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怎么弄起来(电商还得落地)(1)

本报记者 张江舟

在电商的冲击下,许多传统行业纷纷“触电”,也做起了电商。与此同时,一些在线上做得风生水起的电商又杀了个回马枪:多家线上服装、图书、面膜等电商品牌又纷纷布局线下,大面积开起了实体店。电商为什么急于落地?其发展遇到了什么瓶颈,又该如何冲破桎梏?实体店迎来第二春,是否意味着另一轮行业洗牌的开始?

这些年由于电商的冲击,被拖垮的实体店还少吗?

万达百货、百丽、七匹狼、GAP、人人乐、美邦等关店的消息频繁爆出;亏损、利润大跌、客流稀少、被迫转型等词汇不断出现。

当越来越多的实体店感觉举步维艰,电商的玩法又开始变了——“逼死”了不少实体书店的亚马逊、当当网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开实体书店。有业内人士认为,电商扎堆抢夺线下资源,将加速实体店的洗牌。

电商大咖争相落地

在西安市解放路上的苏宁生活广场,苏宁旗下母婴电商“红孩子”的线下实体体验店,每逢周末都会迎来大批顾客。

这是电商在西安开的最早的实体店之一。新妈妈李小姐是这家店的忠实粉丝,她说:“苏宁的品牌靠谱,所以苏宁旗下的母婴用品我和老公也都十分信赖。现在社会上的母婴用品店很多,商品的价格大多很贵,而且质量也让人不够放心。之前朋友推荐我在红孩子的网上买东西,现在可以到实体店里现场挑选商品,当面询问客服,而且相同质量的商品,在这里的价格往往低于市场价格,这样的电商实体店真的很好。”

有消息传出,阿里巴巴将在天津开办第一家实体店,销售的商品非常多样,食品、厨具等都能找到,其希望借庞大的实体市场推动进口商品销量,同时为顾客提供更加人性化的购物体验。这是阿里巴巴继收购银泰后,落地门店服务的又一个大动作。

2015年12月初,亚马逊在西雅图大学村开了第一家实体书店Amazon Books,为消费者提供与线上销售同样优惠的价格。时隔不久,当当网也高调宣布未来3年将开1000家实体书店,涵盖MALL店、超市书店、县城书店等多个类型,将实行线上、线下同价。

膜法世家创始人黄晓东透露,将在现有实体店基础上增开多家实体店。茵曼创始人方建华也对媒体表示,正在全面布局线下零售网络,5年内计划在中国开设万家实体店。在一线城市,其正与新世界这样的百货合作开设直营店;在二三线城市,茵曼正招募粉丝开放加盟店,并通过粉丝沟通与营销的方式打造新的O2O商业模式。与此同时,御泥坊、阿芙精油等电商品牌也不断加速线下开店的脚步。

一时间,国内外的电商大咖们掀起了一阵实体店开店潮。聚美优品开设极速免税体验店;亚马逊开设实体体验店;京东先携手便利店,然后入股永辉,强推“京东到家”;苏宁旗下的母婴电商“红孩子”纷纷尝试选址落地……

落地是为了补短板

“消费者需求的倒逼是最关键的原因。我们发现线上的顾客增加已遇到瓶颈,而且线上越来越多的同质化产品也导致竞争不断加剧,在线下开店增强顾客体验,提高转化率是一步好棋。”某品牌运营商赵先生表示。

他认为,即便是如日中天的电商行业,也难免有它先天不足之处:一是网络购物无法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二是电商一直致力于解决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当传统的零售商也开始‘触电’之后,电商不仅没有了优势,反而因为线下体验的短板,感到了竞争的压力。因此,布局线下,成为电商未来发展的重要一环。其中,建立体验中心、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树立品牌形象成为三个电商Offline的重要诉求。”赵先生分析说。

不可否认,电商凭借着传统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发展迅猛,但网上购物的不足也十分明显,消费者在购物时只能凭借图片和文字介绍,这难免会造成一定的认知误差。在这方面,实体店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体验式营销能更好地“圈”到客户,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可以极大提升客户转化率。

除了产品体验的价值之外,“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也成为各大电商巨头角力的竞技场。目前,用户到店自取成为大家普遍接受的“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目前,沃尔玛、家得宝、梅西百货以及Google和eBay等,都在尝试网上下单、到店取货这种方式,以解决当日送递服务问题。

目前,京东虽然在大城市已经是家喻户晓,但在网络不太发达的三四线甚至五六线城市,网购还有巨大的消费市场。“京东帮服务店”从大家电入手,让众多农村消费者体验京东家电产品的服务模式,借助实体店的力量,加速在四五六线城市的物流提速,撬动了这些地区的网购市场。

建立线下实体店还有利于电商树立品牌形象。布局线下实体店,将消费者吸引到店内,给他们带来独特的体验,通过与消费者的互动,建立起信任持久的关系。

Warby Parker是美国一家网上的眼镜零售店,为了打造品牌形象,其在美国开设了许多实体店,在那里,消费者可以试戴各种眼镜,做视力检测,还可以在一个照相亭里自拍,对比各种款式的眼镜。通过给消费者一个体验的空间,Warby Parker与消费者建立起紧密的联系,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品牌印象。

电商店商走到一起

实体是重资产模式,电商走的是轻资产路线,二者虽无“世仇”,但也绝非“近亲”,缘何“冤家成亲家”?线上发展遇瓶颈,电商布局线下、发展实体,其根源在于电商在一、二线城市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的发展空间均遇到瓶颈。

据业内人士介绍,从纵向发展来看,虽然各大电商平台都在积极抢占农村电商市场,但目前而言电商在农村发展还是有心无力,在中国由于三、四线城市及小城镇、农村物流体系基础设施尚未建立起来,对于农村电商市场只能说前景广阔而道路艰辛,没有巨额资本和长时间艰苦卓绝的奋斗尚难以撬动。从横向发展来看,在2015年前后的O2O互联网热潮中,各类垂直电商、分类电商、线上线下结合的互联网平台市场的空白点已经全部被占领,剩余空间所剩无几。

经济学家分析称,中国的许多电商自出生就带着其一定的天然不足,从诞生之日起就以低价策略将线下实体消费者吸引到线上,低价战略顺利让电商平台抢占了实体零售业的流量,但这也给电商平台后续的发展埋下祸根——低价策略虽然吸引到消费流量,但却形成了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形成电商低价的刻板印象。人们在电商平台购物也养成平台比价的习惯,一旦其他平台的售价更低,平台流量便会迅速流失。各大电商品牌大打价格战,从短时间来看虽然将线下实体排挤出去,但终究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布局线下既是无奈之举也是明智之选。

“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消费趋势中会有一些怀旧的现象,比如像茶馆这种零售的模式,那是一种无法被替代的感官体验,你能闻到一些香气,可以试喝,然后再去触摸这些东西。未来越来越多的商家会把真正核心的技术放在实体店里,通过服务满足顾客感官上的需求,娱乐、便捷的购物体验是提升服务的关键点。电商与实体店肯定要融合,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国际资深潮流预测专家,时尚圣经《VIEW》杂志掌门人大卫·沙预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