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6、攩,朋党字当作此党,不鲜也496、接,交也两腿叉曰交,两手叉曰接,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章太炎说白话文?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章太炎说白话文(章太炎说文解字笔记摘)

章太炎说白话文

496、攩,朋党字当作此。党,不鲜也。

496、接,交也。两腿叉曰交,两手叉曰接。

496、挏,乃撞之借。古撞、挏同音。邓廷桢云:今陕西尚有挏马酒,以袋盛马乳,安马上,使走数十里撞之,即成酒。

496、掼,习掼。与遦音义皆同。古只作貫,俗作惯,非。

497、擿,擿与提一声之转。《史记》“以药囊提荆轲”,提即擿(掷)之借。本义搔也,搔头之物尖,故孔子“铁擿三折”,擿乃笔也,与搔头物同,皆尖物。

497、挑,挠也。挑战为其本义。“却至挑天”=佻。佻(愉也),俞也;俞,偷也。

498、习,鸟数飞也,有重叠意。

498、抎,抎,自手上落下;陨,自上落下。

498、披,从旁持曰披,从手皮声。皮,剥皮也。剥皮从旁劈开(一本作“必从旁起”),故凡从皮之字皆有旁意。如陂,傍也。“披山通道”者,由两旁开道也。

498、搈,动搈也,系双声连语。《经义述闻》曰:《孟子》之“动容(平)周旋(平)”者,容为搈之借。从容,亦动之义。《庄子》:“进退,一成龙,一成虎;从容,一中规,一中矩。”从容与进退对文,与动搈同,亦动摇之义,《汉书》“上为之动容”,言上为之动也,亦借为搈,非从容不迫之谓也。

500、振给,振饥,不当作赈。赈,富也。义别。

500、扛,古者两人对举曰举,横关(穿以木杠)对举曰扛。但一人之力能举者亦可云扛,如项羽之“力能扛鼎”是也。扛、共义近(音亦近,江部字古读东部也),盖一字。众人共举曰共。

500、扮,握也。装扮乃粉之假字。装扮者,装粉也。但《广韵》已训装扮矣。

501、捎,取物之上者曰捎。今货之上者曰“捎(俏)货”。装扮得捎者,乃上等装扮之意。

501、《诗》“畔援”,郑读为跋扈。

501、揆,度也。“其揆一也”者,言程度一也。

501、抒,《说文·斗部》:“斜,抒也。”故抒有斜意。《周礼》“大圭抒上”,即斜上也。因抒水时必斜入水中,故引申训斜。

502、《战国策》“缩闵王之筋”,缩,抽也。

503、今推拏字当作挼,两手相切摩也。

504、(提手旁 “廖”除去广),反手巴掌也。批颊当作此。

504、㧺,“缝指㧺”者,即今顶针。

505、抟,以手圜之也。引申为抟圆,即团圆,当作抟。

506、摎,两边纠结缚杀曰(绞杀)。

506、抨,弹绳墨。

507、捲,气势也。权力=捲力。捲即力,即所谓气势也。权,黄花木也。义别。权衡亦当作捲衡(有力也)。有气势,即能轻重于其间。权骨亦=捲骨。古额称衡,盖古人往往假物以比喻也。

507、捭阖,乃擘之借。擘,开;阖,合。

509、挌,拒绝一切也。“格杀勿论”当作挌。司马光训“格物”,亦作挌。

509、“戏下”之戏,三军之偏也。以旌旗为门,故曰旌门,又名牙门。牙,牙旗也。

509、捷,猎也。猎以得禽兽,故捷不仅胜,必兼有所获得也。已亡之国曰胜国者,言获得之国也。

509、掖,扶掖。训臂下者,《说文》作亦字,今作腋。

511、女,混言,则已嫁未嫁皆曰妇人;分言之,已嫁曰妇,未嫁曰女。

511、姓,古之氏即今之姓,古之姓即今之郡。古人知有母而不知有父(感天而生),故姓从女。姓、氏古分。氏者,犹今之郡望也。

511、姬,姓也。姬妾之姬,《汉书·文帝纪》注为颐,《说文》别有(女代)字,乃正字也。今称妾为(女代)太太,犹存古义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