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义仁智信”是儒家五常,也是中国人做人的原则,非常光伟正,但同时儒家经典《论语》中又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似乎有着愚民的味道,这两句话是否矛盾呢?
古代竹简著书,没有标点符号,这对后世研究者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因为汉语断句非常重要,一句话断句不一样,表达的意思就可能有天壤之别,“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的争议,便从此而来。
只要高清其本意,就不会觉得有愚民思想了。
仁义礼智信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儒家的诞生,正是为了“复礼”,于是孔子提出了“仁、义、礼”。
什么意思呢,就是仁是爱人的核心、义是尊贤的核心、礼则是包括了仁、义在内的所有东西。这就好比说,你对别人有了爱心之后,才会懂得尊重贤人,当你做到了仁、义之后,你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道德的人了。
后来,孟子又将其延伸为“仁、义、礼、智”,并对这四点做了更充分更具体的解释,恻隐之心为仁、羞恶之心为义、恭敬之心为礼、是非之心为智。并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生而有之,而且并非只有我有,天下人都有。
是不是很熟悉?对了,这就是性善说。
再到汉朝,董仲舒在孔孟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信”。什么叫信呢?简单来说就是信用、诚实,《论语》中就有与朋友叫要有信的记录,儒家认为,信是仁的条件,国家如果做到了信,那么阶级矛盾就会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会减少,便会国泰民安。
所以你看,“礼义仁智信”是经过儒家三代人总结出来的,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不论你对儒家学说是否认可,但必须承认礼义仁智信是做人的根本,至少说,如果一个人做到了这五常,或者这五常为本,就不会是个恶人。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怎么理解,就在于读者如何断句了,你断句的方法不同,意思云泥之别。
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老百姓按照统治者的意志去执行就好了,不用知道为什么”。
这是典型的愚民思想,对封建统治者来说,最方便的统治方式就是让百姓机械化地做事,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不用去想为什么。因为只要人的思想被禁锢了,人就不再是人,就不会发生祸患。
封建朝代的统治者,几乎都是这个路数,唐宋相对开放,不是特别严重,清朝就是对这个政策执行最严苛的,写个清风明月都可能被诛九族。
但是,这种理解明显是错误的,因为孔子提倡仁爱,还满世界办学,要知道,办学是为了开启民智,懂的越多、控制起来越难,这和愚民思想是相悖的。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老百姓认可,就让他们去做,不认可,就讲道理。”
你看,就断句不一样,两句话的意思发生了天差地别的改编,这种断句,恰巧和“愚民”相反,正符合了孔子“有教无类”教学理念。
其实,单独把这句话拎出来解释,是断章取义的,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在之前还有一句: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礼崩乐坏的时代,要恢复礼乐是孔子的责任,他认为要让老百姓精通诗、礼、越,这是恢复礼乐的基本点。然后再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是说,如果老百姓不能精通诗、礼、乐,那我们就有责任去教化他们,帮助他们学习。
当然了,古代统治者是不会照第二种理解的,他们巴不得曲解圣人的意图,让圣人为他们的愚民统治背书。如果统治阶级真用第二种理解去宣扬孔子,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皇帝下达命令时的场面。
汉武帝:“霍去病,去打匈奴”。
霍去病:“你先告诉我为什么?”
汉武帝:“他先动手的”。
霍去病:“我知道,可是为什么他先动手?”
汉武帝:“他有病”。
霍去病:“得了吧,一个巴掌拍不响”。
古代帝王本来平均寿命就短……
,