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天下大乱(无乱世不以成三国)(1)

袁阔成说书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因人说书。所谓因人说书,就是说袁阔成先生善于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点,来选择说书的书目。该说什么书不该说什么书,都是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取舍的。袁阔成的评书艺术可以划分为三个明显不同的艺术时期:早年时期、中年时期、晚年时期。

三国之天下大乱(无乱世不以成三国)(2)

他的表演说表并重,静动互存,神形兼备,绘声状形,以形传神;表演细腻感人,语言生动幽默,人物形象鲜明,具有“漂、俏、快、脆”的特色。袁先生的现代评书,可以说内容新、风格新、语言新,给听众流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他也是评书艺术改革的带头人,他勇跃雷池,首先撤掉书桌,使评书由高台教化的半身艺术,变为讲究气、音、字、节、手、眼、身、法`步的全身艺术,为弘扬民族文化艺术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袁说三国--平白的精彩

三国演义在中国真称得上家喻户晓,不论高级知识分子,还是市井之徒,上至八十老翁,下至八岁孩童,说起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进七出都如数家珍,但真正全本读完《三国演义》的,屈指可数,至少我和我周边人,很少。

三国之天下大乱(无乱世不以成三国)(3)

袁说三国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平白却又精彩,语气、语速、语境上的贴切,配合上精心设计过的说辞,使得一部365回,总时长超过250小时的评书如此引人入胜。不知不觉中便听了大半似乎只有快速溜走的手机流量记录着他的流逝,当我听了超过两百集才发现自己已经听了这么久。

三国之天下大乱(无乱世不以成三国)(4)

调侃却不偏颇——袁说三国另一个特点就是贴史实,以三国演义为底子,却又不局限于三国演义,揉入了很多袁老先生对三国人物、历史的看法。颇和口味。比如虽然还是把周公瑾说成了气量狭小,但还是没有把公瑾那句恨天不怜人的“既生瑜,何生亮”讲出来,不惜在说完公瑾死后,又花了几乎一回的工夫为公瑾“正名” 。

三国之天下大乱(无乱世不以成三国)(5)

不拘泥于演义,一句曹操是东汉末年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总是挂在口边。袁老先生内心里应该是极其喜欢诸葛丞相,以至于钟会邓艾等后辈也对诸葛赞不绝口。

三国之天下大乱(无乱世不以成三国)(6)

局限——不可否认,作为一部口语化的评书,总是有那么一些局限,比如赞谁都是“双跳大指”,对穿着的描写也总逃不脱“脚上一双虎头战靴”。但瑕不掩瑜,能让我投入超过两百个小时去聆听的作品,一定是极其出色的。以至于三国完结了以后,一时间不知道听什么了。

三国之天下大乱(无乱世不以成三国)(7)

袁阔成的三国演义,不是从桃园结义开始的,是从张飞鞭督邮开始的。想了想,原因可能是这样。按照原书小说来看,一开始刘关张三人都是普通百姓,后来投军,渐渐有了点实力,这个积累过程靠的是打击红巾军农民起义。小说里是把农民起义妖魔化了的。现在再这么说不大合适。所以把三人积累实力的过程略掉了。

三国之天下大乱(无乱世不以成三国)(8)

而桃园结义那个时期的故事放在了后边,关羽死后,刘备吊祭关羽的时候,作为回忆说的。把三个人的来龙去脉作一交代。这也是袁阔成编排故事的一个高明手段。三国故事十分繁杂,人物众多不说,故事也是千头万绪,如果不整理好一个头绪,不单说的累,听的人也会听得莫名其妙。

更多本文内容【音频】内容,请打开今日头条APP客户端,搜索【爱听酷酷熊】或下载【爱音斯坦FM】APP收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