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是学习行书不可绕行的字帖,大家学习行书要给予高度重视。《兰亭序》中个别字的书写与现在有很大的变化不同,如:《兰亭序》中的双人旁的写法,与简化字、繁体字的写法都是不同的。

兰亭序相同字形(兰亭序双人旁及例字研究分析)(1)

兰亭序 冯承素神龙本

《兰亭序》中带双人旁的字,15行“暂得于己”的得字。

兰亭序相同字形(兰亭序双人旁及例字研究分析)(2)

图15 第15行的“暂得于己”

“得”在整篇中,就出现过一次。左偏旁“彳”双人旁,写成了“三点水”,这种现象在古字帖中,比比皆是,这是一种行书写法。这种写法在一些小楷字帖中也多见,尤其是魏晋楷书中多见。

兰亭序中“彳”写成三点水的字还有两个“後”,24行“后之视今”的“後”字。

兰亭序相同字形(兰亭序双人旁及例字研究分析)(3)

图24 “后之视今”的“後”字

27行“后之揽者”的“後”字

兰亭序相同字形(兰亭序双人旁及例字研究分析)(4)

图27 后之揽者中的“後”字。

两个“后”字的繁体字都是“後”,後和后,在过去字义是不同的,後,为前后的“后”,现在简化成为“后”,但是,在过去,“后”,不是前后的后,而是,太后的后,就是皇上的妈妈。以后,我会在发文细讲。回到我们今天的话题来,《兰亭序》中,带有双人旁的字,就这三个,但是,王羲之老先生,都把他们写成了“三点水”的样子了。这就与现在通行的简化字和繁体中文不同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文字发展留下的痕迹,在《兰亭序》中王老先生写的双人旁,并非是“三点水”。而是, chì〈动〉象形字,小篆字字形的草写。是我们错误的理解为“三点水”了。在这三个字中,都有双人旁,尤其是,还有重复字两个“後”字,王老先生不愧为书圣,把三个相同的偏旁处理的巧妙无论。

三个字的左偏旁“彳”,各有姿态。。“得”字的左偏旁,与两个“後”字有什么不同呢?

1、首点不同。“得”的首点比“後”24,起笔的角度不同,类似楷书三点水的首上点,与“後”24首点相比,“得”字首点在点的中心出锋,露锋入笔,向右下角顿笔后回锋至点的中间,向左下角出锋,完成首点。

2、笔断意连。“得”字顺笔露锋写第二、三个点,二三点是连写,与“後”24 、“後”27的写法都不同。二三点较直,并且“得”字在完成第三点后,有个驻笔转换笔锋的动作,然后,向右边挑出。 “後”27是顺势向右挑出,没有驻笔换锋动作,并且,形状向相“(”弯曲。“得”字,却直着向右下写。

兰亭序相同字形(兰亭序双人旁及例字研究分析)(5)

图15 “暂得于己”的得字

“得”字的右旁部首分析:

1、应注意,“日”上宽下窄,日的最后一横探出托着两竖,右多左少。

2、注意三个横的角度,呈左宽右窄的放射“喇叭口”状。第三个横向上出锋,笔断意连,写出竖弯钩。

3、竖弯钩的位置,不要靠左,起笔虽在“日”的中间,但整个竖弯钩支撑的点在“日”的右竖上。竖弯钩贯穿三个横,三个横呈左长右短,竖弯钩平出,牵丝带出最后一点。

4、最后一点,是在完成竖弯钩后笔不离纸,用牵丝带笔完成的,石刻版可能看不清楚,墨迹版的牵丝能看的很清楚。

5、整个字形呈“梯形”,上窄下宽,左旁双立人上边向右倾,右边部首上边向左倾。形成一个“八”字状。这是兰亭序处理这类字的一种开合方法。“得”字,就是上合、下开。在读贴时要细心观察字的开合形状,多注意归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