来,搬到了村外进行破坏,可当他敲开泥像后,里面的两位姐妹栩栩如生,盗墓贼被眼前的景象吓得不轻,连忙对着两位真身塑像磕起了头,然后转身离开。

湖南探墓双峰 两姐妹坐化200年肉身不腐(5)

泥像被敲开后对于两位姑娘的真身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身体部分被敲坏,当地人发现这两尊塑像被盗后,没有人敢轻易触碰两位的肉身,但就如此放着也无法交代。

最终,有两名胆大的村民为了保护姑娘的肉身,悄悄用一个箩筐将肉身收了回去,在搬运的过程中他们非常的小心,原本打算把尸体带回去直接安葬,可此时有人提议“还是找人看看能不能将两位姑娘的真身进行复原”。

这个建议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同,由于本村没有能够复原肉身的师傅,于是他们找了一些师傅进行复原,可效果都不好,后来村民又辗转找了几个村落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位81岁的老人高泉荐,高泉荐听到村民的讲述之后,一口答应下来。

高泉荐水平很高,为其进行了“接骨”复原,在一番修复之后,两姐妹又焕发出原有的风貌,重新进行了雕塑,不减当年风采。

修复完毕后,两位姑娘由双灵寺中一位85岁的阿婆柯丽月进行了梳头理妆,柯丽月曾说“虽然坐化了很久,但两位姑娘一头秀发乌黑柔顺,长发及腰,上面用发髻盘在头上”。

湖南探墓双峰 两姐妹坐化200年肉身不腐(6)

两位姐妹被塑造为肉身佛的过程

在闽南地区,和尚或者菜姑去世之后,往往肉身不腐,颜面如生,所以很多人将其泥塑成为佛像,两位姐妹便是典型的肉身佛。

自古以来,埃及金字塔中的木乃伊闻名于世,而肉身佛则被称为“东方木乃伊”。1911年夏天,日本间谍渡边四郎以牙医的身份在漳州步文镇偷偷将元际禅师的不坏之身运回了日本,经过无数专家的研究依然无法破解其不腐原因,至今依然存放于横滨总持寺。

2016年在泉州晋江紫帽山上的普照寺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仪式,2012年圆寂的94岁福厚老和尚要进行“开缸”,福厚老和尚17岁出家,童真入道,吃斋念佛,安享舍报。

湖南探墓双峰 两姐妹坐化200年肉身不腐(7)

他去世之后肉身封缸,安置的缸上窄下宽,高约两米,被称为“莲花缸”,开缸后的福厚老和尚弓背盘坐,眉毛,胡须,指甲都清晰可见,肉身不腐,师傅们为他披上袈裟,塑造成肉身佛,于祖堂内供世人瞻仰。

一般来说,塑造成肉身佛需要一些僧侣帮助,这门手艺代代相传,总共有三个步骤,第一个便是坐缸,在缸底部铺上一层石灰,上面加一层木炭和檀香,将法体盘坐装殓其中,随后再用压碎的木炭,檀香填充,用盖子密封,三年半后再开缸。

如果开缸时肉身不腐,颜面如生,这些得道高僧就会被塑造成金身,在僧侣身体外缠上一层纱布,在纱布外面涂上一层土漆,在土漆风干后加入一些石灰石膏粉,塑成肉身佛的表面,在表面之上再贴上金箔,这样就塑造成了金身。

湖南探墓双峰 两姐妹坐化200年肉身不腐(8)

有些僧侣在去世之前还会吃一些防腐的草药,以此来使死后的尸体不腐,不过,很多僧侣在死前不吃不喝,死后也没有经过草药的处理,依然肉身不腐,栩栩如生,榜姑和瓜姑便是如此。

在给两姐妹塑像的过程中,采用了闽南独特的桐油灰,两姐妹在去世之前就感觉到大限将至,此时她们不吃不喝,以减少体重,使身体消瘦,等她们离世之后,肉身就会风干,很快就塑成雕像。

在两姐妹身体外面还涂抹有土漆,被供奉时还会不断地有香火的熏陶,这些都有利于肉身不腐。

湖南探墓双峰 两姐妹坐化200年肉身不腐(9)

肉身二百年不腐与特殊的环境和手段有关

其实,肉身不腐的现象大多出自修行之人,这是因为修行之人一般幼时出家,一生淡泊名利,心境超于常人,而且他们一生吃戒,生活习惯与普通人迥然不同,身体结构也与别人有所区别。

每当他们念佛坐禅时,全身就进入到一种空灵的境界,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入定”,入定会引起新陈代谢的改变,经络贯通,筋骨干练,造成骨质、肉质的变异,产生一定的物化反应,这也是佛家得道高僧火化有时会出现舍利子的原因。

1997年11月,95岁的隐莲预知世缘已尽,提前10天进行辟谷,只喝清泉水,吃水果,还自制了草药每天喝上几升,12月4日,法师安然圆寂,5天之后,他的弟子将他运到了寺庙旁边的灵塔内入缸,早晚上香供奉,3年5个月后开缸后发现,已成为神奇的不腐之身。

湖南探墓双峰 两姐妹坐化200年肉身不腐(10)

闽南有一个风俗叫打桶,就是人病逝或者夭折时,会把棺材内部严密封闭,用漆把裂痕补得严严实实,这样便隔绝了空气,榜姑和瓜姑身上的土漆起到的就是这样的作用。

在两姐妹身上,用桐油灰、沙布和漆一层一层密封了18层,这是一种极好的防腐处理措施,泉州的气候宜人,夏天不算太热,温度在25°-35°之间,冬天不会太冷,最低温度为10°,这样的气候很便于尸体的保存。

很多人不明就里,觉得肉身200年不腐是一种神奇的现象,但其实在科研领域早就有过解释,医学常用福尔马林进行浸泡以防腐,有时人体的内脏不仅要进行浸泡,还要进行注射,以保证防腐的效果。

湖南探墓双峰 两姐妹坐化200年肉身不腐(11)

清代两姐妹之所以200年肉身不腐,最主要的一点原因就是体内水分已经被吸干,这个原理与坐缸相同,坐缸时铺在缸底的石灰木炭吸收了体内的水分,一些香料起到了消毒杀菌的作用,再加上密封的环境,让法体不再接触水分和空气,便有了不腐的效果。

两姐妹虽然外面的土漆使肉身隔离空气,香火的熏陶也让肉身不容易变质,再加上泉州地区独特的气候,自然也会产生不腐的效果。

著名的弘一法师也曾到过双灵寺,得知两姐妹的故事之后颇受感动,亲手写下了“愿一切众生皆得成佛”的珍贵墨宝。

湖南探墓双峰 两姐妹坐化200年肉身不腐(12)

由凡人变成肉身佛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往往是因为他们生前为百姓做过很多的好事,人们舍不得火化,就将其用泥塑包裹,形成一具独特的真身佛,这代表着民间的一种崇拜,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