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联动刹车系统(CBS),英文全称是Combination Braking System(联动刹车系统),CBS为英文单词缩写。这是个什么玩意儿呢?

两轮摩托车采用前、后独立的制动系统,装有这种制动系统的摩托车在制动过程中,要想获得较大的制动减速度就必须合理的分配手、脚的操作力,使前、后轮胎充分利用路面的附着系数,但是实际驾驶过程中很难做到前、后轮制动力的合理分配,因为根据路面情况和行驶速度,车身姿态的不同,制动力分配也不相同。

abs系统和cbs有什么区别(ABS和CBS)(1)

CBS就是一个相对简单的自动分配制动力的装置,在制动时,后制动踏杆通过拉索带动CBS分配器上的摇臂运动,同时产生两个方向不同的分力,其中一路带动拉索控制后制动器,此时后制动开始得到部分制动力,另一路则带动CBS分配器上的油缸活塞,通过软管控制前制动钳上的CBS活塞。

在CBS分配器上有弹簧延迟控制,当施加的操作力达到活塞弹簧和延迟弹簧的合力时,CBS分配器上的油缸活塞就开始工作,联动前制动器开始制动。这个就是CBS系统的工作原理。由此CBS开始工作时,首先是向后轮施加了一部分制动力,当继续向后轮制动施加更大的力量时,前轮就开始制动,并且分配阀会将大部分制动力自行分配给前轮制动。

正常骑行或者加速时,后轮承载了车辆大部分的重量,因而获得的摩擦力大于前轮,但是当制动时,由于惯性,车辆重心就会转移到前轮,因此,在驾驶摩托车时,正确的做法是应该首先对后轮施加部分制动力,使车辆重心快速转移到前轮,然后根据前七后三的选择,对前轮施加大部分制动力。

那么当有了CBS这套装置时,会代替人工首先对后轮施加部分的制动力,导致车辆重心迅速转移到前轮,使得摩擦力增大,这个时候再继续加大制动力时,前轮就能获得理想的减速效果,这种方式比人工分配制动力更简便更高效更精确,制动距离能明显缩短。

abs系统和cbs有什么区别(ABS和CBS)(2)

ABS是常规制动装置基础上的改进型技术。它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装在各车轮上高灵敏度的车轮转速传感器以及车身上的车速传感器,通过计算机控制。

紧急制动时,一旦发现某个车轮抱死,计算机立即指令压力调节器使该轮的制动分泵泄(减)压,使车轮恢复转动。

ABS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抱死——松开——抱死——松开的循环工作过程,使车辆始终处于临界抱死的间隙滚动状态,有效地克服紧急制动时的跑偏、侧滑、甩尾,防止车身失控等情况的发生。“ABS”是英文“Anti lockBreakSystem”的缩写,中文译为“防死锁刹车系统”。

装有ABS的车,当车轮即将到达下一个锁死点时,刹车在一秒内可作用几十次或上百次,相当于不停地刹车、放松,即相似于机械的“点刹”。因此,可以避免在紧急刹车时方向失控及车轮侧滑,使车轮在刹车时不被锁死,轮胎不在一个点上与地面摩擦,加大了摩擦力,使刹车效率达到90%以上。

一般说来,在制动力缓缓施加的情况下,ABS多不作用,只有在制动力猛然增加使车轮转速骤消的时候ABS才发生效力。

abs系统和cbs有什么区别(ABS和CBS)(3)

摩托车行驶中如果踩下制动踏板,车轮转速会急速降低,当制动力超过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时,车轮就会被抱死,完全抱死的车轮会使得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下降,出现车轮滑动,如果前轮滑动,车手就无法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一变向就摔车,如果后轮滑动,摩托车在很小的侧向力的作用下就很容易出现侧滑现象,一样会摔车,所以不管摩托车哪个车轮抱死,对摩托车制动都是不安全的。

而ABS就是这样一种将最大制动力实施于车轮但是又不至于将车轮完全抱死的装置,介于一种临界状态,在ABS的工作状态,制动卡钳会以每秒多次对车轮实施制动,类似于骑手人工点刹,只不过动作更精准频率更快,即使是老资格骑手也没办法模拟ABS的工作状态,因此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