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都听说了,小米一位高管因为一句:“得屌丝者得天下”丢了位子。

原因是这一言论传到网上之后,米粉们不干了,说:“八年了,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米粉。外人骂我们是屌丝,我忍住不哭。没想到自己一直喜爱的品牌官方也觉得我们是屌丝。”

屌丝和非屌丝的区别(为什么我们不再自称)(1)

“我们可以自嘲,但是商家不能嘲讽。”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这些评价完全我觉得已经说得足够透彻。

今天我们试着站另外一个的角度,再来聊聊“得屌丝者得天下”这句话。

我们再来看一下小米这位高管的话,她说,“小米认为,未来的天下,得屌丝者得天下,得年轻人得天下。当然,以后年轻人也不屌丝了,所以我们要做高端机了。”

从道理上来讲其实说得没毛病,尤其是后半句。

她真正的错,是说这句话的时间。恰逢小米刚刚发布今年的三季报,营收净利润等15项业绩指标创下历史新高;

屌丝和非屌丝的区别(为什么我们不再自称)(2)

小米Q3营收

恰逢小米创始人雷军在亚布力论坛上刚刚个大家科普“社会上对小米的几个常见的误解”,树立高端形象的时候。

屌丝和非屌丝的区别(为什么我们不再自称)(3)

小米煞费苦心把红米作为子品牌剥离出来,就是为了让小米摆脱低端形象,踏踏实实去创造利润。

结果一句“屌丝”,前功尽弃。

高管“不讲政治”,当然得辞职。

实际上在六、七年前,人们对“得屌丝者得天下”这句话的评价完全不像今天这样。不仅完全可以拿到台面上来说,而且无论是互联网圈还是投资圈,这还是一句很前卫、有远见,用当时的流行语叫:说出来很“高大上”的一句话。

屌丝和非屌丝的区别(为什么我们不再自称)(4)

《屌丝男士》

那时的年轻人都自嘲是“屌丝”,而且也不怕被人叫做“屌丝”,至少没有像今天这么敏感。所谓“屌丝群体”就是这么来的,而且恰恰因为自己属于“屌丝群体”的一员,非常有安全感。

如今显然不一样,如今已经很少有人自嘲自己是“屌丝”了,而且如果称呼别人为“屌丝”,那基本上变成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侮辱。是什么变了呢?

屌丝和非屌丝的区别(为什么我们不再自称)(5)

“得屌丝者得天下”,大概来源于孟子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的哲学是君王治国之道,提倡“民贵君轻”的仁政。这道理现代人都懂,但在古代可想而知不受真·龙天子们的待见。

但在互联网时代,权力被消解,这个时代的“王道”是“流量”。人类种群的特性决定了,永远会有金字塔一样的阶级存在。

这就意味着互联网上最大的流量,永远来自阶级的中下层。

“上网”从少数人群的玩物,到全民基础设施普及过后,互联网的话语权也从少数人真正过度到大众。而“屌丝”这个词,就是那次更迭的旗帜。

这个词引爆互联网的时候是在2012-2014年左右,正值我们国家4G网络兴起,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年代。

屌丝和非屌丝的区别(为什么我们不再自称)(6)

“屌丝”这个词在当时并不仅仅代表收入低或者是边缘人群,很多真正的财富拥有者,也自称“屌丝”。

人们第一次在互联网上找到如此强烈的群体认同感,这个词也从小众的“谦称”逐渐扩展成为主流文化,甚至还形成了商业标签,有了价值。

“屌丝文化”在当时甚至成为“互联网文化”的同义词。只要是做互联网产品的,当然“得屌丝者得天下”。

2014年,新浪微博正式改名微博,并且在纳斯达克上市敲钟。腾讯系和阿里系正式开战,互相封禁对方的内容消息。

屌丝和非屌丝的区别(为什么我们不再自称)(7)

互联网流量大战鸣枪打响。

2015年,拼多多上线。号称:五环内的人理解不了拼多多。“屌丝群体”的标签热度下降,“下沉市场”开始取而代之。

屌丝和非屌丝的区别(为什么我们不再自称)(8)

口号变了,核心没变。

此后你会发现,无论大爆发的直播平台,还是杀时间的短视频,还是如今最火爆的直播带货,以及开发下沉市场的旗手拼多多,它们都走过了一条从“屌丝群体”起步,到逐渐塑造高端品牌价值的道路。

屌丝和非屌丝的区别(为什么我们不再自称)(9)

拼多多上各国入驻带货

从假货泛滥到国际一线大牌入驻,从充斥低俗内容到弘扬时代正能量,从素人出镜到明星代言……或许“屌丝群体”始终存在,但从个体到品牌,没人甘愿一直“屌丝”下去。

山寨起家没毛病,到死都在山寨就很丢人。刚步入社会的学生被人叫“屌丝”没关系,快40了还被人叫“屌丝”这就是侮辱。

“屌丝”这个词充满了时代印记,甚至带有些暴力色彩,它以一种低到尘埃里的群体贬损,颠覆了庙堂,共鸣出了如今的互联网精神。

“得屌丝者得天下”,依旧是如今互联网企业的精神内核。

但看破不说破,这是一种美德。

屌丝和非屌丝的区别(为什么我们不再自称)(10)

小米(前)高管的这句话,抠了一个群体和一个品牌的旧伤疤。

屌丝和非屌丝的区别(为什么我们不再自称)(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